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列宁晚年的政治遗嘱中,明确提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文化建设上来,按照“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逻辑顺序开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对待资本主义文化、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政策,在当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这些无疑会对我国现阶段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列宁;文化革命;先进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74-03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期间,为突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列宁提出“文化革命”的一系列观点。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观并非脱离经济、政治的单纯的文化问题,而是要处理好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关系,这是他晚年文化思想的实质与核心。认真研究列宁的“文化革命”观,不仅是在反思历史,而且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列宁“文化革命”观的理论渊源
关于“文化革命”的概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解释。首先,从其理论基础看,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观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学说理论,为列宁提供了研究相关文化问题的理论和逻辑的一个起点;其次,与列宁早年重视文化建设的思想一脉相承,在称之为“政治遗嘱”的文章之一《论合作社》中,列宁首次提出了“文化革命”的概念,“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了。但是这个文化革命,无论在纯粹文化方面(因为我们是文盲)或物质方面(因为要成为有文化的人,就要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要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对于我们说来,都是异常困难的”;再次,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观是列宁基于当时苏俄的国情,结合当时苏俄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是苏俄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也是同苏俄的历史发展紧密联系的;最后,从时间上概括,“文化革命”观是萌芽于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前,形成于实施新经济政策到列宁逝世,发展于列宁逝世后。
(一)当时苏俄新时期政权建设的必然要求
列宁说,一方面,“我们深深知道,俄国文化不发达是什么意思,它对苏维埃政权有什么影响;苏维埃政权在原则上实行了高得无比的无产阶级民主,对全世界做出实行这种民主的榜样,可是这种文化上的落后却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要使整个苏维埃建设获得成功,就必须使文化和技术教育进一步上升到更高的阶段”。另一方面,在当时“官僚不仅仅在苏维埃机关里有,而且在党的机关里也有”。因此,要培育列宁所说的建设国家机关的人才,还是要强化苏维埃政权的文化建设职能,并大力提高苏俄的文化水平,才能达到目的。
(二)当时完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要求
列宁认为,“为了通过新经济政策使全体居民个个参加合作社,还需经过整整一个时代”且“不是消极地而是积极地参加,我们还需完成一个文明的(首先是识字的)欧洲人看来是很少的一些工作”。他认为执行新经济政策的关键因素是能否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他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在农民中进行文化工作”,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列宁提出的这些举措“其经济目的就是合作化”。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的工作重心也转向到了文化建设,所以说,列宁的“文化革命”观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是新经济政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要求。
(三)为了提高当时苏俄全国的整体文化水平
列宁在1922年3月给莫诺托夫的信中指出:“我们所缺少的主要东西就是文化,就是管理的本领。……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列宁认为只有当全体人民提高了文化水平,才能建立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民主。
(四)与他自身的素质修养有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曾两度居住在英国、瑞士等国,长达14年之久,亲身体验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睹和考察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这对开阔他的理论视野,使他从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察、探索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无疑大有裨益。
列宁的“文化革命”观,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些内外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文化革命”思想也成为列宁晚年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列宁“文化革命”观的内容分析
列宁所提的文化革命观的概念是广义的,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文化革命的目标就是要把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文明的国家。列宁辩证地运用了科学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建设、政权建设、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文化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巩固政权稳定和加强党的建设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列宁指出,俄国的政治变革为文化革命开辟了道路,而文化革命是巩固政治变革和促进经济建设的保证。因此,列宁强调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一)文化革命的主要途径是批判的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阶段,“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
十月革命成功后,列宁批判一些人企图“把资产阶级当作旧的无用的废物完全抛弃”的主张时,就曾深刻指出“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什么别的社会主义”。从中看出,列宁既坚决抵制资产阶级的腐朽文化,又主张对资本主义的先进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等要加以吸收。他提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而不应该简单的全盘否定资本主义。列宁强调社会主义实现的关键,取决于苏维埃政权。他提出的一个著名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的总和=社会主义”。由此,苏俄必须学习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这也突出反映出列宁利用资本主义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态度。对于民族文化遗产,列宁明确提出纲领性口号:保存遗产,并不像档案保管员保存故纸堆那样;保存遗产,并不等于还局限于遗产。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出发,加上对人类文化最新成果的广泛吸收、立足当代的选择创造,最后达到创造新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
(二)普及全国性的基础教育,重视知识分子
列宁认为必须看准国家的发展态势,大力推行全民教育,努力改变苏俄落后的状态。
列宁非常重视社会主义制度内知识分子的作用。1918年他提出“没有具备各种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专家来指导,便不可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需要广大群众自觉地根据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成绩把劳动生产率提高,超过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要改变苏俄文化落后的状况就必须首先解决教师的问题。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就是教师能否安心地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列宁认为现在“应当把我国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来唯有过地,在资产阶级社会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的地位”,如此,才能“使他们从资产积极的支柱变成苏维埃制度的支柱,以便通过他们去争取农民”。
