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初中生的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抒发自己对大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等各方面的切身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所做出的要求。这就要求初中生的写作有自己的个性表达,要求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化作文教学。鉴于此,本文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总结对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尊重个性,培养人格,解放思维
(一)尊重个性
首先,要想学生个性能够得以尊重,作为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平台,让学生的张扬个性能够得以释放。作文就好比插花。教师给每位学生一个花瓶,提供给他们多种多样的花、提供插花的各类工具就可以了。至于学生要在花瓶中插什么样的花,怎样搭配,插多少,高的多还是矮的多,红的多还是绿的多,这就让学生自己来决定了,作为教师不可代劳。
其次,要想学生个性能够得以维护,就应该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放心大胆地张扬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有的学生爽朗直率,有的学生温文尔雅,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个性与写作相融合,这样不止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以维护,还能够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再次,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放松、和谐、毫无压力的写作氛围。作文课不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的过程,而是一个自己与亲人、与师长、与朋友、与自然、与社会对话的过程。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放松的环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打开心扉,抒发情感,表达意志。
(二)培养人格
首先,培养学生保持独立的人格,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自由发展的独立空间。作为教师,应该摒弃陈腐的“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对待学生要民主,将课堂气氛调节得放松和谐,激发学生表达自我的强烈冲动,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有自由发展的空间。
其次,培养学生保持独立的人格,要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想表现、想创造的舞台。应该多组织一些与语文课堂教学有关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增强对语文学习的信心,也将对个性化作文教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解放思维
思维是潜在于人类语言中的一种隐形的内部形式,它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是将外在的人类语言转化为个人精神的过程。而写作就是把从社会现实中观察积累的感受,通过自身的思考,提升为理性的认识,使创作的文章有思辨的光芒。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思维,鼓励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多角度、多侧面地考虑题材,鼓励学生塑造思维的独立性。
二、针对特点,合理要求,适当调整
对于写作要求的确定,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的实际写作基础为前提,根据学生的具体写作情况提出合理的写作要求,可以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加以调整,以达到更好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效果。
三、立足现实,深刻感悟,抒发情感
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每天身边发生的事情很多,所见所闻的事件也很多,但是在写作的时候却觉得毫无内容可写。这是什么原因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生活缺少着细心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悟。因此,要想让学生写作时有东西可写,就需要教师从两个方面直接地和间接地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一)直接感受
面对自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感情寓于自然事物之中,培养学生触景生情的习惯;面对生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人物或者事件,有自己的感想和感触,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感触适当加以放大和引导,培养学生直接的感受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间接感受
所谓间接感受,就是对于脱离于自身生活之外的事物、人物或者事件的感受。主要通过报纸、书刊、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来感知生活。例如,对于学生从网络上获得的某一个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加以评论,各抒己见,进而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这个事件发生在自己身边,自己应该怎样做,这样就把学生对与该事件的感受深刻化,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四、注重抒写真情,不忘表达中心
写作要求创作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但是也不能忘记表达中心的重要性。抒发真情实感和表达中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摒弃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一个好的作品。虚伪的人不敢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借文章掩盖自己羞于示人的一面,他们欺骗的不只是读者,还有自己。对于中学生而言,要想让他们成为一个真诚的人,必须在写作的过程中做到真诚。
作文,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书面交际工具,它是生命状态和人的生活行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学框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文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离不开作文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将个性化教学切切实实的落实下去。全面领会个性化作文的要点难点,加强探索,深入实践,形成一套适合初中生的个性化作文的教学办法,提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