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会斌
摘 要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是每个教师神圣的职责所在。本文通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总结,从保持学生好奇心,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生 创新能力 教师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很难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同时也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所以,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是每一个教师神圣的职责所在。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我的实际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使学生保持好奇心,喜欢发问
好奇心,是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驱动力。研究证明:“一个富有好奇心的人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这种乐趣又会激励他不知疲倦地去探索未知领域,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渴望知道更多的东西,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其实这种归根结底的精神,就是他们在主动探究新事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老师,应采取正确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而不能采取讽刺阻挠的态度,否则将会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问到课本知识之外的内容,老师应该积极解答,千万不要说“这些不是我们学习的内容,别问了”之类的话,这是很不可取的。
2 挑战权威,独立思考
比萨斜塔实验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思考的时候挑战权威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我们一般习惯性地认为书上的内容都是正确的,或者一些大思想家或名人说过的话都是对的,实际上伽利略就通过比萨斜塔实验的例子推翻了过去我们一贯的认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
比如湖北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聂利,通过自己的独立观察与研究,发现蜜蜂不是像权威专家们所认为的那样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而是有自己的发音器官,蜜蜂的发音器官就在蜜蜂的双翅根部,他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在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确定,作为一个12岁小学生敢于挑战权威,进行独立思考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尊重的。
3 敢于面对失败
爱因斯坦说过:“从未犯错的人就是从未尝试任何新事物的人,有创意的人比墨守成规者会犯更多的错误,遭遇更多的失败。”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敢于面对失败。科学家做实验,也是要面对多次失败,才做出成功的试验。每一次失败与挫折都会使一个勇敢的人更加坚定。如果没有跌倒的刺激,我们或许会甘做一个平庸的人。有时候,失败会让人发奋图强。经历了失败的痛苦,我们才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感受到了自己真正的力量。
4 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立体思考
教师要培养学生纵串横联,立体思考,从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去发现问题和发现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一个学习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从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分析判断。找出纵、横系列和他们相交叉而形成的立体系列,使学生的学习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以点燃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
比如有一次上课中,笔者举到这样一个例子:甲、乙、丙三个西部牛仔参加赛马,但是比赛的规则非常特殊,谁的马“最后”跑到终点,谁才是冠军?那么你要如何才能赢得这场比赛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向着终点相反的方向跑;但是相反的方向最终也还是会跑到终点,有人就说与终点方向十字垂直的方向跑;还有人说,互相交换马来骑;或者这之中有一匹马就叫“最后”……从这也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思维是比较灵活开阔的。
5 多角度思考问题
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所必需的思维形式。比如拿着一只装了半瓶水且用软木塞塞住的瓶子,问学生:“不拔出塞子,不敲碎瓶子,不用任何工具,怎样喝到水?”这时候学生往往面面相觑,无法回答。如果老师提示:能否将塞子按入瓶子内,学生恍然大悟。学生之所以对解决这个问题感到困难,是因为学生受常规思维的支配,不善于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再比如孩子们经常爱看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它的角度就只是一个角度,告诉你,好的永远是好的,不好的永远是不好的,这样就是把孩子往片面狭隘上引领。我们大部分人的头脑里充塞的基本上都是父母、老师、社会灌输给我们的大部分人看重的知识、道德、规矩等方面的东西,但是有谁质疑过我们接收的这些东西真的是正确的吗?使我们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如果给学生灌得太多,没有给他们留出该有的“空”,他一定是死板不灵活的,遇事较真不灵活变通的。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上学时间长了会使人变成书呆子,死板不会变通。
6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特别是现在的学生,他们接受能力较强,看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能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充分相信学生,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学生才会发表各种见解,活跃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定势,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大胆放手,让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用科学的方法主动地学习、探究。课堂上,教师通过巧妙引发话题,创设主动参与情景,诱导主动参与兴趣,给予主动参与机会,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当学生思维“卡壳”时,教师应予以及时点拨。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为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綜上所述,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己任,铸就民族进步的灵魂,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林素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功(教育),2012(2).
[2] 邱兵.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新课程(教研版),2009(12).
[3] 刘春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