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寒
民国初期,立志教育救国的有识之士比比皆是,尤其在乡村教育方面取得成就的陶行知、晏阳初与王拱璧等人,轰动一方。王拱璧早年留学日本,是早期的同盟会会员,成功创办了青年公学,终因为特有的个性与埋身民间的教育思想,被历史遗忘在民间……
一
1886年,王拱璧出生在河南省西华县教武营村一个半耕半读的小康之家,父亲王际泰曾考中陈州府秀才,为人慷慨仗义,喜欢为乡人排忧解难。受此影响,王拱璧幼年时胆大顽皮、性情不羁,五岁起在父亲办的私塾里就学。1902年,全国兴办新式学堂,西华县也开办小学堂,十六岁的王拱璧前去应试,因屈居第二名不愿报到入学。在父亲百般催促下,本不愿参加科举考试的王拱璧被迫出试,考取了陈州府第二名秀才,并被免试选入河南大学堂。当时的中国,是宪政与革命闹得最凶的时候,进入设在开封的河南大学堂(后改称河南高等学堂)后,王拱璧将每月的奖学金全部用于购买《民报》《新民丛报》等新书刊,从中感受到国家的危亡,遂日夜苦读,思考救国之道。王拱璧因个性比较激进,成为比较活跃的革命派,他认为首先应该改革校政。
河南大学堂的管理者和教师多是候补官员,寒窗苦读的个人经历和传统让他们傲慢武断、盛气凌人、官气十足,因而造成很深的师生矛盾。在陈州府中学堂读书时,王拱璧就因与监学发生冲突,与四位同学一起被记大过。进入河南高等学堂后,接受民主思想的王拱璧更为激进,多次组织请愿罢课。学校监督(校长)王安澜是翰林出身,为人傲慢,经常侮辱学生。王拱璧就与几位同学一起发起“倒王风潮”,并动手打了王安澜,遂被学校开除。
被开除回家的王拱璧不但没有气馁,而且轰轰烈烈地与朋友组织“天足会”,提倡妇女放脚,并将自家客房改成阅览室,陈列从开封带回来的数百种新书报刊,与乡邻和村里青年学习新知识,研究外面的世界。但是,当时农村识字的人很少,大多数农民在为生存而挣扎,再加上王拱璧年纪较轻,“天足会”和民间学习组织半途而废。1907年夏,经王拱璧要求,父亲忍痛借债让他带着二弟王黄石同赴上海读书。随后,他考入著名的中国公学,王黄石则考入上海美术音乐学校。中国公学教学质量好,无奈学费太高,家中难以为继,一个学期后,王拱璧转入中国体育专门学校,学习体育和军事。这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已经风雨欲来风满楼。崇尚革命的王拱璧初入中国公学,即经同学、河南邓州人万仞千介绍加入同盟会。
王拱璧在体育学校接受军事理论后,想发动武装斗争。1910年夏,尚未毕业的王拱璧与万仞千等人相约到邓州,以邓州桑蚕中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密谋起义,由万仞千负责整体组织,王拱璧任军事教练兼战时指挥。发展同盟会员的工作进展很顺利,他们决定秋冬起事,杀州官和管带,拉出武装,集结襄樊以图大举。因计划不周,在穰东镇谋刺州官未遂,又被桑蚕中学校董丁某告密,王拱璧他们被迫撤离邓州。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播下了革命火种。王拱璧与万仞千在邓州发展的这批盟员,后来在武昌民军北征南阳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首义失利,王拱璧回到西华县,经同盟会安排先后任县巡警教练所教练员、县小学堂校长,秘密发展同盟会员二十多人。辛亥年武昌新军起义,同盟会西华小组积极响应。当时的武装力量有规模的集中在帮会身上,他们试图让帮会参与起义,借以响应武昌革命。终因行事不周,未能成功。二次失利的王拱璧清醒地认识到革命失败的问题所在。辛亥革命后,他回到家乡,筹款成立了“谷水寺两级小学堂”,又在父亲支持下,在本村成立了“崇实小学堂”。这是王拱璧办乡村教育之始,这个小学堂就是青年公学的前身。此时,恰逢袁世凯窃国,“国耻民恨”使王拱璧无心在省城开封的高校任教,愤然去应考留日研究生。1917年夏,三十一岁的王拱璧考取了全国公费留学生资格第一名,东渡日本。
二
王拱璧到日本后,进入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读教育专业,但他赴日的目的本不为读书,所以用大量时间结识热心国事的华人,从事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
