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偿还“养老债”

2013-04-29 00:44刘夷
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姚远人口养老

刘夷

如果邀请四五位专家,围绕中国的人口红利问题开个研讨会,会议大概能从早上九点开到第二天早上九点,最终也还是没结果。这就是学术,只要论据充分、有实际意义、具人文关怀,就无大错。今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出现了“常回家看看”的相关条款,再次将老人的赡养陪伴问题拉到了社会谈论“一线”水平。所以在这篇文章中,《经济》记者无意于探究人口红利说的正确性,只是想以人口红利问题为切入点,着重问一句:中国的养老问题怎样了?毕竟,不管人口红利的“刘易斯拐点”是否即将到来,这都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现有养老保障体系问题众多

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中国正处在人口红利期,而人口红利的拐点也即将到来,红利期的消失也就意味着“债务期”到来了。而养老,就是一笔巨大的“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人口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老年学会副秘书长姚远告诉记者,人口红利的消失在警醒我们:我国养老保障亟需完善与具体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体系。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养老政策回顾》,中国养老保障体制改革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传统体制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的社会统筹试点及实施阶段、1995年3月以后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一直采取“个人+单位”的养老模式,80年代中期,我国老龄人口比例明显增大,1984年开始的国企改制“自负盈亏”策略使得许多企业难以将养老作为企业的一项单独开支,对于养老越来越力不从心。1995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开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决定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农村养老问题也提出了方向性的要求,即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姚远认为,虽然国家和政府在养老保障体系上已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人口多、老龄化速度快、地区差异大以及基础差,我国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并不完善。那么,这种并不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伍海霞博士回答记者:“我国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但社会养老保障的全覆盖体系又未真正形成;养老保障水平存在城乡、行业差距;养老机构容纳能力有限,已有机构又存在服务不规范的问题;农村养老方式单一、水平低。”姚远强调:“农村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是我国养老体系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加上城镇化和人口流动,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中问题多、水平低,和我们国家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非常大。”身边或远或近的“老无所依”现象都一一印证了专家的总结。看似完整、有法可依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掩盖不了数目众多苍老孤独的身影。

深化改革,扩大覆盖面

刚进入北京一家国企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小吴告诉《经济》记者,现在她的工资只能勉强付房租,生活上还需要靠在老家的父母支持。至于将来如何为父母养老,她坦言目前还无暇考虑这个问题。另外一位私企高管王先生则表示十分希望把年事已高的父母从老家接来北京赡养,但父母怕麻烦他与儿媳,也怕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生活,一直不肯答应。而王先生工作十分繁忙,还要照顾自己的家庭,明知父母身体不好,也抽不出时间回去探望。他有过把父母送到养老院的想法,但不敢提出来,在老家,这是很“不孝”的表现。

这些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姚远认为,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显示出了社会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的重要性与必然性,但实际上现在又很难对社会争办的养老院作出价值判断。姚远告诉记者,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既是老年人的需求,也更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根本上,我国的养老体制改革还要继续扩大覆盖面。但要实现这个目标,现实困难重重。伍海霞告诉记者,要深化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需要采取措施解决历史债务,对个人账户进行必要的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只有在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逐步缩小城乡养老保障的待遇差距,才有可能打造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此外,现在城镇养老所面临的不只是老人赡养的问题,还有老人精神陪伴的难题。伍海霞说:“就我们研究发现,目前城镇老年人‘衣、‘食等基本生存层次的养老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但在精神慰藉(情感支持、子女常探望等)、宜居环境(生活环境、居住地生活设施等环境要求)、权益保障(人身、财产、住房、婚姻等权益)等方面更高层次的需求难以普遍满足。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让老年人有尊严地活着仍任重道远,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较长时期的共同努力去实现。”伍海霞还向记者重点介绍了日本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欧洲国家的“居家护理政策”、美国的“倒按揭”模式等成功案例。

姚远认为,一个国家的养老体系建设需要遵循国情。我国在进行养老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从需求导向、制度建设、指标管理、人性化原则、福利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等多个方面考量制定政策。

养老产业蓄势待发

如果社会化养老是最终趋势,那么养老产业必然潜力巨大。伍海霞告诉记者,现在的养老产业涉及面很广,包括金融保险业、医疗、卫生、保健、护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等。总体上,养老产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住院“一床难求”、养老院“一室难求”、找保姆“一员难求”是常态。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产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养老产业中,“养老地产”就是一个相对热门的话题与投资项目,许多企业正在或者正准备投资大城市中的相关项目。记者就养老地产相关问题致电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社会事业投资促进中心张永平主任。张永平告诉记者,现在政府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市民需要排长队等待安排。养老地产的发展除了会为老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体现社会价值,也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但他也提出意见,由于地贵、房价高,现有的养老地产项目大多目标定位于高端人群,普通百姓几乎不可能去享用这些“养老房”与相关设施。大量老人聚集在城市中心的老旧小区,设施落后,空气质量差,不利于养老;而在市中心工作的年轻人却不得不在郊区居住,每天往返造成城市交通拥堵。这一现象表现出现在地产明显分配不均衡、不合理。如果养老地产能够取得健康长足的发展,城市老年与青年人口得到合理的分流,那么交通问题将得到极大改善。另外,养老地产的发展对于城镇化发展也有莫大作用,郊区经济发展也能带动“卫星城”的建立。

机遇与挑战并存,养老产业的发展现在也得到国家的支持,有一些优惠政策。但在张永平看来,这些政策远远不够。如果国家能够给予更多的扶持,使项目拿地价更便宜,那么养老地产项目也能惠及更多人群,吸引更多城市中心老年人群聚集,而聚集养老也是一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伍海霞认为,政府除了必要的扶持,还应该对养老产业进行规划和指导,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规范市场与行业运行标准,引导养老产业的长足健康发展。让产业普及,使养老不再“特权化”,是社会化养老将要迈出的关键一步。

养老本来不是“债”,是国家、企业、家庭、个人应尽的义务。但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这项债务不得不被提出来进行严肃讨论。当下我国老年人口的生存状况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就政策体制本身与显露出的表面现象来看,养老体制改革就已经刻不容缓。给老人春暖花开的生活,是国家与社会各界对长者应负的责任,也是给当代年轻人最好的承诺。

猜你喜欢
姚远人口养老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清夜
On Differences of Gods in Chinese Myths and Greek Myths from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
人口最少的国家
养生不是养老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养老更无忧了
姚远平面设计作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