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伟 林亚琴
【摘要】头皮冠状切口对于颌面部中上份骨折,尤其是对于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或多发骨折,复位准确,固定牢靠,能有效保证手术的的质量和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头皮冠状切口
【中图分类号】R714.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71-01
面中部骨折指包括上颌骨、颧骨、鼻骨、眼眶、颧弓以及部分下颌骨的骨折,在颌面部损伤中常见,大概约占面部所有骨折的1/4。该部位的骨折容易导致明显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并且多数合并颅脑损伤,早期正确妥善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功能、外观的恢复起决定性的作用[1]。对于面中份的骨折临床医生设计了较多的手术径路,我科通过头皮冠状切口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0 年 2 月—2012 年 10 月住院的上下颌骨、颧骨、眶骨骨折患者,入选病例共 30 例, 其中男 19 例, 女11 例,骨折累及双侧面中份骨5例,单侧多发骨折25例, 年龄22~ 60 岁。所有的患者术前都经过CT等确诊。
1.2方法
患者均采用头皮冠状位切口翻瓣,切口起自一侧的耳屏前,沿冠状面向上延长经颞部转向额部发际后约2~3cm至对侧耳屏前。在颅顶处,顺毛囊方向直接切透头皮及帽状腱膜到骨膜表面,头皮夹止血,在颞部耳屏区切开皮肤至颞浅筋膜。将整个皮瓣在颅顶部沿骨膜表面向前剥离翻转,在距眶上缘约2cm处切开骨膜在骨膜下向下剥离,暴露眶上神经血管束,凿除眶上孔下缘的骨质便于整个皮瓣向下剥离暴露面中份骨骼。颞部在颞浅筋膜深面颞深筋膜浅层的表面走形,在距离颧弓约2cm处切开颞深筋膜浅层,在筋膜下脂肪层间隙内走形至颧弓表面后切开骨膜暴露整个颧弓,将整个切口在该层次连接,可以充分暴露眼眶外侧壁、颧骨、颧弓、鼻骨根部。25例单侧颧面部骨折的患者采用改良美容头皮冠状切口,即从一侧耳屏前向上到达颞顶部后转向前份止于颅顶正中线,切口止于头皮发际内。
1.3结果
术后观察患者创口愈合情况,面中份骨CT三维重建,颌面部外形,上下颌开口度。所有的患者创口一期愈合,无患者出现面神经损伤症状,CT复查所有骨折对位良好,上下颌开口度正常,2例患者头皮切口处秃发明显,1例单侧骨折颞区出现凹陷。
2讨论
面中份骨折及手术治疗的特点:面中份骨骼尤其是颧骨颧弓位于面部最为突出的位置,颧弓细长薄弱的外形结构,最易受外来力量撞击导致骨折移位,骨折断端压迫下方的下颌骨喙突及肌肉组织导致开口受限。上颌骨骨折导致上下颌咬合关系错乱,眶骨和颧骨骨折易导致复视、眼球内陷或突出等临床特征。面中份骨折后面部塌陷变型失去正常的空间结构对照,给术者术中骨折复位造成一定的困难。上颌骨前壁骨质薄弱,颧骨与周边邻骨的四个突起,拱形颧弓都是骨折好发部位[2]。骨折的复位顺序与步骤尤为重要。一般采用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复位原则。累及下颌骨的先固定下颌骨,再根据咬合关系固定上颌骨,最后行颧骨、颧弓、眶外侧壁等骨折。
头皮冠状切口可以较完全地暴露骨折区,术野清晰,切口隐蔽,对于术野的开放达到较佳的效果,利于手术操作,基本上能达到解剖复位。该术式切口设计在发际内,面部不留任何疤痕畸形,对于是年轻人的骨折整复手术,更易为患者接受[3]。颌面部骨折往往伴有颅脑损伤,需要待生命体征稳定后才能行颌面部的骨折治疗,很多患者往往错过最佳骨折手术复位时间,对于陈旧性的颧骨、眶骨骨折,对于直视下沿错位愈合骨折线重新造成骨折至关重要。
面神经损伤是头皮冠状切口手术中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手术过程中对于局部解剖不熟悉、手术切口不规范、未在正确的解剖层次操作等造成面神经的损伤。颞部组织层次为皮肤、皮下组织、颞浅筋膜、颞深筋膜、颞肌、颅顶骨外膜及颅骨,面神经走形于颞浅筋膜深面与颞深筋膜浅层表面之间,颞部切口过于靠前或者翻起皮肤组织瓣膜层次不正确易伤及面神经颞支和颧支,造成患者术后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4]。对于术中牵拉等暂时性的损失,术前与患者应有充分的交流,术后给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局部表情肌训练,该症状几乎都可以消失。
颅顶部皮下组织血管丰富,血管壁被周围组织致密固定,切开后血管不易回缩,出血明显,需及时压迫或者头皮夹止血。该部位毛囊丰富,手术切口应该顺毛囊方向,尽可能减少切口无毛发生长可能,:头皮冠状切口术后颞部凹陷的原因不明,绝大部分学者认为颞深筋膜浅深层之间的颞部脂肪垫术后愈合不良所致。部分学者认为可能与该区骨膜及颞深筋膜未严密缝合有关[5]。目前尚无明确定论,所以术中操作需小心谨慎,减少脂肪垫损伤,对位严密缝合骨膜和颞部筋膜。
头皮冠状切口对于颌面部中上份骨折,尤其是对于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或多发骨折,复位准确,固定牢靠,能有效保证手术的的质量和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冬根,王冬英,邹国荣,等.冠状切口再面部多发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7):72.
[2]邱慰六.口腔颌面外科学(5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8-199.
[3]谢家敏,武和明,刘延峰,等.头皮冠状切口在面中份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口腔医学,2012,32,(4),203-205.
[4]贾周太,马克理,刘转子,等.头皮冠状切口不同位置切开骨膜对面神经的影响[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19(6):349-351.
[5]刘洪泉.眶-颧复合体骨折68例临床分析[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0,5(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