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心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兴起研发利用新型清洁能源的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产能急剧扩张。截止至2012年底,中国光伏产量超过25吉瓦,位居全球首位。但其中有超过80%的光伏产品依赖国际市场。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分别于去年9月和11月启动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双反调查,涉及金额210亿欧元。同年7月,欧洲光伏制造商联盟向欧盟委员会提起反倾销立案申请,提出向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平均47%的惩罚性进口关税,措施将于今年6月6日生效。2013年6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两个月后将升至47%。根据之前的投票显示,欧盟内部大多数国家对于双反调查持反对意见。
关键词:欧盟 光伏产业 双反调查 贸易保护
6月4日,在18个成员国反对的背景下,欧委会宣布对华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欧美不断打压中国光伏产业,其目的就是要遏制中国在新能源这一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然而,这场发生在新能源领域的争夺,俨然已经涉及到了其他诸多领域。上月,李克强总理在访德期间获得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明确表态——德国愿意做任何事来阻止贸易争端升级到欧盟委员会向中国太阳能板厂商征收进口关税的程度。通过对初裁结果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光伏贸易摩擦背后隐藏的欧盟各国与中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今后中国光伏产业乃至其他产业的发展以及应对贸易保护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一、 欧盟对华光伏双反调查起因始末
在中国,光伏发电产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于90年代进入了稳步增长期,从2005年开始,光伏产业正式步入快速发展期。有数据显示,2009至2011年,中国光伏组件产能翻了四番。到2012年底,中国的光伏产量超过25吉瓦,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了世界光伏产业的主产地。而反观欧洲,据最新数据统计,欧洲光伏市场在全球的份额约为55%,是世界光伏产业的主要市场地。
近年来,在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下,欧洲的光伏产业发展失去了一定量的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致使其在欧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也进一步导致其在面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中国的光伏产业在诞生之初就存在着不足。虽然在制造方面具有成本和规模优势,但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少、过分依赖国际市场构成了中国光伏的最大软肋。这也为欧盟对华光伏双反调查埋下了伏笔。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欧盟此举存在两个目的。一是由于欧盟与成员国之间的权力竞争导致其影响力日益低下,欧盟想借此重振影响力。另一则是为了遏制中国增长过快的市场发展,给中国设规矩。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欧债危机导致欧盟目前的经济增长乏力,需要来自外贸的支持。而中国的光伏产业目前在欧洲市场占主导地位,自然成为了欧盟优先下手的替罪羊。从更深一层次的战略角度来看,欧盟希望借威胁对中国太阳能面板和电信设备征税,以将中欧投资协定、中欧自贸区协定等内容捆绑在一起谈判,从而实现强迫中国开放更多的市场的目标。
此次,在李克强访德明确表明态度的情况下,欧委会仍然不顾大多成员国的反对一意孤行,反映了决策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的利益关系。
二、欧盟主要成员国对初裁结果不同态度的原因分析
截止至5月30日,在针对欧盟委员会对华太阳能产品反倾销初裁建议案的“投票”中,有18国反对,4国支持,5国弃权。其中,德国、英国等中国在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国投出了反对票。而法国、意大利、立陶宛和葡萄牙等4国投出了支持票。西班牙、拉脱维亚、奥地利、波兰和罗马尼亚等5国弃权。这一投票结果,明显反映了在欧盟内部对于对华光伏双反调查态度的不同阵营分布。
(一)德国:反对阵营的主要代表
5月2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李克强访德期间明确表示,愿意采取坚决措施反对欧盟对华无线通信设备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同时,德国经济部长罗斯勒指出,成员国投出反对票,并非是因为受到了中国的压力。近期,德国政府连续在多个场合表示了对双反调查的反对态度,一反之前含蓄支持的常态,其倒戈过程有些耐人寻味。
其实,德国持现在这样的态度应是在意料之中的。不管是之前的铜纸板、不锈钢钢管,还是现在的光伏产品,欧盟提出双反调查的原因无非就是在中欧贸易过程中,中国一直保持着巨大的贸易顺差。这一点,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似乎又有点雪上加霜。然而对于德国来说,这一点几乎是不存在的。早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成为德国在欧盟以外的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德国企业在中国始终是受益者。据统计,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是欧盟成员国中最好的,在欧债危机中,正是中国市场帮助了很多德国企业避免走向破产的绝路。
