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童
第六章 创新始于创意
在21世纪,我们国家特别重视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特别强调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人类文明史证明,一个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实践途径来获得的。而这一过程又是一项系统工程。
第一节 创意概念
一、创意的内涵
“创意”一词是根据英文“Creative idea”译过来的,所谓创意,就是指大脑在思维活动中产生强烈创造或创新的欲望、动机和意念的意思。实践证明,凡创造或创新行动都是以强烈的创意为前提的。
一般来说,凡教育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都应以能否启迪学生产生创意和产生创新行为为检验标志。
创意,常常产生在思维或认识不断冲破旧框框、旧习惯和不断超越时空的进程中。因为,在思维或认识不断冲破旧框框、旧习惯以及在不断超越时空的进程中,都会显示大脑创造的功效。
实践证明,凡创意都无一不具有二重性,即有的创意在实践中成功了,也有的创意落空了。在通常情况下,创意产生的过程就是人的思维和认识观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即不断打破旧的思维定式和过时了的思维观念、习惯的过程。创意一经产生,便意味着思维已冲破了束缚发散思维的樊篱。
在实践中,实现创意是一个过程,只有创意不断地物化,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多彩世界。
二、创意的特征
1. 创意的本质
创意属于意识范畴的特例,即创意通常不仅仅是大脑对客观世界合乎逻辑的反映。而且创意还是指大脑在对客观世界进行合乎逻辑反映的同时,又在“欲望”“兴趣”“意志”“动机”等心理因素强烈趋动下所产生的具有追求新颖、进步、别样的意识。当然,创意的产生自然也是大脑潜能外化的结果。
创意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运动是不严格遵守逻辑的“格”的,思维的结果普遍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前瞻性。
凡有成就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法学家,对此都有较深刻的体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创造并非逻辑推理之结果,逻辑推理只是用来验证已有的创造设想的。”
2. 创意的特征
创意与意识不同,与创造和创新也不一样。创意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客观性、独特性、非逻辑性、虚拟性。
三、创新开始于创意
创新概念应用广泛。其实,人们往往忽略所有的创造和创新的根基都来自于创意,换言之,没有创意就根本谈不上创造和创新,可见,创意是一切创造和创新的前提。我们之所以这样提,就在于让一切创造者、创新者,特别是教育创新者千万别忽略创意的培养、发现和利用。
第二节 创新与创新要素
一、创新分类
关于创新的概念,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但是,从一般性意义上来界定创新的概念,应将创新定义为:所谓创新,就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独特的并具有一定价值意义事物(包括概念、原理、理论、决策、作品和产品等)。创新的标志在于创造的产品必须具有价值性意义和使用价值意义。
首创包含着第一次发现,第一次发明,或出乎意外。前所未有,即从未发现,从未见过的、新颖的、独特的,即有别于其他事物,或与其他事物有质的区别。应该说,人类自身成长发展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是创新的结果。所以,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辉煌的创新史。
创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自然创新,如宇宙间星球的产生,地球的存在,山川、湖泊的形成等,都属于自然创新范畴。二是社会创新,像人类制造工具,各项发明、探索,各种自然和社会的以及各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等,都无不凝聚着人类自身的创新。
创新力是因人而异的。创新力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思维的流畅性。所谓流畅性是指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毫不受阻地、非常迅速地解决特定问题的态势。出现这种态势的前提是创新者对要解决的问题已达到了深思熟虑的程度。
二是思维的灵活性。所谓灵活性是指创新者在创造过程中善于寻求机遇,选择捷径,从而给特定问题找出新奇、独特的解决方案的活力。
三是思维的潜在性。所谓潜在性是指创新者在创新过程中那种在潜意识中储存充足相关知识信息,并随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潜能。
二、创新要素
1. 创新的基本要素
创新需要是创新第一要素。需要是一个正常人的心理、生理、生活所必须的。
需要和人的共性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创新需要则更强调成就需要,也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其中,成就需要为人的最高需要,它是人类自我实现价值的精神、心理和意愿的综合反映。这种需要也是创新的动力基因,即创新之母。
正因为需要是创新之母,所以社会需要是人类进行创新的动力,是一切创新功能的策源地。创新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要而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的活动。从潜能开发→产生创意→创新,它是一个以最终取得创新成果为标志且又受实践检验的一个系统工程。
2. 创新工程
所谓创新工程,就是在实施提高民族创新素质事业时,应将创新事业提出的问题、目标,解决问题的方略、行动,以及通过反馈和评估等过程看做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不研究发现和发明的具体成果,而是专门研究系统成果是怎样发现和发明出来的那种系统发生过程。
那么,如何实施这项“创新工程”呢?
