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了鲁迅

2013-04-29 12:22江西一考生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朱安周树人辩论赛

江西一考生

“鲁迅,姓周,本名樟寿,字豫才。生于1881,死于1936,浙江绍兴人……唉,这些从小就知道。”阿树呆呆地想着。“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多丰富的童年啊……”“还有淳朴的保姆老妈妈,让他一生受益的藤野先生……”“人怎可像《风筝》里那麻木的人啊?中国人的自信力怎可失!面对一所大宅子,可别成昏蛋,别成孱头啊……”“还有为他守了41年的朱安,与他相濡以沫的许广平……”

此时此刻,阿树正在百草园里徜徉,与长妈妈、藤野先生、朱安夫人相会,和鲁迅一起掷出投枪,将那些昏蛋、孱头驳斥得酣畅淋漓……

“喂!又想鲁迅呢,给你个好机会,后天有个辩论赛,你来吧,原辩手掉链子了,靠你这个鲁迅迷来撑场子啦!我们是正方,语文课本不能少迅哥啊!”声音来得快,去得也快,说罢,来人就扬长去了。

辩论赛上,阿树放连珠炮似的击得对方遍体鳞伤。“就算你把鲁迅了解得再好,你高考能涨分吗?”这时,对手回击道。这句话,貌似在哪听说过,阿树张开嘴巴,就要投放匕首了:“这——”“这样子,你还考什么考?鲁迅顶什么用,叫你阿树是叫你去追鲁迅吗?你知道再多,它能涨分吗?”他耳边响起的父亲的话,使他朝自己的喉咙里开了一炮,顿时摧损。脑子一时糊涂成了一锅粥,迷茫地自问着:“我?‘树,鲁迅?”“你这是——”他又张开了嘴,但耳边又传来个女声:“你这是不让奶奶放心,奶奶希望你有出息,但你呢,看看那些成绩啊,阿树!”接着,他听到越来越多人在叫他,回声一遍一遍响。“分啊!分啊!分啊!”一直一直不曾停,这,怎么了?辩论赛大败,这时耳边又响起辩友的嘲笑:“你这个鲁迅迷怎么不顶用啊!”

英语老师将阿树叫到办公室,一题一题地给他讲解英语题目,告诉他现在的严峻形势,他的英语成绩是如何如何地差。“分啊!分啊!分啊!高考啊!高考啊!”回声又来了。

“阿树,你少看鲁迅的书吧!”“阿树,今天你怎么没提鲁迅啊?”“为高考努力哈!加油哦!”“一分也别丢!”阿树的头顶炸起了一个雷,丢?丢了什么?到底少了什么?你们说的什么?模模糊糊的是什么?阿树感觉心里少了一样东西,却不知道少了什么。那些在耳边嗡嗡嗡一直重复的东西圈成了螺纹漩涡,把阿树卷了进去,他找不到自己了。

还有一个月就高考了,高三学生正在拼全力冲刺。阿树正读英语读得起劲呢,现在他什么也没丢了,他在捡分啊,就像淘金者在沙砾中找寻金子一样精神焕发。

高考,终于到了。阿树自信地走进了考场,语文作文题: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语、周树人……“周树人?”他咬了咬笔杆,敲了敲脑袋,“跟我一样带‘树字。”出了考场后,一人拍着他的肩说:“阿树,看到鲁迅笑开花了吧!”阿树大惊:“鲁迅?周树人!你说的是谁?周树人姓鲁?”阿树短短一秒钟的时间停滞了,那些模糊的东西开始逐渐明晰,那些缺失感开始弥补,漩涡中浮起一句话:“我?‘树?鲁迅!原来我丢的是他!”

简 评

这是一篇难得的小说,作者从“喜欢”的角度出发,刻画了一个鲁迅迷的形象——阿树。阿树这个鲁迅迷,对鲁迅很熟悉、喜欢,但因为繁杂的学习任务和众人的劝告迫使主人公抱起自己不喜欢的奥数、英语,而远离鲁迅。文章通过描绘阿树的心理变化来反映当今中学生为了高考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好的现实,同时文章还借与旁人的对话来揭示这个社会对待学习那种于分有利则毫不畏难地学、于分无利就弃之远之的态度。

猜你喜欢
朱安周树人辩论赛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军科辩论赛之枪枪对决
鲁迅31岁才谋得一个铁饭碗
辩论赛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鲁迅原配朱安:一只被遗忘的蜗牛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朱安:你的光环我的黑夜
刘西洁作品
勇敢的男孩
关于举办省内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辩论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