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琴
【摘要】 目的 探讨多轨教学模式在带教急诊大专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9月——2012年2月在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大专生共66人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011年9月至11月为对照组32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为实验组34人,采用多轨教学模式带教。通过量化评分测评2组护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多轨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急能力等临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显著优于用传统带教法组t值=6.04,(P<0.05)。结论 多轨教学模式的带教方法有助于提高急诊大专护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
【关键词】 学生;护理;临床实习;急诊;教学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0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105-03
传统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矛盾就是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多轨教学模式”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种基本矛盾。“多轨教学模式”的含义。“多轨”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轨道的。二是考核学生学习和素质的多途径[1]。我院急诊科自2011年09月采用多轨教学的带教模式,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综合成绩、带教满意度得到著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取样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护理大专生共66名为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23岁,实习周期均为4周。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011年9月至11月为对照组32人,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为实验组34人。两组带教教师同一标准,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学历、在校学习成绩、轮转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教学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学生入科后由总带教老师介绍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以及急诊实习的一些注意事项,然后将学生分给各个带教的老师,每周讲课一次、对学生提问、批改学生的作业,最后一周进行出科理论和操作考试等综合评价。
1.2.2 实验组教学法 在充分总结对照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多轨教学模式:即目标教学法、临床路径教学法、经验学习法等临床带教方法的综合应用。具体方法介绍如下:①目标教学法:带教组长强调掌握实习目标的重要性,学生第一天入科,带教组长将急诊带教、实习目标的内容告知学生,并要求学生在三天之内将急诊实习目标背诵下来,实习组长先考核组员的背诵情况,带教老师总体考核,护士长、护理部随机抽查学生实习目标掌握的情况。②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应用。临床路径(Clincal Pathway,CP)是指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明确的疾病(或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的病人照顾计划[2]。将CP理念引入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将老师的带教目标及学生的实习目标制作成临床路径带教表,见表1。
老师授课内容入科介绍,急诊分诊技巧、各种注射方法。抢救仪器及急救药品的使用管理,接诊的程序。给氧,心电监护、除颤,心肺复苏等操作技术。各项急救技能的综合应用、职业道德教育等。
老师授课方法应用目标带教及临床教学路径。操作演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模拟、案例分析等经验教学。出科理论、操作考核,综合测评。
带教老师将表格内容有计划、有预见性地、主动性的实施。③经验学习教学法:即模拟教学和案例分析整合:为学生授课急诊常见病的急救护理程序时,带教老师挑选典型的病例如:心肺复苏用模拟教学;重度颅脑外伤时用案例分析。在整体教学之后让学生动手配对练习,熟练掌握。这样其他的病例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灵活的套入这个抢救程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1.2.3 评价标准及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综合成绩满分为100分,包括理论知识40℅、实践技能40℅、应急能力20℅。其中:理论知识=出科考试理论成绩占20℅+平时提问和作业成绩占20℅;实践技能=出科操作考心肺复苏(2010年新国际版心肺复苏指南)成绩占20℅+平时工作表现占20℅;应急能力:学生的应变、配合急救能力占20℅。
1.3 统计学分析 全部数据录入电脑,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实施多轨教学法前后学生综合成绩比较 见表2。
2.2 实施多轨教学法前后,学生对带教满意度的差异 在护理部召开的学生组长会议上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比较:实施前学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为一般;实施后学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为满意,并特别表扬带教组长带教时认真负责、以身作则、与学生的沟通到位等。
3 讨 论
3.1 理论成绩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采用多轨教学模式,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教学的方法,基本特点之一是要求带教老师在授课前,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需预先告知学生,使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心理准备,从而做到有备而来[3]。教育目标的确定可以保证教学活动始终按计划向预期目的进行,也是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的前提和依据,又是评价教育结果的标准[4]。目标带教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实习目标,自觉参与整个实习的过程,化被动为主动。我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又是各个院校不同学历层次护士学生必须轮转实习的科室,实习生多,个体差异大。临床路径教学把教学计划具体规范到每个环节,使临床带教工作标准化、流程化,老师根据路径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带教,避免教学内容出现缺漏或重复[5]。目标带教方法和临床路径表的联合应用的优点是克服了传统临床带教老师带教的随意性和护生实习的盲目性,并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学生的出科理论考试和平时提问及作业围绕教学目标、带教计划及授课内容进行,因此,护生的理论成绩得到了提高。