据中国统计局数据表示,201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高达1611亿美元,约占中欧贸易总额的1/3。在国内光伏产业难以抵抗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时,再失去中国的汽车制造和机床制造等更多的市场对于德国来说显然不是明智之举。由此便不难看出,德国在对华双反问题上一直持有反对态度终归还是为了本国的长远利益考虑。
(二)法国:最活跃的支持者
在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双反惩罚的整个过程中,法国同样出现了倒戈现象,只不过这一次奥朗德的法国突然之间倒向了欧委会。
与一直倡导自由市场的萨科齐不同,奥朗德一直坚定地站在左翼工团势力的立场上。而在欧洲,工会、工团势力长期以来就对贸易壁垒情有独钟。
然而,根据法国劳工部统计,法国四月份的失业率再创历史新高,失业总人口在326万人以上。在国内怨声载道,来自工团势力的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政府不得不寻求途径转移国内矛盾,于是他们盯上了中国的光伏产品。
此外,中法之间存在的巨大的贸易逆差也让法国一直耿耿于怀。早在今年4月,奥朗德就曾专为结构性贸易逆差问题访问中国。然而,截止今日,逆差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有扩大的趋势。这一点,在光伏产业体现的较为明显,从而也促使法国狠下心来,不顾国内行业的反对,支持欧委会的对华双反调查。
但是,法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血。通过在短期内建立贸易壁垒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国内的矛盾,但失业等国民性问题始终不能指望损害他国的利益来实现。同样,一个产业领域的改变不会对中法贸易结构产生颠覆式的影响,相反最终只会波及到国内的其他产业,从而使其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三)西班牙:含蓄委婉的赞成者
根据欧委会的规定,在最后的结果统计中,西班牙等5国的“弃权”将被视为赞成票,因此,西班牙等国也被看做此次投票含蓄的赞成者。
其实,不论是西班牙、拉脱维亚,还是奥地利、波兰和罗马尼亚,他们在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中都处于逆差的困势,又加之欧债危机的阴云一直笼罩在西欧各国上空,使得他们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然而,迫于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上述各国只好委婉地坐看局势的走向。
三、中国应对双反调查应做出的决策
(一)政府:迅速回应
不可否认,中国政府在此前的努力将惩罚关税从之前的47.6%降到了11.8%,但是,如果两个月之后中国仍没能找到欧方口中的解决方案,那么关税还是会提升到47.6%。因此,当下如何找到合适途径应对欧委会的这次双反调查是最为关键的事。
首先,中国光伏产业生产所需的多晶硅大多来自欧洲,这也是之前欧洲各国反对对华双反调查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国政府应尽快对欧多晶硅进行初裁,通过欧洲当地企业对欧委会施压。其次,中国是欧洲的葡萄酒、汽车和机床等产业的主要市场。商务部应立即对进口葡萄酒和汽车进行反倾销立案,已达到“以牙还牙”的目的。
在4日欧委会做出裁决后,中国商务部在一天之内三次就此紧急表态,坚决反对欧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和不公正的征税措施,同时中国政府开启了对欧洲葡萄酒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从时间上来看,此次应对决策相对来说较为及时,但这只能算是初步回应,如果想要扳倒欧委会这块硬骨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企业:内外兼修
在这次双反事件中,中国的光伏企业无疑是最无辜的角色。首先,国内的光伏企业可以立即就此事向WTO提出仲裁申请,以通过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的利益。其次,根据当前的局势,企业应该迅速做出结构调整,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布局,尽最大的努力在国内消化堆积的产品,以挽回损失。最后,企业还可以通过在海外设厂的方式规避税率风险。考虑到诸如泰国一些东南亚国家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且劳动力较低廉,国内政局相对稳定,选择将工厂转移至此也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综合整个事件的全过程来看,欧委会是想通过此次双反,将中国的光伏产品挡在门外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遏制中国在整个国际市场上的发展,为整个欧洲的经济复苏提高更多的时间和更有利的条件。面对这样一次调查,中国应该迅速做出一连串的回应,以维护整个中欧贸易的稳定状态,使双方达到均衡水平,这样才能为今后的继续谈判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凌捷.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走向及战略选择——基于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的思考[J].产业对策研究,2012;6
[2]吴茜薇,王振波.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