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射击教学中心理特点和对应措施

2013-04-29 02:58陈军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暴力措施心理

陈军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9-000-01

摘要: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这本是心理动机学的主要观点,但把它应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未尝不可。近年来,随着社会暴力的事件的频繁发生,而且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人群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所以这就引起一部分学者的关注,而经过研究发现,这两者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也有不少的人士呼吁大众传媒应该对孩子负责,减少暴力与黄色镜头的曝光率。而本文,以射击场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附近人群的暴力事件以及施暴人的心理特征,进一步通过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提出可行的教学建议,降低暴力事件以及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心理 暴力 射击教学 措施

一、射击中心的人群

(一)射击中人群的心理现象

由于射击教学中心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超负荷的运动量,这样很容易对其中的学员造成种种的心理问题,特别是那些心智尚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如果不好好引导的话,很容易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又具体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又分为个性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倾向。1.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感觉是迟钝的,感觉需要适宜刺激引发而且会有适应现象和相互作用。2.情感过程:情绪暴躁本来就是处于青春叛逆孩子主要的特征。而处于该阶段的青少年对异性的吸引力刚刚出现,对性等更是产生了幻想。3.意志过程:意志力薄弱,没有完整的是非观,不分后果,容易激发危险性行为。4.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急躁,没有一定社会经验,一旦发生了不良的行为,只能是逃避,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信心,容易造成懦弱的性格的形成。5.个性心理倾向:对个性和自由的极度渴求,动机明确去略显幼稚。

(二)射击场所的人群的暴力体现以及暴力发生率的调查

射击场所中人群的暴力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暴力文化的过度渲染。射击活动一方面刺激青少年产生施暴的冲动,另一方面是青少年在暴力活动中更加肆无忌惮,平时训练上的技巧,再加上天生的模仿能力,诱发青少年暴力犯罪。青少年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没有很好地择友观,极容易受他人的诱使,所以射击场所中的青少年人群的犯罪主要以团伙为主,在情绪极为冲动的情况下,不顾后果,做出不良的行为。从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青少年犯罪团伙作案来看,具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所犯的罪行性质越来越严重,到1995年,未成年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占所有刑事案件作案成员数的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20%以上,下降到了10%左右。所以说从比例上来看未成年人犯罪并未比过去增加。

二、暴力事件分析

(一)射击中暴力事件发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射击场所中的犯罪人群的主要心理特征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对人会产生一定的恐怖和恐惧心理,对异性具有较强的幻想。射击场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这样往往会使处于该场所的人群,产生一定的抑郁症,进一步会有封闭心理和变态心理的产生。由于长期的训练和闭锁,处于射击中心的人群在与外界人群进行交流时会感到不自在和脸红,害怕与人对视,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且会善于观察别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并且容易错误解读,影响与别人的正常交往。长期以往,内心极度扭曲,容易产生极端行为。由于像一般的射击场所,同性较多,异性较少,而又由于心理发育的需要,性意识的觉醒使得青少年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困惑和强烈的兴趣,容易使促使青少年性侵扰行为的产生。另外,大量的高难度的训练,容易造成涉及人群的情绪紧张,产生巨大的压力。有些人在无法承受巨大压力后,就会产生反抗情绪,出现家庭暴力和结伙斗殴,寻求发泄。而且,再加上青少年的独立意识的增强,更渴望深厚持久的社会交往。由于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措施,是青少年产生了错误的法律意识,而实际上青少年越来越呈现出早熟的倾向,因为法律处理较轻,使得这部分人在行为的发生的更加表现的肆无忌惮。

(二)射击中教学中心的课程安排以及暴力事件的预防措施

针对射击中人群的行为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日益增长的暴力发生率可以看出,目前,射击中教学中心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亟待通过课程改革进行有效地解决。再加上一般射击教学中心的老师本来就是技术出身,没有普及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自身修养,使得在针对这部分人群的教导上不能够进行有效地疏导,因此,针对这种现状,射击教学中心应该增加有关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校园法制建设的相关课程,定期让一部分学生参加社会义工的活动,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及时对内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定期安排心理医生为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和生活中的困难,达到心与心的交流。这样一来,可以防止外来暴力和不良信息对学生心理上的侵蚀,对于那些有一定的家庭缺陷的学生给予很好的诱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走出阴影,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总结

虽然,近年来,有关射击场所的人群犯罪事件的持续增加,但相信,只要把握了这些人群的犯罪心理以及相应的心理特征,加上良好的教育引导和课程改革会使得出现在这一行业上的暴力犯罪事件频率有所降低,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这项很好的运动上来。虽然,目前我们还只能提出一些很浅显的预防机制,但是我们相信,未来有关这方面的教育制度能够越来越完整。

参考文献:

[1] 钟华,涂端午.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J].云梦学刊.2010(07).

[2] 周朝英.青少年犯罪与家庭心理治疗[J].2009(03).

[3] 罗大华,何为民.犯罪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06).

猜你喜欢
暴力措施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反性别暴力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暴力”女
心理感受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暴力云与送子鹳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