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30年,《时事画报月刊》在美国芝加哥创刊,这是一份海外华侨华人创办的画报。画报刊载的内容,构建了一幅“家”之地方图像、国之民族国家图像以及向外张望的世界图像。“家”“国”图景的呈现体现了海外华侨族群的血缘地缘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民族国家归属感的认同。
关键词 “时事画报月刊” 海外华侨 家国认同 “家”“国”图像 世界图像
刘敏,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系讲师。
1884年,中国第一份画报《点石斋画报》问世,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近代画报达到了发展的兴盛阶段。这一时期出版的画报约有350种,[1]上海、北京、天津、广州等近代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都出版了有一定影响力的画报,如《良友》《时代》《北京画报》《北洋画报》等。与此同时,华侨华人也在海外出版了画报,如在新加坡出版的《新加坡画报》、美国芝加哥出版的《时事画报月刊》等。
近些年来对中国近代画报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对晚清民国时期出版的画报研究。综观此类研究,其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国内几个城市的画报,其中对上海画报研究甚多,尤以研究《良友》画报最为集中;其次则为北京、天津与广州地区出版画报的研究。而对于华侨华人在海外出版的画报,则以概述式的介绍为主,如对海外出版的早期华侨报刊、辛亥革命时期华侨报刊等的介绍,[2]鲜有对海外画报的专门研究。本文以美国芝加哥华侨出版的《时事画报月刊》为研究对象,从该画报刊载之文本内容来探讨海外华侨家国之认同建构。
一、《时事画报月刊》的创办
画报对于近代中国来说,“是一种鼎时髦的出版物,因容易明了,且饶有趣味,故此极合群众心理,大受社会欢迎”。[3]在近代国人及海外华侨对画报的认识背景之下,画报在近代城市的出版物中盛行起来。《时事画报月刊》创刊于美国的芝加哥,据国内现存的资料来看,它于1930年出版第一期,至1931年共11期。刊期虽短,但海外华侨华人办刊的意图通过画报的编辑内容可窥一斑:
“本报组织,唯一目的在把世界情形,搜罗刊载,使国人未到其境,能够目睹其事,时事之外,对于各国风俗习惯,社会进化状态,特别注意,尽量揭载,使读者如到博物馆,洞悉世界大势。一面增进见识,一面增长兴趣。”[4]
而《时事画报月刊》的栏目设置亦可体现出这一点:作为一份由海外华侨在美国出版的画报,“祖国消息”是每期都会有的固定栏目,刊载中国各地的主要时事,同时也有地方风光等;“各地侨讯”则刊载了美国、墨西哥、菲律宾等多地华侨的消息,并结合时事进行相关报道,如“旅墨华侨赈济墨国灾黎情形”;[5]“外国时事”则图文并茂地就国外某一重大时事进行报道,如“最近西班牙发生革命”,图片中“高者为被刺未中之西班牙王”;[6]特别是“科学珍闻”栏目,刊载了国外现代科学技术,同时也有国外现代建筑、国外选美等其他内容,是该刊区别于当时国内画报的主要一点。
简单来说,编者在《时事画报月刊》上刊登图片,乃是期望能够达成这样的效果:1. 通过图片信息的呈现,并辅以简单扼要的文字说明,使读者不出门便能知晓世界大小事;2. 传递最新的现代科技信息以及时尚新潮,引起读者的兴趣;3. 传播国内时事与海外华侨信息,满足海外华侨心怀祖国获知国内信息的愿望,同时亦让国人知晓海外华侨的近况。从以上之编辑意图可观察出编者所呈现的《时事画报月刊》,包括了家、国、世界等图景,也体现了建构海外华侨家国认同的想象空间。
二、《时事画报月刊》构建的“家”“国”与世界图像
中国近代画报中有的以时尚人物、现代生活等为主要刊载内容,典型如《良友》《时代》等在上海创办的画报;有的以艺术摄影绘画为主要刊载重点,典型如广州《时代画报》、香港《非非画报》等。《时事画报月刊》作为一份海外华侨在美国创办的画报,其刊载的主要内容与上述的画报有着明显的差异。