半年后,王拱璧被推举为河南留日学生会会长,又被聘为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干事。他因此成了日本特务跟踪的对象,屡次搬家、改名也无法摆脱,但他并不畏惧,仍热心从事留学生组织工作。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在日本的三千多名中国留学生到东京游行示威,向各国驻日使馆递交宣言书,对巴黎和会的不公表示抗议。此后,王拱璧接受委派,回上海活动。
在上海的那段时间,王拱璧先后两次接到匿名恐吓信,被迫搬家,加上工作紧张,极少休息,导致头疼恶疾,痛苦异常。考虑到在上海太不安全,王拱璧于6月底返回河南老家,开始写他的《东游挥汗录》。因病痛折磨,写作时断时续,历时两个月才写出六篇四万余字。在留日学生总会友人建议下,他把这六篇作为第一辑出版。但图书商怕担风险,没人敢承印。无奈,他借款两百元自己印刷。此书印行后十分畅销,第一版三天就卖完了,随后即行加印,先后印十七版仍供不应求。《东游挥汗录》后来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被视为反映五四运动的重要著作。
三
1920年春天,王拱璧把眼光放在了位于中原腹地的农村老家,誓言“宁到农村走绝路,不进都会求显通”。 1920年2月,周作人在自己位于北京西直门八道湾十一号的家宅办起了新村支部。他在《新青年》上发布启事:“凡有关于新村的各种事务,均请直接通信接洽。又如有欲往日向,实地考察村中情形者,本支部极愿介绍,并代办旅行的手续。”一时间,因新村而到来的人络绎不绝。
王拱璧曾在日本结识了武者小路实笃,归国后两人仍有联系,武者小路实笃不时给他邮寄《新村》杂志。不过,王拱璧把眼光放在农村,并不只是受“新村主义”的影响,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深深感觉到当时农村日益严重的危机。
王拱璧决心以农村为阵地,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召集村里的有为青年,成立了五人团体——素社。“素社”二字,别有深意,一是“素族自守”,即不屑于从政和从军,表明不与军阀政府合作的意思;二是有浓重的儒学色彩,表明以儒为业,以兴办教育作为己任。
素社有一个不对外宣传的内部信条,即把孝武营村建成“人人有劳动,家家有地种,贫富有饭吃,男女有权柄”的农村乐园。成立了包括邻村青年在内的青年自治会,将村名由“孝武营村”改为“青年村”(沿用至今),设置“村事务所”“调解委员会”。他们从教育入手,提倡剪辫放足,破除迷信,改革婚丧陋习,成效明显。他们还大力发展教育,将本村小学堂改为“青年公学”(河南最早的一所农村中学),实行“农教合一”的教育制度,培养农林人才。王拱璧亲任校长,建立董事会,实行民主管理。青年公学因成绩显著,曾被《北京晨报》报道,受到人们的称赞,引起北洋政府教育部和国外学者的重视,参观者络绎不绝。1924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予二等金质奖章,河南省政府颁发“惠嘉青年”匾额,表彰王拱璧的功绩。
四
1925年冬,青年村的新村建设成效日显,但周围环境却日益恶化,“四乡益乱,兵匪混杂,日夜横行,袭城破寨,日有听闻”。青年村虽未遭劫,但因交通阻断,人心浮动,青年公学和新村建设受到极大影响。到年终,青年公学部分外地教员辞职离去。
第二年初春,王拱璧不得不前往开封聘请新教员,但人们都担心农村很不安全,不愿前往。奔走了十多天,王拱璧才聘请到三四个新教员,春季勉强得以开学。开学后,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赵叔愚、陶行知来函,力邀王拱璧南游会谈农村教育问题。这个时候,地方自治和乡村建设渐成热门问题,众多社会组织将注意力转向农村,出现不同的实验类型。较早进行新村建设的青年村,更成为关注和探讨的目标。陶行知等人因此邀请王拱璧前去交流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经验。接到来函之时,青年公学事务基本稳住,王拱璧决定接受邀请,前往江南。
到南京后,王拱璧考察了南京燕子矶小学、栖霞山乡师范及附小和善人桥等处的“新村”,认为均未触及农村的政治、经济制度,不足以与青年村并论。
