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语文教学规律 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013-04-29 22:39阮泽龙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内化规律教学效果

阮泽龙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语文教学工作可谓是工作之重。“向40分钟要质量”更是昭示着教学工作的重难点,是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经过多年的语文课堂实践,我积累了一些经验,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有规律可循的专业,那么如何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我想谈几点自己浅薄的认识。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都知道,语文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首先就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1.学会预习。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可以分两步走:第一,读通、读顺、读准课文,第二,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预习的要求相对要高些。比如,预习中查找资料,弄懂字词的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会抓重点词句,侧重感受揣摩训练。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读读、想想、画画、演演,运用多种感官体会语言含义,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同时引领学生探究语言规律:文章为什么这么命题?开头、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所有的这些让学生自己体味出来。

3.学会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每一篇文章都有它不同于其他文章的个性,概括特点是对文章的整体回顾,学生学会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就等于拿到了打开课外阅读的钥匙。

二、积累内化训练

结合语境的积累,结合情感的积累才易于被内化,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就是促进语言材料内化的途径之一,课文讲完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释放情感,在读中明意,读中感悟,读中吸收,并把好词、段,积累下来,日积月累,学生词汇丰富了,写出的文章也就充实了,这是语文教学效果显著的一种外在体现。

三、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語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放眼于课内,更需要放眼于课外;它重视学习,更注重应用。

著名的教育专家尹建莉这样说过: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如果不关注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那么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会越来越力不从心,而阅读是需要“诱惑”的。

在这方面我曾经做过大量的尝试。有一年,我教二年级语文,在上课前的两分钟,我变戏法似的拿出了《木偶奇遇记》,然后饶有兴味地读了起来,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又突然嘎然而止,这样,还没等到下课,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把我的《木偶奇遇记》借去看了,这之后,他们便有了看课外书的兴趣。

四、搭建“读写”之间的桥梁

语文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的教学,因此在“读写”之间搭建桥梁,让学生跨过“桥梁”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是我们语文教学应该遵循的又一规律。

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叙写,趁热打铁,读写迁移,就是语文教学应该搭建的一个“桥梁”,我在教完《三味书屋》时,让学生仿写了一篇《我家的小屋》,学完《爸爸和书》后仿写一篇《我的爸爸》,学完《翠鸟》后仿写一种鸟或其它的学生喜欢的动物……总之,学完人物篇仿写人物,学完景物篇仿写景物,学一类,仿一类,让学生有样可照,仿得轻松练得愉快。

以上几点就是我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实践经验,作为新课程的语文教师,我还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学习更多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更多地掌握和运用语文教学的规律,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得更远,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内化规律教学效果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巧解规律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