《时事画报月刊》虽也会刊载一些国内时尚名人,如在有资料可查的该画报中,有两期封面人物为当时的电影明星,如第二期、第七期的封面人物分别为电影明星胡蝶、阮玲玉,但其他期的封面人物皆为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华侨名媛,如第一期封面人物为美国芝城(即今美国芝加哥——本文作者注)王副领事夫人,第五期封面人物为加属麦地银行女职员曹月为女士等,凸显了其华侨画报的特点。而其刊登的主要内容则以“祖国消息”“各地侨讯”“世界消息”等为主。值得关注的是,该画报还特别关注广东地区的消息,每期内容中都有“广东消息”。从这些刊登的内容中,可看到一幅海外华侨所办画报由外而内,向内观望的图景,这些图景可分为三个层面:
1.“家”之地方图像
移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以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地区为多,多年来,海外华侨华人有“小广东”的地方意识。[7]“家”何在?家在空间地缘上是华侨旅居所在地,家在血缘关系上是家乡的所在地。因此,在《时事画报月刊》上,每一期都会有“各地侨讯”与“广东消息”。“各地侨讯”是空间地缘上海外华侨的家,因此在画报上有相关的报道;“广东消息”的刊载则体现了海外华侨华人对血缘关系上家乡的牵挂。
“各地侨讯”栏目中,该画报不仅仅局限于对某地华侨的介绍,而是结合时事,有一定的时效性。如该画报第八期“美国大埠侨闻”之栏目中,就刊登了美国三藩市华侨廖福被诬谋杀主顾夫人事件中的廖福的图片,并就此事做了简短的报道及当地华侨对其的声援;同时刊载了“三藩市慈善金库华埠筹捐队”的合影照片,以及“美国三藩市华埠新邮政局”的外景照片。同期还刊登了“美国费城中学获得多项学习奖项的华侨学生杨康福”,并辅以文字说明。从这些侨讯的报道来看,对华侨生活之所在地人及环境的报道居多。这就是其空间地缘所在地之“家”,读者从画报的报道中可获知华侨在海外侨居地的生活学习及工作等的情况。
而海外华侨另一个血缘关系上始终牵挂的心理意义上的“家”——就是家乡。因海外旅居的华侨华人以广东人居多,所以在该画报的内容上,“广东消息”就占据了一定的版面。特别是在该画报的前三期,所占版面尤多。如画报第一期刊载的“广东消息”就有:“广州中山图书馆行奠基礼”“广东开平全邑运动会”“台山中学全景”“广东台山海晏新成公路”等;第二期广东的内容则包括:“广州中山纪念堂”“广州市新成马路”“广州舞女”“广州中山大学”“开平中学十周年纪念”等;第三期相关的内容有“广东台城风景”“广东乡村之新建设”“中山纪念碑”“广东名伶”“广州模范村”“广州中央公园”等。从以上三期刊登的内容可以看到,广东消息中以广州、台山、开平地区为主。而台山、开平在广东以“侨乡”著称。因此,《时速画报月刊》中海外华侨华人的家乡以广东居多,而广东地区又集中于开平与台山。
由此可见,血缘、地缘上的“家”是海外华侨华人无法割舍的牵挂,《时事画报月刊》通过两地“家”的报道构建了“家”之图像。
2.“国”之民族国家图像
美国学者尹晓煌认为,辛亥革命促使海外华侨超越了“家乡意识”范畴,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概念,由此唤醒了华侨的“国家意识”。[8]
从《时事画报月刊》创刊第一期起,“祖国消息”就在该刊占据了主要版面,既有对祖国新的进步和新面貌的描述,如第一期之“上海中央铸币厂”的图文介绍;亦有中国政府军政之消息,如第一期之“中央军开赴河南前线”、第二期之“近期开赴北平之奉军”等。通过对中国时政消息的报道,向海外华侨华人传达了祖国的最新消息。
同时祖国风光名胜也是该画报关注的内容之一,如第三期之“北海公园与万寿山”“北平全景与惠州西湖”“广西桂林风景”“南京五洲公园与汤山”“万里长城与明陵”等。
画报的编者描摹了一幅“国”的图像,不仅是向海外的华侨华人,同时也是向海外展现了中国的形象。编者的这一目的从其一段编后话中可知:
“本报西人制版师,见到本期广东中山大学的图片大惊小怪,向我问道,这是中国人办的大学吗?中国真正有此大规模的大学吗?美(国)人向来描写中国的图画与影集,是绝不介绍中国现在进步的实情,掩盖外人耳目。向来从美(国)人出版的图书所见刊载中国情形的图画,房屋只有茅舍,人物多见苦力,谁想到中国有三百万元的制币厂,和衣冠楚楚的政府官员。”[9]