在与赵叔愚、陶行知会谈时,王拱璧对其拟在南京近郊做农教实验的设想给予尖锐批评:“农教实验,应选择具有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典型的真正农村去做。否则,就不能真正解决农教问题。因为教育是要结合生产、生活的,而都市近郊人们的生产、生活,一般都是城市化了的。”
双方话不投机,王拱璧就没在南京久住,应友人之邀,遂前往杭州游览。这一年,王拱璧已四十岁,却仍是狂生本色,心高气傲。
在杭州期间,王拱璧得知家乡股匪群起,势力强大,为害甚巨,旋即结束旅程,返回青年村。只见村民日夜惶惶,青年公学中学部学生大减。当时村保卫团只有二十支枪,几个联村武器都是大刀长矛,区县虽已联防,但一旦遇到大股土匪皆自顾不暇。王拱璧预感不妙,当即召集村委开会,决定预作人口、财务转移打算。
1926年9月16日黎明,灾难骤然发生。当地著名的大土匪头袁瑛、金魁彬合股袭击青年村。这次灾难极其惨烈。保卫团副团长王俊德等六人阵亡,村民及寄居的妇孺二十余人被杀,两名青年公学女生被土匪掳走,两天后才被放回。村中房屋被烧数百间,财产损失难以计算……王拱璧的老母亲已年近七十,躲在村外坟地才侥幸保住性命。
此时,王拱璧的二弟王黄石、三弟王陵南皆在开封任教,自匪患日剧,多次来信劝王拱璧与母亲前往开封。听说村中遭大难,王黄石专程回家接母亲。母亲和王拱璧的妻子担忧王拱璧安危,切盼他离乡暂避。平生倔强的王拱璧,此时精神已近崩溃,他听从了家人劝告,盘桓了一个多月,把村事、校事交付清楚,就随家人前往开封。
五
1927年6月之后,王拱璧先后出任《河南民报》总编,建设厅建设周刊社主任,河南大学副教授、教授。经常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民主进步活动,把许多中共地下党员中的知识分子保荐到家乡青年公学任教,因而受到国民党特务的严重警告,国民党河南省党部指示河南大学解聘了他的教授职务。
一年多后,青年村、青年公学派代表前来开封,请王拱璧回村返校。当时王拱璧正忙于营救被捕入狱的青年公学学生、共产党员马腾霞、刘济生等人,没有答应青年村的请求,只同意遥领青年公学校长,在经济和人事上支持他们。此后十年,王拱璧先在开封任教,后出任汝南、淮阳契税局局长。他践行自己的诺言,一直兼任青年公学校长,用自己的薪水资助学校,也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学校募捐、引进师资。
抗战后期,王拱璧再度回到故乡,继续他的乡村教育生涯。抗战胜利后,王拱璧筹建教学楼,开办高中班,青年中学办学规模达到开办以来的高峰。
1948年,王拱璧组织师生开展支援解放战争活动,收集传送情报,动员群众参加革命,青年公学(时为青年中学)为中原解放区培养干部人才近千人,受到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中共中央中原局首长的表彰。
六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王拱璧当选为河南省人大代表,参加了河南省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不久,被河南省人民政府任命为河南省图书馆副馆长(主持工作)。时年已六十五岁的王拱璧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极大热情,努力学习图书馆学、目录学、版本学等知识,著有《图书馆的利用》和《善本知识》两部书。王拱璧还积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图书馆的规模和效益日益扩大和发展。在他的带领下,整理出有价值的古籍十八万册,为修史编志、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珍贵的资料。1957年,王拱璧不顾七十一岁高龄,领导河南省图书馆由开封迁往郑州的工作,以至积劳成疾,但他仍带病坚持工作。至1963年,河南省图书馆古籍增加至六十万册,成为全国馆藏古籍较多的省级馆之一。1976年,王拱璧因病去世,享年九十岁。■
(责任编辑/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