首先,创新者必须先将创新的七个基本要素视作一个系统。一旦将创新事业视为系统了,就要着眼于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
其次,依据上述構成创新工程那七个基本要素,按照系统的层次性原则、结构性原则,有层次、有条理地展开有利于整体目标优化的组合,强调七大构成要素间的协伺工作。既看每个基本因素的特殊功能,更要看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创新工程”的各个组成因素,只要构成了一个有序的、协同的整体,就有可能最终保证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佳。
再次,要根据“创新工程”系统的相关性原则,妥善处理好该系统中各基本因素间的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尤为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起决定性作用的非线性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系统有序,最终实现创新工程的整体功能的优化。
第三节 教育创新思维
一、教育创新者
教育创新者是指已有了发现和发明等创新成果的人。教育创新者的发明、创造出来的成果必须具有价值性意义。教育创新主体分为个体、群体及其职务创新者。
教育创新者的人群是分有层次的,它不依学历、阅历、文化程度等身份为标记,也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
一般说来,创新者的头脑都是聪明的,思维都是敏捷的,都属于不受框框或习惯束缚的。同时,创新者中的大多数又都有曲折经历的,有的是深受打击和挫折的。当然,创新者更是吃苦耐劳、意志坚强者。
二、教育创新者要善于科学思维
人会思维,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善于科学思维。
1. 科学思维的内涵
在中国,自钱学森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倡导研究思维科学以来,经众多思维科学工作者努力探索,认为人的思维规律不只是抽象(逻辑)思维规律一种,除抽象(逻辑)思维规律外,还有形象(直感)思维规律、灵感(顿悟)思维规律、社会(集体)思维规律等。
要提高人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思维规律、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艺术等武装头脑。在掌握思维科学理论的同时,还要不断地运用于实践活动中,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之路。
现代思维空间大了,复杂化了、网络化了,因此人们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也就不一样了。
2. 科学思维的层次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已开始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的思维方式正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守旧走向创新,由单一走向多维,由线性走向立体。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已经并正在形成与时代相合拍的现代思维方式,如开放思维方式、换位思维方式、非逻辑思维方式、网络化思维方式等。
这些思维方式都无一不具有时代性、开拓性和独创性。创造者只有掌握并会运用这些现代思维方式,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去认知现实世界,才能发现与现代化相对称的各种规律和科学事实。
一般地说,研究人的思维活动,除了揭示科学思维规律外,还要研究综合运用这些思维规律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不是与其他思维规律相并列的一种思维规律,而是一种综合性思维。
当然,思维方法就更多了,如纵向思维法、横向思维法、收敛思维法、发散思维法等。现代系统科学所揭示的复杂化、立体化、多元化的思维客体,实质上是一个大系统,按照这种思维系统观,人们从前那种仅仅用线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时代已经行不通了。现今要用的思维方式,既要用线性思维方式,更要用非线性思维方式,或两种思维方式综合运用。
3. 科学思维也要不断创新
应该说明的是,现代系统科学出现后,不是对以往所使用的思维方式一概予以否定,而是说单纯用以往的思维方式不好用了。要解决问题,就得接纳新的、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本身就意味著创新。
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学艺术创作的实践表明,纯粹由显意识的概念、判断、推理和计算所产生的富于戏剧性创新,似乎极为罕见。
然而,创新大都是在放松的情况下,让潜意识自由驰骋而突然取得成功的。
这就说明,在显意识功能达不到的地方,有意识地让潜意识功能去实现,这便是创新的最佳选择。这种让潜意识去实现的实质是在于让大脑潜能得到发挥。
4. 创意是创新的前提
创意在人类创造史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创造或创新的前提,又是诱发大脑潜能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