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福州 刘步英
摘要: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的现状和不足,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建立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评价体系 评价观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教育评价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起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关系到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及考试如何考的问题,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科学的高职教育学生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掌握专业应用技能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评价的现状和不足
(一)观念落后,人才培养目标偏移。
目前的评价体系仍然偏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的课程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为了争当好学生,评先进,拿奖学金,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迎合老师,应付考试。实践证明,这种只重考试分数的评价体系,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情况,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严重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考核形式单一,考核内容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采取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进行闭卷笔试的方式,较少采用开卷、口试、技能操作等考试形式。笔试这种标准化的考试方式有利于组织公平客观的判卷,却不利于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在考核内容方面,仍普遍强调对书本知识内容的考查,表现为基本理论知识与记忆性成分比例过大,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不够,对于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性考核严重欠缺。
(三)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即所谓的“一次考试论成败”。这种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停留于知识的记忆及表层理解的水平,忽视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而更多地表现为“考什么、学什么”,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平时松、考前攻、考后扔”的学习局面。一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开夜车”,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容易使学生形成考试投机心理,滋生考试作弊现象。
二、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的思考
(一)树立主体性、发展性的评价观。
评价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必须有利于学生应用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它既是教师因材施教的调节手段,又是控制和调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方法及评价的结果不仅要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能反映出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创业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倾向,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自我评价、自我改进,不断提升实际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内容。
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改变现有考核内容,以知识型内容为主,重点考核考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记忆再现的现状,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同时,要强调对学生个人特长和人格品质的评价,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自身才艺,积极参加学校的文体社团活动、校外竞赛等;对于那些具有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高贵品质的学生,要给予充分肯定,可对竞赛获奖者或行为表现优秀的学生实行奖励加分等政策。
(三)实行多元考核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学生为考试而学,不注重实际应用技能的锻炼。因此,必须打破闭卷笔试在学业评价中占主导地位的现状,实施灵活多样的学业评价方式。如:实践课程考核、开卷、口试、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考核方式,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等,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实际应用能力。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互补。
定量评价重视客观性、公正性,可减少主观随意性,但一些无法量化的问题则无法予以评定。定性评价注重评价人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等,主要依靠观察和交流,却难以保证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学业评价体系。定量评价可采用传统的得分制或等级制,定性评价可采用评语、语言描述的形式。两种评价相结合,更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2.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
过程性评价是考核学生平时在校学习的情况,必需知识掌握牢固程度和实际操作水平的一种考核方式,如作业完成率、课堂教学活动完成情况、课堂小测验,还应包括学生的到课率、学习态度和精神状态等。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平时要注重收集和分析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并及时反馈给学生。通过开展过程性评价,可使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使学生的学业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及时评定,使评价更客观、全面。
3.职业资格证书与学校考试相结合。
将职业资格考试与课程考试相结合,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使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资格能力方面的学习。同时,部分资格证书可代替相应的课程考试,实行“一考两用”,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技能,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大大提高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如果取得计算机一级B证书考试,该课程就可以不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
4.纸笔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辅。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应知”的知识内容,还要学会“应会”的动手技能。因此,高职教育要围绕理论适度、够用的原则,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传统的高职教育重理论考核改革为重技能考核。为了真正实现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加大实践教学课程在各专业中的比例,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加强实践课程的过程性考核,建立质量保障机制,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总之,学业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坚持方向性、公平性、客观性、科学性、可行性等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要针对不同的学业评价方式,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学业评价实施、管理、监督的制度措施,做到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公平化。
参考文献:
[1]胡频,等.完善高校学生评价制度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0(5).
[2]田忠宝.关于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3]罗凤姿,等.高职学生专业创新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理论与应用研究,2008(7).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XJG-09-19-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