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013-04-29 00:44黄家顺曾知也
江汉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

黄家顺 曾知也

摘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同时,还要确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即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从制度层面来看,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等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区域协调;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8-0020-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推动和外贸拉动,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投资率持续上升,消费率持续下降,政府主导的投资范围过宽,宏观调控与监管的有效性较差,资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没有真正反映实际成本和供求关系。因此,转变发展方式,就必须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一、扩大消费需求,改善需求结构,形成新经济增长动力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方针和根本立足点”,要求“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在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关系、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关系的前提下,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转变发展方式,立足扩大内需,改善需求结构,发挥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关键是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1)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基础是提高居民收入。要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这除了要进一步提高城镇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还要着重提高农民的收入。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的目标: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特别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这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十八大报告更进一步提出: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的快速增长必然引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这些目标和措施的实现。必将把我国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国内消费需求拉动。(2)确立消费导向。扩大消费需求,应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构建科学、健康的消费需求。首先要明确消费需求的出发点,那就是要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其次要营造消费需求的重点和消费热点,形成和构建科学、健康的消费结构;再次是打造扩大消费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后是形成消费需求的落脚点,实现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确立科学和健康的消费导向,不仅可以使消费本身科学合理运转,而且能够引导投资科学合理运转,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3)改善消费环境。这就是要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发展循环经济,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搞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消费环境改善了,消费者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就会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重要的条件。(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提高消费倾向。我国不少人消费倾向低的原因,除了收入差距大,还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有后顾之忧,不敢放心消费。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城乡居民免除了后顾之忧才敢放心消费,消费倾向就会提高,消费需求就会扩大,进而实现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继续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对我国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巨大压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加快产业升级,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展开竞争,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到位,不仅影响短期稳增长促转型目标的实现,还将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优化产业结构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着力点,并逐步形成了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的制度框架。

一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传统产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考虑我国新时期工业、农业、服务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必须增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自觉性,特别是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强化需求导向,努力使产业发展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坚持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集成应用,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生产装备、经营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战略任务,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企业兼并重组、质量品牌建设等工作力度,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

二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先进制造业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我国规划布局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与先进制造业发展紧密相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既是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举措,也是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要加强统筹规划,调动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装备、系统软件、关键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提升关键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制造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面向未来发展和全球竞争,制定产业发展要素指南和技术路线图。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基地,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的带动作用。

三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涉及领域广、带动就业多、消耗资源少、拉动增长作用强等特点。优化产业结构,必须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研发设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现代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从促进消费升级出发,不断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要把基于宽带和无线的信息消费作为新一轮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领域,积极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文化、数字家庭等新兴消费热点。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营造服务业大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四是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要立足国内保障能源供应,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高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发展,统筹区际、城际、城市、农村交通发展,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

五是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抓住信息产业持续引导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把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基点,推动形成继汽车、房地产后的重大投资消费领域。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与软件业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集中突破高性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关键电子元器件、材料以及基础软件、信息安全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通信业转型发展,统筹信息网络整体布局,加快“宽带中国”建设,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三网融合,重点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发展。积极迎接新的工业革命趋势,推动信息产业和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全方位应用,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要做好网络空间战略布局,加强互联网基础管理,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确保国家经济与信息安全。

六是推动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释放企业发展活力,逐步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合理分工、各种所有制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管理创新,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增强创新活力和吸纳就业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专精特新”和集群发展水平。不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切实解决面临的主要困难。完善服务体系,增强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环境,完善机制,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区域发展坚持走均衡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地区间发展差距的逐步扩大和矛盾的加剧,中央和经济学界开始反思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得失,在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中开始更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从而逐步形成了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战略思路。基于十六大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与实践,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新思路,指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总体新格局。党的十八大对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首先,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在重点抓好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快县乡公路、人畜饮水、电网改造、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解决西部地区的缺水问题。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根本。要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防治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这是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关键。要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畜牧业。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要合理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搞好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设。

其次,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造步伐。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着力抓好几个重点任务:一要继续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结构,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主线和基础:二要切实加强企业技术改造,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环节:三要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长远大计。

