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的多元性

2013-04-29 23:47张敏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多元性文化发展

张敏

摘 要:人类文化的发展一是靠自身创新更新的能力,二是靠外来文化的不断补充。这二者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同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在反映人性的完整丰富性方面也是具有互动互补性的。

关键词:文化 发展 多元性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 , 这一术语目前已成为专门描述当代美国和加拿大的文化和文学状况的一个时髦的词藻。多元文化主义弘扬的是一种宽容的精神和开放的气魄, 它与主张霸权的帝国主义文化思想是不相容的, 多元文化主义允许一个独立的国家内可以有不同于主流文化基调的他种文化存在, 在文学创作上作家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它可以容忍不同于主流话语文学的他种写作存在。

一、文化的多元性和相对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某一人群活动圈内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意义体系。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各个民族的文化各有特色。在不可抗逆的文化方式影响下,人们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比如,中国人的顺从自然、注重过去、追求宁静、隐含个性的价值取向,与西方人的天人相分、着重未来、个性张扬、追求创新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而文化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汉语注重人际关系,以情为出发点;英语注重客观事实,以事实为出发点;汉语不受形式逻辑的限制,可以进行丰富联想的直观表述,而英语是一种理性语言,有很强的逻辑层次。如不了解中西方思维文化的差异,对语义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语法意义的层面上。

尽管人们对多元化这个概念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甚至非议, 但提出多元文化主义的人至少突破了早先的文化“大一统”的思维模式, 进而承认了文化的相对性, 亦即承认任何文化都只是相对于另一种或另几种文化而存在的, 任何文化都必须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初生期, 发展期,全盛期和衰落期, 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多元文化主义主张的是不同文化的共融和互补, 而非相互对抗。这种主张的长处在于它可以被用来抵制某种强势文化可能萌发的霸权倾向, 从而使得他种文化仍然可以在一个宽松的语境下得到正常的发展; 它的短处则体现在过分夸大多元文化的作用必然会模糊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特征, 使其很难在世界文化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二、加拿大文学的多元性

众所周知, 加拿大文学的历史是很短的, 其主要发展阶段是1867 年自治和1932 年正式独立后, 到后来的发展速度是令人瞩目的。今天的多元文化共存共处的格局是加拿大人民长期以来反对外来主宰和渗透所取得的一个暂时的结果。事实证明, 无论是英国人的还是美国人的价值观都不可能成为加拿大人的价值观, 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恰恰就是文化殖民和文化大一统的尝试的失败。纵观近一百多年来加拿大文学的发展, 在这个民族的土地上出现了托马斯·哈利伯顿、查尔斯·罗伯茨、罗伯逊·戴维斯、马格丽特·劳伦斯、马格丽特·艾特伍德、莫迪塞·里奇勒、安东尼·马耶、米歇尔·特伦布莱等蜚声世界文坛的优秀作家, 以及诺思洛普·弗莱、林达·哈琴等世界一流的学者型批评家, 他们的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国界,他们的著述也已成为当今的文学研究者的研究对象。由于加拿大英语自身所带有的“他性”和“非正统性”, 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标准的英语, 而是一种具有后殖民特征的“英语”, 因此用这种语言写作的文学即使在英语文学界也始终处于边缘地位。美国文学也是以英语为媒介的, 但美国英语的特色已在近百年来逐步形成, 并且在许多方面甚至对英国英语发生了影响, 因此美国文学在边缘步入中心的过程中大大先于加拿大文学。诺思洛普·弗莱作为极少数可以在国际文学研究界发出自己声音的加拿大批评家, 当年曾为加拿大文学特征的确立乃至非边缘化尝试作过一定的努力,在弗莱本人的学术生涯和著述中, 只有极少的文字是关于加拿大文学的, 而他的成功又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 不少蜚声文坛的加拿大当代作家也是如此。加拿大的文化研究者和文学批评家从不否认自己文化的“后殖民”特征, 他们不承认任何“主流”文化, 也不想扮演“主流”的角色, 这就是为什么多元文化格局得以在加拿大这样的国家维系的一个原因。

加拿大有着漫长的殖民地历史, 甚至独立后的加拿大也一直留在英联邦内, 而不像美国那样作为一个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 早在加拿大独立之前, 当地的殖民地文学就带有着双重的“殖民”色彩, 一方面深受英、法殖民主义者的影响, 进而为后来形成的英语文学和法语文学并重的局面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 随着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和美国文学民族特色的逐步形成, 加拿大文学的“北美”特色和其后的美国影响也变得日益明显。任何熟悉加拿大文学发展史的人都不难看出, 几乎加拿大文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甚至每一种文学现象都可在英美文学中找到原型或先声, 在这种貌似“无主流”的多元文化语境之下, 英语文学和法语文学仍然共同主宰着加拿大文坛, 而为了协调各种可能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多元文化主义实际上又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中介作用, 它至少保证了在英—法语主流文学的双峰并峙的语境之下其他语言的文学也得以生存和发展。这同样也是加拿大式的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式的多元文化主义的本质差异。

综上所述, 加拿大文学的多元性与美国文学的多元性显然有着很大的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才显示出了加拿大文学的“边缘性”和“后殖民性”特性; 同样, 也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特征才使加拿大文学得以朝着真正的多元取向发展, 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将各种文学话语熔进一个“大熔炉”里以突出所谓的美国精神。

注释:

① 马里欧·沃代斯, 《诺思洛普·弗莱的学术生涯: 超越多元文化主义的修辞》, 中译文载《国外文学》1996 年第2 期第16 页。

②参见比尔·阿希克罗夫特(B illA shcroft) 等著,《帝国回述: 后殖民地文学的理论与实践》(TheEmp ireW rites Back: Theo ry and P ract ice in Po st2co lonialL iteratures) , 伦敦和纽约: 路特利支出版社,1989 年版, 第24 页。

③ 参见杜威·佛克马, 《总体文学和比较文学论题》( Issues in General and Comparat ive L iterature) , 加尔各答1987 年版, 第1 页。

④参见诺思洛普·弗莱为《加拿大文学史: 加拿大英语文学》(卡尔·F·克林克编) 1965 年版撰写的结论部分, 第334 页, 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76年版。

⑤参阅纽,《加拿大文学史》第五章, 吴持哲等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年版。

猜你喜欢
多元性文化发展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多元性探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瑞狮壶”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多元性分析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