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云
摘 要:中古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专注于对古代文学的研究,无论采用西方文学的研究方式,还是我国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都充分说明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领域最为深远的一个地带,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古代文学。本文就主要针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进行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学特质;现代文学;古代文化
[中圖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
古代文学注重人与文字、人与心灵的紧密结合,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特质表现,因此,对古代文学的特质的研究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作者心理活动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魅力。笔者认为,对于古代文学特质的探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1.古代诗词追求意境的审美艺术
意境可以视为我国古代诗歌作品的终极艺术追求,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典型特质。意境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具有广阔审美空间的艺术境界。意境可以体现在一副静态的山水画中,也可以体现在动态的鸢飞鱼跃中,通过文字的描述使画面与作品形成高度的统一,进而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实现心灵的共鸣。如《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在诗篇中塑造了一个十分优美的意境:在芦荻苍苍的世界中,河的对岸有一位美丽的佳人,苦苦追寻却终究智能隔水相望,这也表达出两种不同的意向世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深深的向往之情。简单的文字便刻画出了具有深刻意境的画面,事实上,这个美丽的画面中包含了多少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是读者所不能想象,也无需深究,只要通过这种独特的描写引起读者无线的遐想和共鸣,文学便将人们带入了一种审美意境中,给人深深的美的感受。
2.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
小说是古代文学中一种常见的作品形式,在小说中对于古代文学特质的体现,主要是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塑造。在小说中有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通过三要素的有机结合,便形成了一个个鲜明的任务形象。我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古典文学中小说作品的经典巨作。如《水浒传》中描写了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每一个人物的个性都十分鲜明,而《水浒传》的成功也正因为如此,其不仅塑造了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抓住了小说创作的根本,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规律。在小说作品中,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通过人物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而情节的发展又能够对人物的塑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人物与情节的发展都需要依靠环境这一现实的基础,所以可以说,三要素之间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塑造出一个符合环境而且具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事实上,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依靠情节取胜的作品有很多,如《封神演义》、《三侠五义》等,但是这部分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似乎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成就,而如《水浒传》《红楼梦》这几部作品却将人物与情节和环境三者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所以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因此,有人认为古典小说重情节、轻人物的思想显然是片面的,而且与我国古典小说创造的实际情况是相违背的。
对于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实际上也是塑造人物形象必不可少的要素,一方面为人物性格的塑造提供巧妙的外部条件,如《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这一幕,刘备利用恰巧而至的雷声来掩饰自己失凉落筋的真正原因,这里为刘备的韬晦性格的塑造奠定了一定的铺垫作用;另一方面对于人物的性格塑造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如《红楼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时,作者用了“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竹影参差,苔痕浓淡”的潇湘馆象征着林黛玉孤傲、素雅的品格,“冷香习习,蘅芷清芬,奇草仙藤,兰风蕙露”的蘅芜苑象征着薛宝钗冷漠,等等,类似的描写在书中数不胜数。另外,在古典文学作品中也利用环境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形成原因,如《红楼梦》中对于四大家族的介绍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写照,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贾雨村,必然会形成扭曲的人格。
3.古代戏曲作品中的怨谱
古代文学中的戏曲作品,主要是借助文学艺术形式揭示社会矛盾,可以说,一部成功的戏曲作品就是一个浓缩的社会环境。在古典戏曲中具有喜剧和悲剧兼美的特性,而其中以悲剧的怨谱最能体现古代文学戏曲的特质。在西方国家的文学和文艺领域中,悲剧被认为是戏剧的最高境界,通常用主人公事业甚至生命的毁灭来表达永不磨灭的精神作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戏剧作品在表达悲剧的形式上,一般分为两类:第一是利用忠奸善恶的冲突所产生的道德悲剧警醒世人,如《赵氏孤儿》、《精忠旗》等;另一种则是通过被压迫的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与社会压迫势力的冲突来表达,如《窦娥冤》、《牡丹亭》等。在悲剧的创作方面,有三个基本的要素:悲剧人物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冲突的不可调节性、被毁灭者的价值。如《窦娥冤》中窦娥的种种不幸,可以将其前二十年的悲惨经历视为命运的悲剧,但是此后的悲剧就是由社会环境造成的悲剧,面对黑暗社会的压迫,窦娥无力反抗,她不得不救婆婆,更是在临死前发了三个誓愿,这也充分表达了她既无奈又绝望的悲愤情感。是谁吞噬了这个弱女子,我想,答案是很明确的。
结束语:
中国古代文学是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文学发展阶段,而汉语最具有优美意境的语言,从中国古代文学特质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正是由于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在古代文学的诗词歌赋中自然地流露出千回百转的情感,这也正是古代文学的特质所在。随着文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将更加全面和彻底,这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观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特征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3(04)
2、符海灵.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目的及方式初探[J].青年文学家,2013(04)
3、方义祥.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字特质探源[J].北方文学·中旬,2012(12)
4、王芹.试论中国古代文学嬗变的影响因素[J].作家·下半月,2012(09)
5、尹玲玲.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法[J].文教资料,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