3. 向外张望的“世界图像”
20世纪30年代的近代中国,国家时局、历史兴亡之感刺激着20世纪初期国人向外张望的地理想象。《时代画报月刊》描绘了一幅“家”“国”图像呈现给海外华侨华人,对于国人来说,向外张望之世界图景想象也在该画报的编者意图之中。该画报第一期开篇编辑就阐述了其办刊唯一目的就是把“世界情形,搜罗刊载。对于各国风俗习惯,社会进化状态,尽量揭载,使读者如到博物馆,洞悉世界大势”。[10]
因此,《时事画报月刊》的编者也关注着世界时事,如第三期之“欧洲时事”栏刊登了“保加利亚国王与意大利公主新婚伉俪”“英飞船R-101号在法国烧毁”等。但该画报编者更注重的是对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介绍,如“英国大飞船”“芝城飞行赛会”“芝城之天文台”“新式农场机器”等。而世界各地风光及风土人情的图景也是画报编者所关注的,如“美国加省枯谷风景”“巴拿马运河”“印度盐田、名冢”“日本人之婚丧仪式”“南洋土人生活”等。另外该画报还用了比较多的版面关注世界各国时尚人士及其生活方式,如“纽约美人”“第五次国际赛美与世界女皇”等。
一幅幅的世界图景满足了近代国人向外张望的好奇,满足了国人对世界现代文明、风土人情等的认知。
三、《时事画报月刊》与海外华侨的家国认同建构
海外华侨华人是一个移居海外的华人族群。有学者研究认为族群的认同建构包括了族群的自我身份认同,即个人选择什么族群标记来称呼自己。族群标记包括了族群的生活方式、历史、宗教、价值观,亦包括对于族群团体主要属性、特征、历史与习俗的认识。同时,族群的认同建构还包括了族群归属感,[11]如某个人与他人交流会用族群名称来标识自己,但这并不表示他对自己所选择的族群有归属感。
从以上意义来说,海外华侨华人族群的家国认同建构从《时事画报月刊》的塑造的“家”“国”与“世界”的图景中,可看到其认同建构的两个层面:
1.“家”:地缘、血缘之身份认同
华侨华人离乡背井,移居海外,很多都会聚居于移居地的某一区域,因此海外许多地方都会有“华人街”。这缘于对血缘、地缘之身份的认同,对“家”(家乡)的想象。
这在《时事画报月刊》的报道中均鲜明地体现了出来。该画报作为在美国芝加哥出版的刊物,对中国国内地方的报道,集中于广东,除广州外,台山、江门地区的图片报道多次占据了该画报的版面,成为编辑关注的内容。原因则是这是大部分海外华侨华人家乡之所在地,对“家”(家乡)的想象与观望是其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因地缘、血缘产生的自我身份认同。
2.“国”:民族国家归属感之身份认同
“家”是海外华侨华人族群缘于血缘、地缘的自我身份认同,而民族国家则是其认同建构中的族群归属感。因此在《时事画报月刊》中,编者始终将祖国消息放在首要的版面位置,报道祖国的时事、各地风光、风土人情、新式的教育及生活方式等,让海外华侨华人能感受到祖国的脉动。
参考文献:
[1] 摄影画报的历史[M/OL]. 中国摄影史. www.cpanet.cn, 2007.
[2] 方积根. 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与现状[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9.
[3] [4] [10]《时事画报月刊》第一期,1930-10.
[5]《时事画报月刊》第八期,1931-05.
[6]《时事画报月刊》第五期,1931-02.
[7] 汤熙勇.“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2011.
[8] 尹晓煌.“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言,2011.
[9]《时事画报月刊》第二期,1930-11.
[11]蔡珮. 客家电视台与台北都会客家阅听人族群认同建构之关联性初探[J]. 中华传播学刊,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