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综合体景观空间的发展进程

2013-04-29 14:27孙妍李璇
建筑与文化 2013年8期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

孙妍 李璇

[摘 要] 现代城市土地集约使用的需求使得能够高效组合土地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开发。其中,景观空间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对综合体和城市公共空间都起到了重要的带动和引导的作用。现就不同历史阶段综合体景观空间的功能作用進行逐一介绍和阐述,对比其中的不同,总结在城市综合体中景观空间的地位和功用。

[关键词] 城市综合体、景观空间、公共空间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功能要求的不断更新提升,土地容量不断攀升,急需一种使土地高效、集约使用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城市综合体应运而生,并炙手可热。“城市综合体”的通用概念为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其特点和优点在于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它强调了城市、建筑、市政设施的综合发展,将城市环境结构和基础结构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是城市建筑向高空、地面、地下三向度空间发展,构成一个联系、流动的空间体系,为城市创造“多样性”的环境。[1]像某种化学反应一样,互利共生。在城市综合体中,不仅包含建筑室内空间,也包括室外的公共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综合体室外公共的景观空间也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故城市综合体景观空间有着特殊定位——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综合体室内空间的衔接空间。这一空间从属于综合体的限制,又推动着综合体与周边城市空间的融合,使之在功能集约上更加完善。下面就历史的脉络,对景观空间对综合体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

一、不同年代的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

(一)工业革命之前城市综合体景观的发展

早在工业革命前,城市综合体这一概念还没被提出的时代,已有类似功能的综合体雏形自发形成了。这些案例中也不乏景观空间的出现。

1、卡拉卡大浴场

众所周知的古罗马大浴场(Baths)——卡拉卡大浴场,早在公元212年就开始建设,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型浴场,功能集浴室、图书馆、健身房、商铺、棋牌室、和花园、画廊等等于一身,可以说是城市综合体的起源。设计者重视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布满了精心挑选的奇花异草、精致雕塑和各种镶嵌壁画、铺装等等,如图1所示。表现出了那一时代的景观特色。这个年代的景观空间包裹在建筑内部,没有起到和周围空间过度的作用,同时手法上也多为装饰性很强的器物等等,比较单一,对空间的控制力不强。

2、佛罗伦萨老桥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中心倾向于向城市发展,经济活动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城市对开放空间需求日益增长,需要更多的市场、广场、交通空间,但是由于城市建造的高昂费用,尤其是防御性设施城墙的费用,城市功能的混合和高密度集合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比如佛罗伦萨的老桥,桥上有商店,商店上还有长廊。居住、商业与交通功能相结合,也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景观空间非常局促,常常是在建筑的加层等夹缝空间中存在,但是这种对景观空间与桥等交通公共空间融合的探索尝试在此时已经开始,并初显成效。桥上的长廊的拱窗不仅使空间通透,轻盈,公共空间形成自然的眺望景色的场所,框景形成的优美画面也和这桥上的市集、建筑,一起流传了千年。

(二)20世纪城市综合体景观的发展

工业革命给生产力带来了巨大进步,也导致了城市人口的激增,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问题不断显现。这时期出现的《雅典宪章》把城市分为了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并特别强调了其独立性。这一定程度的为城市创造了新的秩序,却也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结合。[2]但是,与这种绝对独立相反的土地的方式也在悄然兴起。它更强调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景观设计自此在这部分的尝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1、索尼中心

1998年开始建设的索尼中心,在景观对空间的塑造上达了一个新的层次。方案采取了统一的街块形式,把小的建筑单元相互拼接、联系、整合,来满足居住、商场、公司集团驻地以及音乐厅、剧院的多层次需求。

空间整体上,索尼中心群体紧凑,特色鲜明,着力强调整体建筑形象,富于现代感与技术感,对于景观对空间的把握理念也相当前卫,几栋风格各异的大型玻璃建筑围成一个小广场,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在空中将它们联系称为一个整体,具有良好的内向性,摆脱城市的干扰,这样形成的空间充满安全感。[3]

层次划分运用玻璃、金属材料、石材和植物的巧妙组合和衔接,种植乡土植物,碎石铺装,柔化了金属的尖锐之感,也将区域划分为小的空间,层次丰富且尺度亲切。

中心广场作为景观中心,向四周的城市街道辐射出一系列收放有致的步行街。通过有效的路径组织和室内外交融的动态空间的序列安排,强化了公共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感。

上下层的空间转换,景观也发挥着精妙的作用,设计者采用了重复构图形式的三维空间概念。建筑的首层和地下层之间是一个半月形花坛,与之相交的,是一个圆形的水池,水池大部分位于广场上,一部分悬在地下采光窗上,成为建筑地下层的透明屋檐。在楼下的娱乐场所以及步行通道的人群都可以欣赏到水池带来的奇妙魔幻的光影变化。