总之,在列宁文化革命的构想中,壮大知识分子队伍和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们是文化革命初级阶段的成果,依靠他们去推进文化建设,奠定新型文明的基石。
(三)文化革命的最终价值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列宁在实践中进一步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思想。1902年列宁在起草党纲时,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终极目标是在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在于保证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他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意味着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新型文明,更是人类发展的新阶段。文化革命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造就一代新人从而贯穿于文化革命的始终。他曾说,“自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来,文化革命最重要的条件已经有了,那便是群众的觉醒,群众对文化的企求。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创造的,同时又创造着这个制度的新人正在成长”。新型文明的创造者可称为新人,而新人又是新型社会文明创造的最伟大的作品。从中看出,文化革命与人的发展、建设新型文明与造就新人被列宁有效地联系起来,将实现人的改造和发展视为文化革命的中心和归宿
(四)不断加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改造人民,树立正气
在日常生活中,列宁认为,只有不断的加强渗透共产主义思想来教育人民,改造人民,才能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社会主义正气,为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他提出,“从资本主义培养出来的一代工作者,至多也只能消灭建筑在剥削上面的资本主义旧生活方式的基础。他们至多也只能建立这样一种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帮助无产阶级和劳动阶级保持自己的政权……至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设,那只有靠……下一代人去担负”。因而,“教育工作者和斗争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使他们克服旧制度遗留下来的旧习惯、旧风气,那些在群众中根深蒂固的私有者的习惯和风气”。列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下一代,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因而,列宁终其一生都十分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捍卫无产阶级政权。
三、对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启示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建设也面临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能否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列宁“文化革命”观进行深刻分析和研究,必将对我国的先进文化建设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认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从列宁的文化革命观来看,列宁是深刻地把握了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把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看成是苏维埃政权当时所面临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他认为,是否能顺利地完成这项任务将关系到“或者是断送苏维埃政权所取得的一切政治成果,或者是为这些成果奠定经济基础”。
当前我国的文化水平和综合国力与列宁领导的苏俄时代不同了,但都是社会主义不同阶段对文化建设的不同要求和反映,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都是在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必须准确把握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坚持三者并重,任何不顾一切的突出政治建设或过于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都将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失衡。
(二)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要采取扬弃的科学态度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族精神、观念、感情和习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封建文化,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怎样使传统适应现代化的变革,对于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非绝对地抛弃传统。
首先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应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展现我国民主、文明、开放、进步的新形象。
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国家应加强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有效地进行文化建设,使人们分清追求自身利益与极端个人主义的界限,重视物质财富与拜金主义的界限,生活享受与享乐主义的界限。因此,必须加强思想和文化的导向作用,教育和引导人们的行为,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健康发展。
(三)加快城乡文化发展,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列宁晚年的农村文化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核心是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使城市文化建设的优势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目前有1000多个大中小城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的广泛经济联系为我们进行农村文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坚持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和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设施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载体,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必须立足长远、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
3.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而不是相互歧视、相互排斥。信任与尊重是交流的前提,只有城乡之间具有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态度,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城乡联盟。
4.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帮助农村,是向农村输出文化,应做到资源共享,而非索取更非包办。必须以农村为主体,根据农村的特点和优势自身来制定建设规划,而非把城市的一套照搬到农村,更不可把文化交流变得企业化、商业化。
5.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长久之计而非权宜之策。城乡文化一体化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应当做长期任务,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348,365,520-521,676,683-684,687,705,773-774.
[2]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6.
[3]列宁.列宁选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76.
[4]列宁.列宁选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3,399.
[5]列宁.列宁选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0.
[6]蔡特金.回忆列宁(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6.
[7]陈云.陈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徐小莉(1986-),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