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3-04-29 10:15洪长春
语数外学习·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故乡诗人课文

洪长春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曾说,如果没有了情感,那么就没有人去追寻真理。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实施情感教育。在初中阶段,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学情,要把握该时期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而研读课文,寻找课文中的真挚情感,最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进行碰撞,这样才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进行探讨。

一、巧用导语,激发情感

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情感,并且能恰当地表达出来,这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性所决定的。教师的情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引子”,是使学生的情感“发酵”的一种“催化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备课,准备和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导语,用饱含真情的导入感染学生,并将之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去,与课文中蕴含的情感相融合,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如在教学《故乡》一课时,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月是故乡明,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它养育了我们,当然我们也像爱自己的父母一样深爱着我们的故乡。自古至今有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在忆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歌颂故乡……在作品中抒发了浓浓的乡情和乡愁。久别故乡,归心似箭,内心的激动和欣喜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鲁迅在多年漂泊后重回故乡,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踏着作者的《故乡》之路,追随着作者的足迹去体会和感悟吧。”在课堂导入时就触发了学生那久别家乡的心弦,进而拨动了学生们的情感,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鲁迅归乡后的情感。

二、用心诵读,以情感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有效地调动情感进行朗读,以激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在诵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诵读的技巧,节奏要抑扬顿挫,情感要真挚合理,要依据课文内容或是澎湃激越,或是低沉缓慢。这样用心诵读,能以情感人。如学《沁园春·雪》一课时,在诵读上阙时要注意体现出诗人的那种豪情、那种伟岸;而在诵读下阙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读出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尤其是在最后三句中,引导学生读出意气轩昂,读出词人的伟大胸襟,读出那种坚定的信心等。还有,在诵读《出师表》时,我引导学生读出那种真诚、掏心掏肺的感觉,读出恳切和报国忠心来。尤其是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读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只有用心体悟,因情诵读,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才能感染学生,才能取得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应有的知识,受到情感上的感染。

三、联系实际,加深体会

一切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联系生活,寻找作者情感的突破口,加深对作品所要抒发的情感的体会,实现生活对课堂学习的反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社会阅历相对较少,对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可能没有深入的理解,不能很好地领会。尤其是在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可以对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能做到知人论世,加深学生对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的把握和理解,实现诗人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学生对诗人的这种渴盼相见、深沉的思念不能理解,就不能实现与诗人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我为学生讲解了古时候交通的不便,信息传递也很不灵通,有可能朋友间一朝分别,永无再见之时。这样,学生对诗人的那种惜别、那种思念就很容易理解了。

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用优美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学习。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是强调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只是强调对解题技能和解题方法的传授,也不应该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及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先将自己的情感有效融入教学内容中,才能去激发、引领、“催化”学生的情感,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实现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故乡诗人课文
故乡的牵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走在故乡
背课文的小偷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晒娃还要看诗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