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士友
“贞观之治”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盛世时代。对于魏征在“贞观之治”中的功劳,唐太宗说:“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可以说正是因为魏征的直言劝谏,规避了唐太宗的一些过失,把唐代逐步引向盛世。魏征的直言劝谏源于其高尚的人品官德。探讨魏征的人品官德所彰显的治国平天下的深邃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安国利民”彰显“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思想
贞观十二年(638年)三月,唐太宗大宴群臣,唐太宗对大臣们说:“贞观以前,跟随我平定天下,经历艰险,草创国家,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以后,直言劝谏,匡正朕的过失,使国家长治久安,安国利民,魏征的功劳最高。”高度评价了魏征在“安国利民”方面的作用。综合考察魏征的一生,可以说他始终把“安国利民”作为其人生追求,始终把国家利益、百姓幸福放在第一位,充分表现其忠君爱国,以民为本,“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思想。
古有“登封报天,降禅除地”之说。登泰山进行“封禅大典”是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是帝王们所追求的荣耀。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但终其一生却未到过泰山,举行象征帝王文治武功的泰山封禅,原因就在于魏征的劝谏。魏征认为太宗虽然功业告成,但恩泽不足以广施百姓,言辞恳切,据理直言,说服唐太宗放弃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使国家减省了一大笔财政消耗。
贞观十三年(639年),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在贞观之初到贞观十三年间为政态度的十大变化,通过这十个方面的今昔对比,对唐太宗施政方面不能一如贞观之初,“抑损嗜欲,躬行节俭”,善始善终,而代之以奢侈纵欲,随便增派百姓劳役,用人随自己的好恶,喜欢游乐,不专心治理国家等缺点给予了尖锐的批评,论述得深刻透彻,动人心魄。英明的唐太宗看完奏疏以后,虚心接受,“愿改之,以终善道”。并反复研读,列于屏障,朝夕诵之,警醒自己。
二、愿作“良臣”凸显“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思想
贞观元年(627年),魏征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告发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是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唐太宗说:“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新唐书·魏征传》是这样记载的:“我听说君臣之间上下同心,才能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让他作“良臣”而非“忠臣”。太宗感到吃惊,询问魏征“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稷、契、咎陶一类人都是良臣,龙逢、比干一类人是忠臣。能使自己身获美名,辅佐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的臣子就是良臣;相反,自己遭受杀身之祸,又陷君主背上杀戮忠臣的恶名,使小家和国家都遭受损失,徒留空名的臣子是忠臣。‘良臣与‘忠臣可谓相去甚远。”唐太宗听后,深表赞同。
魏征不仅自己要做“良臣”,还力谏唐太宗做“明君”。唐太宗曾问魏征:“为君者何道而明,何失而暗?”魏征回答说:“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魏征并引历代的教训说:秦二世胡亥因偏信赵高之言,以致于“天下溃叛而不得闻”;梁武帝偏信朱异,以致于“侯景向关而不得闻”;隋炀帝宠幸宰相虞世基,虞世基对隋炀帝只报喜,不报忧,以致于“贼遍天下而不得闻”。他告诫唐太宗说:“君能兼听,则奸人不得壅蔽,而下情通矣。”
三、为官清廉昭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思想
贞观中后期,国家形势越来越好,李世民对开创初期的困境渐渐淡忘,励精图治的锐气渐渐消磨,滋长了奢侈之心。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了著名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对唐太宗的一些奢侈行为给予了极力的劝谏。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在洛阳建飞山宫,魏征即时上奏,指出修建宫宇劳财害命,谨记隋炀帝亡国之教训,劝诫李世民罢建“峻宇”,尽量节省奢靡之费。
魏征不仅劝谏皇上节俭省费,爱惜民力,而且对自己一样要求严格,清廉为官。
贞观七年(633年),李世民根据魏征对大唐的贡献和才干,要提升魏征为左光禄大夫(从一品官),封郑国公。可是魏征自认为对国家没有功劳,自己只凭借口才进言,就参与朝廷的决策,很怕自己境遇太好而自满,后来他用眼疾作借口多次上奏章请求让出职位。后来,魏征主持修完了朝廷的“五礼”(祭礼、朝天子礼、军礼、婚礼、丧礼),李世民十分满意。按规定可以封爵位给他的一个儿子。而魏征却再三推辞,执意拒绝。唐太宗不肯让步,魏征无法辞退,只好让皇帝给他的一个已故的侄子封了爵位。给死者封爵,封与不封,其实质都是一个样。
魏征早在青年时代就不治家产,后虽官至卿相,仍保持朴素作风。“所居室屋卑陋”,李世民几次“欲为营私”,帮他建造新房,都被他坚决拒绝了。魏征弥留之际,唐太宗亲自探视,问他还有什么要求,魏征只说了一句话:“嫠不恤纬,而忧宗周之亡!”是说他个人什么要求都没有,只担心国家的兴衰。唐太宗为之“悲懑,拊之流涕”。
四、魏征人品官德的当代现实意义
以唐太宗和魏征为代表的贞观君臣,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所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其后唐朝的极盛时期“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魏征的人品官德所彰显的“治国平天下”思想对当代的借鉴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彰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纵观魏征一生,始终把“安国利民”作为其终生的的追求。魏征认为民众是国家立国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借鉴魏征的“安国利民”思想,要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道理,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把党的宗旨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2.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彰显“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魏征愿作“良臣”而非“忠臣”,而且告诫唐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习近平同志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这样才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
3.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彰显整顿“四风”的迫切性
魏征为官一生,崇尚节俭,清正廉洁,深深懂得“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为此,他告诫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求唐太宗惜民力,戒奢华。
针对我们党目前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要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四风”问题不仅仅是作风问题,更会发展成一种腐败现象。目前党内的一些领导干部腐败堕落,都是始于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其根源都在于“四风”,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整顿“四风”。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的人品官德所昭示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和“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思想,对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李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