3.2 实践技能提高医院 医院急诊科工作繁忙,急、危、重症患者集中,抢救仪器设备及抢救技术操作难度大,患者配合性差,是最容易产生护患矛盾、纠纷和投诉的地方[6]。护士实习生刚轮到科室时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如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是急诊临床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临床路径提供医疗指导方案,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使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7]。带教老师根据多轨教学模式中临床带教路径表的内容通力合作,对实习生进行动态、连续的观察;同时,让动手能力比较强、协助精神、沟通能力较好的学生与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进行配对练习,使她们有成就感,并以此来促使比较落后的学生有紧迫感。而且,老师指导学生平常练习时要讲究技巧,如在时间的效率上,采用桑代克的学习律和克服艾宾浩斯的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让护生尽快的把所学的技巧掌握下来,再来定时的复习,克服遗忘。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经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表情[8]所以,带教老师要求学生不但要完整的掌握操作流程,还要求学生操作时从仪表、姿势、表情、操作流畅度和连贯性等多因素进行练习。因此,多轨教学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操作效率,避免护患矛盾和纠纷,学生的实践考核成绩也得到显著提高。
3.3 应急能力和带教满意度提高 俄国现代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曾经提过:学生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如果对知识没有内在的迫切的需要,就不可能学得富有成效。由此可见,兴趣和动力带来果效,多轨教学模式中将经验学习法的模拟教学和案例分析法应用于临床教学中,恰好满足了这两点。2010年新国际版心肺复苏指南的实施步骤C(心脏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的模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抢救的程序,整个抢救过程学生扮演医生、护士、学生各种角色,这样使学生得到初步的知识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培养出的学生有较强的实习顶岗能力。案例分析法的应用:临床老师通过多渠道搜集精选符合教学需要的典型临床病例,比如脑外伤的抢救程序,组织学生研讨,如何按疾病的轻重缓急,在接诊的优先顺序中进行评估分诊、在分诊中处理、在处理中判断、在判断中计划实施、评价等,促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也推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决策应急能力。并且模拟教学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体验类似真实的经历,明白带教老师在大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时对实习护生采取命令式的语气而非采取协商式的口吻的必要性,减少了护生对带教老师不必要的误解,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
3.4 多轨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困难 多轨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是软件上:多轨教学模式对带教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带教老师要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需要、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个体差异等特点,采用科学的综合多样的临床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其次是评估方法上:在评价学生的应急能力方面,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很难根据量化指标同步进行,往往是在抢救和处理好病人之后进行分析评价,这在数据的收集上较为主观,如何在这项评价上更为客观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问题。
4 结 论
综上所述,多轨教学模式体现了护理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和系统性的基本原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综合成绩,也提高了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由于本研究仅进行6个月,调查样本仅为一个学校的专科护士学生,仍需进一步扩大范围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利宁,孙汶生,马春红,等.创建“多轨教学模式”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57-58.
[2] 班博.实施临床路径、促进护理实践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7):5-7.
[3] 张英,陈清清,戴晓洁.目标教学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4):386-387.
[4] 郑修霞.护理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5.
[5] 张园园,段培蓓.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4):33-34.
[6] 王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5):21-23.
[7] Yu-Hua Yan1 & Yi Chen2 & Chih-Ming Kung3 & Li-Jung Peng4*.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Nursing Care:Case Study of a Clinical Pathway Revision for Cardiac Catheterization[J].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2011,19(3):181-188.
[8]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