如果把东西方哲学做一个比较,不难发现,西方哲学是向外的,是以知识为中心展开的,所以有强烈的“科学”精神;东方哲学则是向内的,是以生命为中心展开,强调教化、修行的,所以有强烈的“生命”意识。面对社会转型期的纷乱和迷茫,李伟平和他的同事们从东方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高扬生命的旗帜,提炼出“生命关怀”的教育哲学,并以此作为学校文化之魂,引领学校教育的重建,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迪和思考。
一、“生命关怀”的内涵
从李伟平和局前街小学老师们的讲述中,我们领悟到“生命关怀”的内涵:
1.生命的完整性。提出“生命关怀”,就是基于对生命整体的认识。学者们对种生命和类生命有过许多讨论,大致认为种生命是自然的、物质的、本能的,与动物共有的;类生命是文化的、精神的、人类共有的。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在于人有文化意义上的生命,人们正是在这里讨论生命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有生命“往上翻”的比喻,就是提倡人类超越动物本能,提升精神境界,而不是“向下堕落”(牟宗三语)。在学校情境中讨论生命的完整性,还应有终身发展的视角。“生命关怀”不仅在当下,还要同样关注生命的终身存在与发展,关注在人生路上生命不断地“向上翻”。李伟平校长提出关注“生命的意义追求”,“激发孩子内在的生长力”,都是基于对生命完整性的理解和把握。
2.态度的主动性。李伟平认为,与自然生命不同,人的精神生命的时间与空间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如果采取积极主动的生存方式,在同样的自然时间里更加勤勉,就会获得精神生命的延长;在同样的生存空间中拓展奋进,甚至可以感受生命空间的海阔天高。“生命关怀”强调的就是义务、责任、担当。李振刚先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自序》中写道:“人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不仅不可以逃脱,而且具有自身的内在圆满性和价值绝对性。人尽了自己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其存在价值便与天地同久,与日月同辉。”这种境界正是李伟平和他的团队“向上翻”的方向。他们认为,源于内心的责任贵在自觉,主动而为,就会获得新的生命的感受,就时间纬度说,会获得成长感、希望感;就空间纬度说,会获得舒展感、丰富感;就生命状态说,会获得新鲜感、力量感。(李伟平《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在“生命关怀”教育理念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
3.方式的体验性。文化哲学认为,任何文化形式都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的生命形式,而要把握这些生命本质,就要靠陶冶、唤醒和体验。如狄尔泰提出,有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存在的过程,并将体验作为教育的本体论起点。(薛晓阳《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新视野》,《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局前街小学的“生命关怀”,其基本方式就是体验,而且更多的是其中的“亲验”。“亲验”是指体验者亲身置于一定的世界关系和生活情境中,经历或受过感动,对自身及其他存在的生存状态及其意义有所体验。相对而言的“想验”,则主要是在积累一定的生活阅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想象去领悟别人的存在状态。(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本体》,《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局前街小学十分在意引导学生进行交往性实践,这种交往有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学校与家长的交往,甚至还有与小虫小鸟、小猫小狗、小花小草的交往,这些交往构成了儿童发展的丰富的外部世界,这种交往关系也构成了儿童实践的主要范畴。同时,学校又搭建种种舞台,提供各种岗位,给老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情境和土壤。在这样的交往和情境中,生命的过程也就有了自我体验的意味。
二、“生命关怀”的实践
近些年来,李伟平“生命关怀”的学校实践,隐含着学校教育重建的宏大意旨,他们的“重建”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把“生命关怀”落到实处。
1.重建组织。请看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组织结构图:
这样的组织结构的特点是:第一,从垂直走向扁平。决策层最大可能地缩短了与基层的连接、联系,中层连接基层则形成了支持与服务的关系;第二,从单一走向多元。行政组织、非行政组织并存,构成具有活力的开放的组织体系;第三,从统领走向合作。每个组织内部都构成责任人与合作者的关系。新的组织形成上下沟通的直接性,责权分工的明确性、活力激发的内在性,一方面努力体现“生命关怀”的理念,另一方面为“生命关怀”理念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重建制度。局前街小学的制度重建,其实也可以看成“生命关怀”理念的制度表达。第一,生(师)本性。李伟平说自己只为一件事做,那就是为师生健康主动发展而做。他们的制度设计努力把成事与成人结合起来,在成事中成人,以成人促进成事。这里的“成人”照顾到全体,又不忽略每一个个体。如班级岗位设计,人人有岗,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第二,民主性。从2003年开始,学校每三年制订并实施主动发展规划,每一轮规划的制订,都是学校利益相关者共同介入,几上几下反复酝酿。大家共同描绘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就会齐心协力去为之努力,局前街小学的制度制订大致都经过了这样的民主程序。学校还开辟了“局小论坛”,构成一个集思广益的稳定渠道。第三,反思性。局前街小学建立了制度更新机制,以动态生成保持制度新态。每个月学校都要对相关制度进行调研,发现问题,提炼经验,同时反思制度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更新。这就使学校的制度建设保持张力,具有不断创新的质素。
3.重建课堂。局前街小学是以“生命关怀”理念贯注课前、课中、课后,形成整体课堂教学优化的。课前,通过教材重组实现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在教学设计上具体到一类学生和每个学生的前在、现在、潜在状态。课中,展开立体、灵动、开放的结构:
课后,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全体与关注差异结合,重视结果与重视过程并重,学科知识的积累与学科价值的获得统筹,促进教学全面发挥育人功能。
三、“生命关怀”的发展
李伟平的“生命关怀”理念还在实践之中,恰如局小的老师们所喻,现在吹奏的还只是悦耳的“春曲”,距离硕果累累的“秋收”尚有些时日。由于工作关系,与伟平等校长经常有交流,基本上是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这里从旁观的角度提一些建议,供李伟平的团队参考,以四个“从……到……”概括。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从……到……”并无排斥的意味,而旨在强调边际的扩展。
1.从理念到目标。李伟平校长提炼出“生命关怀”的教育理念,有了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个基础上,我非常希望“生命关怀”融进局前街小学的培养目标。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国家对学生规格要求的校本化表达,局前街小学校本化的培养目标就是具体回答局小的老师、学生是“什么样子”,具有怎样的“生命关怀”的气质。这样,“生命关怀”就有了行走的力量,就会引导学生们的人生旅途都能高扬生命的旗帜,奏响“向上翻”的音程。
2.从引领到修身。李伟平提出“生命关怀”有着性格的使然,他本身是经常为教师着想、为学生着想的校长,他注重师生“亲验”,自己则有较多的“想验”。往高标准说,李伟平是一名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生命关怀”也远远不止于一两位引领者,所以强调引领与修身的内在一致是很有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曾参《大学·第一章》)诺贝尔奖获得者黑塞写过一篇文章《获得教养的途径》,他强调文化经典是我们每个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我以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应该成为学生获得教养的途径,同时又有引领学生发展的担当,这样就从己立、己达走向立人、达人了。
3.从经验到科学。从李校长和局小老师们的讲述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感动,他们已经做得很多,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这很重要。“实践出真知”,由实践领悟的知识和技能比很多理论更加靠谱。随着实践的深化,局小还要积累经验,同时要有一种理论建构的勇气,这就需要我们从经验走向科学,学会用理论解释我们的行为,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我们自己对教育问题独特的理解和表达。也许在许多个李伟平的努力下,我们会发现中国教育理论的一些本土性、原创性的东西,这种光荣的使命是不可能在书斋中完成的,我希望李伟平们添就“舍我其谁”的勇气。
4.从彰显到内隐。局前街小学努力让“生命关怀”落到地上,做出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努力,这很重要,而且还需要这方面的努力。但是我更期盼一种境界,那就是局小的老师们在《局小教育》中所描绘的:“带着生命的气息,装满关怀的香气/随着暖风四处飘逸/一棵树/一片叶/一种色彩更浓的倾诉。”
如果我们的“生命关怀”有了这样的气味,又如同到处流动的空气,甚至这种气味还会伴随着孩子们的终身行走,那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场景啊!以我对伟平校长和局前街小学的了解,我们应该对此充满期盼和信心!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特级教师,210013)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