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格艳
摘 要:本文试图以米哈伊尔·巴赫金提出的复调小说理论为支撑,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全面对话的角度解析《心是孤独的猎者》的不确定性。从而反映这样一个事实:《心是孤独的猎者》写于语言杂多、众声喧哗的历史转型期,多种声音力争话语权,因此小说结尾不可能存在明确的定论。
关键词:《心是孤独的猎者》;权威缺失;语言杂多;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2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者》一经问世,便引起极大地关注。不少评论家针对其看似松散的架构、颇似含糊的主题、以及非传统独白小说的结尾纷纷提出质疑,指出较难抓住小说的本质和主题。然而,正是由于这种反传统的写作手法才为读者的解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本文将从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对话的角度分析该作品中结尾的不确定性,赋予小说一个较新颖、合理的解读视角。
一、复调小说理论
“复调”系音乐术语,它的形成始于9世纪的奥伽农。最初用来指代多声部音乐,是与主调音乐相对应的思维体系(于苏贤 6)。作为从音乐领域借用的概念,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这本书中,首次提出复调小说理论,用以区分传统的独白小说。
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理论最著名的部分,而对话则是复调小说理论的最重要的概念。1963年再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巴赫金描述了自我意识在自我和他者对话中的形成过程,区别了对话中的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强调了历史转型时期对话永无止境的未完成性。在多元的历史转型时期,多种声音共存,对话普遍存在,这些因素导致了主题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探析小说结尾的不确定性。
二、对话的前提——权威缺失
巴赫金认为,对话的前提是“语言语义中意识形态中心的解体”,是“文化语言与情感意向从单一和统一的语言霸权中获得了根本的解放”(Bakhtin, Imagination 367)。这表现在作者立场的客观性和主角意识的主观性。
对于作者来说,每个角色都是平等的,他不会有所偏倚。麦卡勒斯深深爱着每个人物,不会视小说中任何人物为怪人。而且,她运用多重视角叙事,使各个人物不受作者的干预和评价,能够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在这部小说中,第二部分包含十五章,除去三章总结性话語,情节发展以辛格的故事为主调而展开,其中从米克角度叙述的有五章,科普兰医生的三章,布兰农和布朗特分别两章,而每个人物都在平等地讲述自己的故事。
这种独具特色的写作手法赋予小说多意识性。巴赫金认为作者笔下的主角与作者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具有自我意识。作者的自觉意识永远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在与主角自我意识的平等对话中,作者才能实现它自己的自我意识(刘康 3)。《心是孤独的猎者》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譬如,布兰农带着雌雄同体的困惑,一直站在柜台后观察着周遭人物的奇怪之处,向他们或是自己发问,以寻找真正的自我;米克作为“小说中最突出的人物”(Bahktin, Dostoevsky 48),一直生活在童年和成年的边缘,她在心理上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使她努力追寻身份的认同感。
《心是孤独的猎者》以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南方小镇为大环境背景。人物被放置在混乱的时空中,一切沉浸在战争、贫穷、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文盲等消极因素中。人们不可避免地处于忧虑和矛盾中,从而导致他们找不到明确的答案和出路。因此,他们的发展和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者必然得不到终论,也找不到最终的意义。
三、对话的核心——语言杂多
作为一种文化理论,巴赫金对话最有概括性的核心概念就是语言杂多。这是巴赫金独创的一个俄文词,用来描述文化的基本特征,即社会语言的多样化、多元化现象(刘康 4)。对话分为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大型对话主要表现于小说结构和人物关系中的对话关系。微型对话则主要表现于人物因内心的困惑和不安而产生的人格分裂现象。
1.小说结构中的大型对话
