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珩
小学科学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需要注意一个合理性的原则,现代教育技术在声音图像上都可以比原始教育技术要更生动,也更容易吸引学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要依赖于现代教育技术,以科学课为例,苏教版的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空气的性质》这一课,要让学生知道空气也是有质量的这个性质,究竟是选择用实验来验证还是出示课件呢?
实验可以用两个同样的气球,一个吹足气,一个不吹气,用手去拎一拎或者使用一根木棍的2头吊起气球,看是否平衡。而课件出示的话可以直接显示结果,但是这样对比看来,显然动手实验比观看录像体会更加要深刻。对应新课改的要求,课堂的效率提高是首先要考虑的,我认为应该做到这几点: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各自独到的眼光,可以说让人耳目一新,我在下面也考虑过,自己去设计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有些部分确实还是不行。
在《空气的性质》一课,刚一上课,教师首先出示了一只看起来鼓鼓的黑色塑料袋,问学生:“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什么?”学生猜测,再上台摸,发现好像没东西,教师打开袋子:“袋子里有什么?”学生说没东西,教师接着追问(袋口扎紧并举起)学生已经领会到,袋子里有空气。这个教学环节有效激趣导入,可以说是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没有一个多余动作。
二、教学过程精致
从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有几节课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我印象深刻的有《空气的性质》、《潜望镜的秘密》、《抵抗弯曲》这3课。
例如在《空气的性质》这课中,为了证明空气占据空间,教师采用了一个铺垫实验,重现乌鸦喝水的故事。没有石子,用了玻璃球,会发现水面逐渐升高,最终水和玻璃球占据了瓶子全部空间,使得无法添加任何其他物体。然后设疑: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提出实验——一团纸巾的秘密。让学生先猜后做,在做之前提醒注意事项,整个环节看得出做得很精致到位,从铺垫到设疑再到实验,每个环节依然是一句话不多一句话不少,可见教师的功力深厚。此外,《抵抗弯曲》这一课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实验数据汇总的环节用到了PPT中插入EXCEL表格的技术,这样的操作比用实物投影要快捷得多。我认为这种技术的运用也是一种精致化课堂的体现。
三、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例如,《潜望镜的秘密》这一课,教师先让学生蹲在地上,使用潜望镜从讲台伸出观察班级其他同学,并没有直接照本宣科式地导入课程,然后是让各小组分别使用潜望镜,通过观察实验自己归纳总结潜望镜的秘密,教师此时略作提示,学生想到了潜望镜可能还隐藏着其他秘密,于是提出简易方案,在后面的实验中接着进行。整个过程中,这位教师的方法我非常欣赏,几乎都是在以实验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提问,这种开放式的导入很容易就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不再拘泥于“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而是“边做边发现、解决自己的问题”。
此外,我还从中得到一些新的认识: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科学,同时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还有一位老师直接发“小小科学家”名片,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探究要有效,细节要注意。科学活动探究不能流于形式,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想想自己,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作为科学课,在细节方面,确实还是需要注意的。例如:在五年级科学《认识磁铁》的教学中,教授完磁铁的极性之后,取出一块打断了一半的条形磁铁,只有红色部分,问学生:“它还有s极和n极吗?”学生开始争论,教师课件出示问题,同时出示了完整的条形磁铁以迷惑学生。
我在全校示范课上也用到了这一招,但是在课前想起当时的比赛上,有位老师出示的断的磁铁残留了部分蓝色,使得学生看到颜色,作出判断。这个细节虽小,但是却是不可忽视的,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知道怎样判断未知磁铁的磁极,而不是凭借颜色,所以我把先找到的一块磁铁残留的不同颜色去掉,然后再让学生判断,在课上也如我所预设的,学生由于没有了颜色的区分,只能用已知磁铁去判定这块断的磁铁的磁极。
综合来看,我觉得科学课要想上好,还是要在精心设计、精致处理、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这几方面下功夫,并且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进行实验探究,这样才可以使科学课做到高效。
【作者单位:扬州维扬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