(三)21世纪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的发展

城市综合体在时代的推演下,表现出包罗万象的活力,优势日益明显,而综合体的开放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与综合体的衔接部分,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城市的协调、连贯、渗透成为了新世纪的趋势。21世纪,以亚洲为代表的城市综合体在高速发展。

1、六本木新城

日本六本木新城是一座在旧城基础上改造的城市综合体,在景观设计上体现“城市中心文化”与“垂直庭院城市”的理念。主要的特点是将城市高楼屋顶的空间装扮成广场和庭园,由绿色步道串连整个空间,实施了绿化效果的最大化。每幢高楼外围都有40%比例的绿地环绕,每层楼中都有花园式的休息区,绿色植物把散置的庭园连接在一起。定期会有居民来插秧、收割,体验久违的乡村生活。设计者越发重视使用人群的参与和对地块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屋顶花园里既种植麦子、水稻等作物,也有荷花、松树、柿子树等四季花木,其中一些树木是旧城保留下来的,完好保存了当地居民对历史的回忆。

2、难波公园

日本难波公园是大阪地标性的城市综合体,它靠近火车站、飞机场,交通便利,但是这里的城市环境拥挤死板,难波公园打破了这一地区的气氛,一个斜坡一樣蹭蹭叠叠的空间,串联了地面与8层楼顶的距离,使得它像一片绿洲一样游离于城市。

具有层次感的设计也让综合体建筑的墙面、楼顶、坡面都成为了景观的一部,在有限空间实现景观层次面积品质的最大化。同时,也自然的链接了各个层次的空间,地下、地面、地上,观赏之余引导了新的交通流线和空间方向。

空间的多样性也是提供功能多样性的物质支持,它会激发人们产生一些创造性的、随机性的社会红灯,促进人们参与公共空间中不同形式的交往活动,从而强化空间的活力与吸引力。[4]开放的景观空间就像是一个个相连的空中花园,空间开开合合丰富多变,树林、演示、峭壁、草地、溪流、池塘分布其间等等。同时,这也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开放的特点得到了最大化。梯田式花园具有不同的主题,筛选不同的目标人群,聚集在一处的人们往往能更好的交流、互动。体验景观成为来难波公园的一大目的,每天都吸引大量游人来此游玩、交流、消费。

二、小结: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城市综合体的景观空间组织主要有下列功能:

(一)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渗透

城市综合体景观的空间不仅要保持内向完整,更要融入城市大的公共空间,尊重城市的原有肌理和历史文化的沉淀,体现城市个性。比如洛克菲勒中心对地块周边城市肌理的尊重,六本木中心对原有植物记忆的保留。综合体景观空间也是城市中重要的开放空间,这就需要考虑城市对其的可达性、开放性。18世纪起,综合体就逐步将城市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引入到综合体景观的空间中来。也越来越多的与地铁等市政交通体系连接在一起,作为缓冲带,以不同的空间形式满足对接,便捷高效。比如索尼中心广场景观中心的与地下地铁站点联系的空间处理。

(二)创造和组织多样化的空间

有机结合的丰富空间是城市综合体空间的最大特征之一。城市综合体本身就倡导土地的集约利用,利用好竖向空间的视线关系设计成为不同层次的景观空间,就能创造更良好的环境,带来更多的自然绿色,难波公园就很好的利用了高差这一条件,建造不同主题的屋顶花园和公共空间,使建筑的屋顶墙面都能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流动、自然、统一。

(三)界定、延续和引导空间

综合体景观的存在不单单协调了与城市大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强调了综合体的空间范围。

景观的很多手法,比如构架、雕塑,植被等具有艺术感的设计都弱化了综合体庞大的体量感,将其界定成不同尺度亲切的小空间,既保证了通畅的视觉关系,也提示综合体的边界。在综合体里往往有很多单体建筑,客观的打断了界面连续,而景观就能通过铺装、立面肌理和颜色处理等方式加强统一感。同时,作为公共活动区域,也会吸引人群聚集于此,带动空间的延续延伸。这种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形成了空间的中心,使得原本发散的空间有了明确的方向,在这种方向的引导下中心的吸引力也大大提升,相辅相成。

在我国,也出现了许多城市综合体的新锐案例,比如三里屯village,比如大悦城综合体,在这些案例中,景观空间重视艺术化和对周边人群活动的带动。这样的空间识别性高,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人文脉动。

从公元前的罗马浴场到如今日趋成熟的综合体,景观空间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在如今景观都市主义的阐述下,景观的内涵得到了极大地拓展,景观也作为城市诸多城市功能的载体。这和景观空间在综合体地位的提升不谋而合,它引领着城市的发展一体化发展,优化重组着城市的功能。在未来,景观空间必将继续促进环境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为综合体和整个城市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王桢栋.“合”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33

[2] 夏宇.城市综合体景观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14

[3] 引自网络http://www.youame.com/html/2012/321/10136.shtml

[4] (加)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超大城市综合体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安全管理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现代城市综合体灭火救援准备实战化的战术研究
西安市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