第三,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要充分发挥中部的比较优势,突出几个重点:一是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特别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构建高效农村经济体系,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二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抓好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三是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中部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枢纽作用,逐步形成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商品交易中心。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培育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合理发展中等城市,有步骤地建设小城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建设一批经济强县:加大对欠发达区域扶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第四,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东部沿海经济特区要努力增创新优势,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继续在改革开放和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

第五,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为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发展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健全区域发展互动机制的制度保障。必须由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引导,逐步提高区域博弈理性化程度,推动区域竞争由无序走向有序。二是健全多种形式的区域发展互动机制,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内市场,引导产业转移;要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探索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突出重点领域,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健全互助机制,进一步发扬先富帮后富的优良传统,鼓励发达地区采取多种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扶持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是完善区域合作的利益协调机制,维护区际协作利益的协调,使各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四是健全区域合作的工作协调机制,通过体制创新健全区域管理机制,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建立区域发展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区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评价激励机制,以鼓励区域合作互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一体化新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涌现了一大批新兴城市,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沈大、海西等城市群。随着我国区域经济从不平衡增长到相对均衡增长的转变,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都市圈、关中城市群等成为新的支撑未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地区和增长极。但是,进入新世纪,中国的城市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传统的城市化战略存在不足,表现为城乡分割,城乡发展不协调;片面强调“土地城市化”,对人口、居民素质、生活质量的城市化重视不够;生产、生活、生态不协调,较普遍的现象是城市工业用地比例偏高,而居住和生态用地比重偏低;人口与产业集聚不协调,产业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发展缺乏特色,等等,因此,我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党的十八大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制定了更加完善的发展方向,提出“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因此,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我国城市化道路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突破,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新型城镇化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本城镇化。所谓人本城镇化,就是让农民进城、将农民真正变成新市民的城镇化。或者是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整个人口比重的城镇化。要想推进人本城镇化,必须要站在进城农民的角度,解决农民进城面临的一系列体制机制障碍,让他们真正成为现代新市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二是城乡协调城镇化。即在推进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同时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形成城乡协同发展、公平竞争的城镇化,避免出现因城镇化导致农村衰败的情况。也不要出现为了建设新农村而在每个村落撤胡椒面式地建设新农村的情况,应该选择一些条件较好、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村进行重点建设,把分散的农民引导到这些中心村来居住,把这些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好,使新农村的农民与城市市民一样能享受到差不多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三是特色品牌城镇化。每一个城镇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定位,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特色品牌,尽量做到“一城一品”或“一镇一品”,提高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四是绿色低碳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问题,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要加强节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大力搞好植树造林,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五是集群城镇化。不仅产业有集群问题,城镇也有集群问题。城镇集群就是要使不同的城镇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相互错位发展,实现互利互赢,形成城镇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有宽广的视野和长远的战略眼光,需要厘清思路,采取一系列战略措施。根据十六大以来中央的决策与实践,可以概括为“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品牌塑造、集群创新、开放协作、改革推进”。一是规划引领。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规划的引领作用,要加快制定全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大区域城镇群规划,各个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总体规划、建设规划、产业规划、环境规划等。要做好各层次规划的协调衔接和落实。二是产业支撑。城镇化要靠产业来支撑,要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没有产业支撑或工业化的城镇化必定是空心的、畸形的、不可持续的,所以每一个城镇都必须重视产业发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品牌塑造。在城镇化过程中,每个城市都要塑造自己独特的区域品牌、产业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家品牌和园区品牌等,形成独特的品牌体系。通过品牌来提高附加值,提升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品牌包括设计城市精神、宣传口号、节会活动、城市标识等。四是集群创新。通过推进城市的集群发展,形成分工协作的城市网络体系。同时,在分工协作中,每个城市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创新发展思路,推进城市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业产品创新等,通过这些创新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城市的品质。五是开放协作。每个城市要有开放的视野和思维。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参与产业链的国际分工协作。分享全球分工协作的好处。只有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城市才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简介:黄家顺,男,1965年生,湖北鄂州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曾知也,女,1992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责任编辑 陈孝兵)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方式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提升基于文化引领的企业软实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