根据巴赫金的观点,复调的所有成分都已对位的方式呈现,而且从小说架构上来说也必须是对话性的。他引用了格林卡的论点,“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对位的”(Ihab 96)。详细说来,即以对比、衬托或者并置的方式实现结构上的对位关系。《心是孤独的猎者》中,麦卡勒斯并置了五个不同意识世界的故事。这些故事看起来松散随机,实际上,它达到了“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性”(Ihab 79)。
这部作品包含三个部分,类似于一首赋格曲。第一部分六章,相当于赋格中的显示部,众多声音围绕辛格,分别奏出了主要的四个声部:布兰农、米克、布朗特和科普兰医生。每种声音独特对立、与众不同。第二部分对应于中间部,是小说的主体部分。多种声音相继进入主题,共同突破困惑和不安。第三部分作为完结部,四种声音依次唱响对辛格自杀的挽歌,将音乐引至尾声。结构上的对位为人物关系的对话性提供了场所。
2.人物关系中的大型对话
巴赫金认为,思想只有同他人思想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Ihab 183)。而麦卡勒斯在构思人物时,也遵循了大型对话的原则。在这部作品中,两位政治改革家,布朗特和科普兰医生,之间激烈的对话是大型对话的最佳体现。
布朗特是一名美国工运分子,而科普兰医生是美国南方受教育黑人的代表。他们一致认为改变社会现状的方法是“让他们知道社会运作机制的真相”(McCullers 301),但当提及如何使民众得知真相时,布朗特计划写连环信,然后推着科普兰医生受伤的儿子威利到全国各地演讲,来“揭示资本主义所有的谎言”(McCullers 304);而科普兰医生“打算带领一千多名黑人去华盛顿游行”(McCullers 303)。两人陷入激烈的争吵,完全忘记最初讨论的目的,无果而终。通过以上分析,麦克勒斯以相反的方式创造这两个人物,从结构上形成了对位关系,读者也听到了他们之间的大型对话。
3.人物内心的微型对话
巴赫金在大型对话的基础上,提出了微型对话。微型对话主要包括,人物内心对话;人物与他者对话;人物与环境对话(Ihab 42)。具体说来,微型对话多发生在人格分裂的人物身上,他们通常是环境的受害者,而且多数情况下发自内心,无论是焦虑还是绝望。这里,笔者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辛格为例,分析该部作品中的微型对话。
辛格由于外部语言障碍,在整部作品中没有直接的对话。但在他写给他的伙伴安东尼帕罗斯的信中,读者看到了他的语言特征。在信中,他对其他四种其他声音和行为的戏仿使他的内心变成一个争夺话语权的场所。而他也在猜想伙伴可能给的回复,不断地和他对话,体现了他矛盾变形的心理,也使他陷入离隔和困惑之中。而不堪重压的他在自杀后,其他四人无所适从,又增加了小说的不确定性。
四、对话的必然——不确定性
相对于权威缺失和语言杂多,不确定性是对话最易理解的特点,因为它是前两个特点的必然结果。巴赫金认为,复调小说是“一个对话的世界,而这一对话,是当下发生的,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由于对话是当下进行着,永远不会结束,这个世界便永远对外敞开”(周卫忠 248)。对话是作者对主人公世界的艺术把握方式,同时也是主人公在这个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对复调小说的主人公来講,存在便意味着对话。主人公在对话中形成自身的当下形态,也形成另一位甚至是多位参与对话的主人公的当下形态。
《心是孤独的猎者》与传统独白小说的结尾不同,它不是戏剧性的高潮结尾。辛格自杀后,没有一种声音能够停止对辛格的渴望和倾诉,又恢复了一如既往的日子,没有任何的改变。由于复调小说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读者不可能得到明确定的定论。“因此,实际上对话不可能,也不应该结束。在长篇小说里,这表现为对话的不可完成性”(巴赫金 340)。不可完成的对话,造就不可完成的世界。对话的世界永远保持着外向的敞开性。随时欢迎每一位主人公、每一种思想意识加入进来,从而不断增加、不断丰富这一话语世界。
五、结语
通过对小说全面对话的分析,笔者认为《心是孤独的猎者》产生于美国历史和文化的转型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独白话语”中心地位的解体和语言杂多局面的鼎盛。各类语言只有通过互相对话和交流,才能同时共存,如此必然引起作品结尾的不确定性,从而赋予这部作品一种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Bakhtin, Mikhail.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Ed. and Tran. Carl Emers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9.
2、——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Ed. Michael Holquist. Tran.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3、刘康. 对话的喧声.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4、于苏贤. 复调音乐教程.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