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义 马胜喜 刘雨婷
【摘要】 目的 研究乳酸酸中毒的病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方法 对34例乳酸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患者经治疗后,23例出现乳酸下降,9例出现乳酸上升,2例因病情发展过快未能复检。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达76.4%。结论 乳酸性酸中毒发病急,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 乳酸酸中毒;临床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6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53-01
乳酸是葡萄糖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血乳酸浓度为1.0±0.5mmlo/L。当血乳酸浓度持续升高(>5mmol/L),且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即为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是体内环境紊乱的标志,其病情严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本院于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乳酸酸中毒患者34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4例患者中,男27例,女7例,年龄23-90岁,平均(69±13.7)岁,其中严重肺部感染8例,脑血管疾病6例,感染性休克4例,急性左心衰2例,2型糖尿病8例,其中长期服用双胍类降糖药者3例,肝硬化1例,原发性肝癌1例,白血病1例,酒精中毒2例,食管癌术后膈疝1例。
1.2 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表现外,意识障碍23例,呼吸困难8例,腹痛1例,恶心、呕吐1例。
1.3 实验室检查 所有的患者均行动脉血气检查,监测PH、BE(碱剩余)及Lac(乳酸)。乳酸平均8.95±4.18mmol/L,其中5.0-9.0mmol/L22例,9.1-13mmol/L6例,>13mmol/L6例;动脉血pH范围在6.829-7.433之间,平均7.253±0.139,BE范围在-3.7-30.7mmol/L,平均-11.5±6.0mmol/L。
1.4 方法 所有的患者均予以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对因治疗等常规治疗。血糖明显增高者予以胰岛素持续泵入。30例患者实施机械通气。20例患者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
2 结 果
34例患者经治疗后,23例出现乳酸下降,9例出现乳酸上升,2例因病情发展过快未能复检。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76.4%。其中血乳酸5.0-9.0mmol/L15例;血乳酸9.1-13.0mmol/L6例;血乳酸>13mmol/L者5例。9例患者在6h内死亡,5例在7-24h死亡,5例在24-48h死亡,7例在48h后死亡。
3 讨 论
乳酸酸中毒定义为循环血中乳酸增高且有明显的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存在争议。Luft[1]将其归纳为11种标准,其中乳酸含量为1.3-9.0mmol/L,pH值为7.37-7.20。同时提出当pH<7.35,乳酸>5-6mmol/L即可诊断乳酸酸中毒。黎磊石等[2]提出动脉血乳酸>5mmol/L;阴离子间隙>18,mmol/L;代谢性酸中毒,血pH值<7.35。本组资料监测PHBE(碱剩余)及Lac(乳酸),我们发现8例患者PH>7.35,但BE值在-4.4-13mmol/L之间,平均-8.5±3.4mmol/L,可见PH并非相对敏感指标。分析原因和病人呼吸过快形成呼吸性碱中毒或呕吐、腹泻丢失钾、氯离子及胃液形成代谢性碱中毒影响PH有关。所以诊断乳酸酸中毒时最重要的是血乳酸水平的升高,其次结合PH、碱剩余等综合诊断。
临床上将乳酸酸中毒分为2型:A型主要由于组织缺氧致乳酸产量增加,常见于多种休克、癫痫大发作、CO中毒、窒息、感染等。B型常由于某些疾病、药物或化学毒素致乳酸清除障碍,如糖尿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衰竭、酒精中毒、药物中毒等。其中B型预后相对较好。本组8例痊愈患者中,1例为严重的肺部感染,1例为感染性休克,2例为酒精中毒,1例为脑梗塞,3例为糖尿病,B型患者占62.5%。
乳酸酸中毒病情凶险,进展快,具有极高的死亡率。本组所有患者均予以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对因治疗等常规治疗,其中30例患者进行机械通气,20例患者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分析,病死率仍高达76.4%,其中9例患者在6h内死亡,5例在7-24h死亡,5例在24-48h死亡,7例在48h后死亡病;血乳酸在5.0-9.0mmol/L时病死率达68.8%;血乳酸在9.1-13.0mmol/L时病死率达100%;血乳酸>13mmol/L时病死率达83.3%,与文献报道[2]基本一致。分析死亡率高的原因,其一,多为老年患者,一般状态差,多伴有心、肝、肺、肾功能不全,或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其二,起病诱因多为严重的感染、休克、败血症、缺氧等,其三,病程中由于存在严重的酸中毒,内环境代谢紊乱,心肌受损,血管麻痹,外周小动脉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甚至消失,即使应用大剂量强烈血管活性药物也无明显的作用,因而易引起猝死、难治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综上所述,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无特效治疗方法,预后极差,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治疗各种可诱发乳酸性酸中毒的疾病,控制各种诱发因素,并密切观察,尽可能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Luft D,et al.Definition of clinically relevant lactic acidosis in patients with internal diseases[J].Am J Clin Pathol,1983,80(4):484-489.
[2] 黎磊石,季大玺.连续性血液净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