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特级教师刘红的课,你会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位脸庞白皙,身材娇小玲珑、气质通透雅致的她,一站上讲台,浑身散发着勃勃生机,吸引着每一个听课的学生。40分钟的课堂,成了她让学生演绎智慧,彰显人性光辉的港湾。她时而淡定自若地摇曳学生梦想和快乐的小舟;时而激情满怀地激起学生灵动生命的涟漪。观摩刘红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回味刘红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她“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的教学主张。由“教”语文到“学”语文的一字之变,看出教师对学生主体的尊重;由课堂上“一咏三叹”式的朗读品味,反复出现的震荡心灵的絮语,我们读懂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悟得学习方法的言语实践过程中,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的独具匠心。可以说,刘红老师的语文课堂,是学生自由无惧、体验情感、个性表达、学会发展的心智成长的乐园。
一、 披文入境,读出主人翁生活的态度
语文教科书中精选出来的名篇佳作,优秀时文,无不是人类的知、情、意、行、理、趣的活生生的载体。因此,选文的内容和意义是它的精髓。
《理想的风筝》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以一个学生的语气,用朴实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身残志坚、乐观开怀的教师形象。这个教师形象如何活在学生的心中呢?学生能否主动从文章中的“刘老师”感悟到、学习到生活经验、生活态度呢?
【片段1】
师:三件事例中,最想先学哪一件事?
生:放风筝。(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第三件事)
师:是不是最喜欢放风筝时的刘老师?为什么呢?
生:刘老师在放风筝时,特别平易近人,没有那么严厉,让人觉得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少年。
生:刘老师有一颗童心。
生:刘老师虽然有腿疾,但放风筝时不让别人帮他,自己坚持把线绳拉上去,特别坚强、乐观。
师:是的,作者也非常喜欢刘老师,常常在刘老师的身边,观察他是怎样放风筝的,并为我们生动地描绘了这幅情景。这样的文字是需要我们用心去读、去感受的。通过我们的朗读,读出刘老师的坚强、乐观、童心,读出对刘老师的那份喜爱。
师:怎么才能读好呢,提两点建议:第一,放风筝是快乐的,所以这两段文字的朗读语气总体上应该是高兴的、欢快的;第二,朗读时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轻重缓急,觉得哪儿应该强调就读得重一点儿,哪儿需要让人回味就可以读得轻、慢一点儿,把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来。自己练习读读第8~9两个自然段。
在这里,刘红老师鼓励学生通过读,自己穿过文字的屏障,主动走进人物的生活世界,拨开事件的灌木丛,看到这位腿有残疾,生活不幸的老师;看到每个春天都自己亲手做风筝,如孩子般追赶风筝,忘情地释放生命活力的老师;看到勇敢面對生活磨难,坚强无惧的老师……儿童在“发现之旅“的学习过程中,体悟到生活不一定都是阳光灿烂的,有时也会愁云密布。但是,快乐、豁达的人们,就会像课文中的刘老师一样,“笑谈腿疾”“脱拐放风筝”,勇敢、坚强面对不幸。活出自己,活出精彩!
文中刘老师的生活就是一面镜子,反映人类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坚韧品质。儿童在刘红老师的课堂
本刊特稿
里,在提高阅读、感受、理解能力的过程中,学习生活的态度,捕获生活的技能,这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
二、 咬文嚼字,感受主人翁的坚强信念
在刘红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朗读品味,感受形象”的环节。其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
【片段2】
师:提醒大家,注意最后一句话,这是作者观察到的,刘老师“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漾出”怎么理解,他是怎么想的?
生:他的心里是快乐的。
生:他会想,我虽然没有双腿,但我的心飞上了蓝天,我的学生就像燕子一样在蓝天自由翱翔,所以,他的笑是甜蜜的。
生:刘老师没有觉得惋惜,他不是想:“我要是也能像燕子一样飞翔,多好啊!”,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只快乐的小燕子,他不比别人差。
师:这样的想象就对了!我们读书要仔细,要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这才能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
生:刘老师将自己对未来的向往寄托在风筝上,他将风筝放上蓝天,就认为自己的理想实现了。
师:是的,自己要顽强、快乐的生活;学生们要茁壮的成长,这就是刘老师的理想,所以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做——
生:理想的风筝。
刘红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走进课文,走进课文中“刘老师”的内心,体会到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虽然腿有残疾,但是,这不可怕。生活的磨难不能阻挡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不能阻止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作为一名教师,文中的刘老师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生活强者的榜样!
教室里的儿童,在“发现之旅”中,又一次锻炼了“咬文嚼字”的功夫,也又一次通过文字,走进了作者的心田,读懂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生活智慧,这也是心智成长的智慧!
三、 品味语言,体悟主人翁的影响力
整堂课中,刘红老师通过激情导入,创设自由无惧的学习氛围;巧读“五转”,修炼学习语言文字的品读功。最令人难忘的是情感熏陶,让学生体会主人翁人生态度对作者的影响力。
【片段3】
师:刘老师是怎样去追风筝的?(学生朗读“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
……
师:终于喊出来了!(众笑,鼓掌)明白了吗,读书要想象,要把自己就当作文中的他,入情入境,才能体会人物的情感。你再连起来读一读吧。
(学生连贯地读“追风筝”,自信而带着情感)
师:五个“着”一气呵成,生动地写出了刘老师去追线端时又笑,又叫,又蹦,又喊的那种快乐与力量。这真的是读出来才更有画面,更有感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坐着读、站着读、比划着读,随便你们,让我们读出一位活生生的刘老师来。(很多学生站起来朗读,读出了力量与感动)
师:同学们,这样快乐的情景,30年了,作者还记得清清楚楚,生活中的刘老师,永远的记忆,深深的思念。
【片段4】
师:三件事,突出的是刘老师的同一个特点“坚强、乐观”,事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可见,作者精心选材,巧妙构思。
……
师:先工作后生活,一个人工作的态度决定他的生活态度,有道理。
刘红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从文字中感受人物的快乐,并让快乐的种子扎根心田。30年了,作者依然忘不了这位豁达开朗的刘老师!可见,当年的老师,犹如师父,影响了作者苏叔阳一辈子。是呀,那么多的老师,为何腿有残疾的刘老师独居作者的心间呢?为何成为他永远的记忆,深深地思念呢?因为,文中的刘老师不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还以身作则,传递做人的生存之道。如今,作为当年学生的作者,正遭遇生活的磨难,当年的恩师就成了自己战胜疾病,顽强生活的榜样。岁月的洗礼,让作者体会到人生如一首乐曲,要有一定的主题、一定的节奏,还要有各种和声、间奏,这样生活才能显示出它的韵味。人生经历中,会有得意、失意,我们需要坦然面对。可见,老师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作者的一辈子,也必将影响教室里的儿童。
纵观特级教师刘红的语文课堂,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又不忘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学语文,言意兼得。体会到刘红老师的语文教学主张,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所阐述的观点:“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是对成长迷恋的事业。”愿我们像刘红老师这样,引导学生在舒展思维,品味言语,发展言语能力的过程中,同时从优秀的文章中汲取人类的智慧,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语文的课堂,成为学生全面提高语文基本素养、心智成熟与生长的地方。
(应美华,小学语文教研员,南京市栖霞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