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邦
个性,就是指人的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的个性就是指学生对于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比较稳定的、一定倾向性的心理,比如说,能力差异、性格差异、个体差异、气质差异等等。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全面掌握好学生个体差别,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们个性的全面发展。
一、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个性特点
一个班集体内部有几十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方面的影响,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生理基础、兴趣爱好、意志品质各不相同。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生们的个性最能够得到全面的体现。比如说,文静与粗暴,怕事与好斗,好静与好动,合群还是不合群等多个方面。因此,老师应全面地认知、了解、掌握和研究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只有在全面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首先要认识到学生们之间是存在个性差异的,而且这些个性差异是正常的,正是由于这些个性差异的存在,才会有多种性格的、不同优点的学生的存在。而且这个个性的差别,导致了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表现在学生们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反应速度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忽略这种差别,势必会造成不合理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进而出现“吃不消”和“吃不饱”的现象。所以说,要想真正地通过体育课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老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们的个性。依据学生们不同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开展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
二、积极培养学生们对于体育课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它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同样的体育课,同样是“三步上篮”这个教学课程,有的学生就特别迷恋篮球、特别崇拜NBA的球星,在练习的时候就格外认真和积极。有的学生不喜欢这个内容,练习的时候也就无精打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想真正通过体育课程发展学生们的个性,就必须激发学生们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既要全面考虑到学生们的性格、年龄、特长和爱好,又要结合学生们自己发展的要求和需要,尽可能地安排趣味性较强、实用性较强的生活体育、娱乐体育和健身体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体验体育教学的乐趣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自己的个性。老师应该努力钻研和挖掘体育教材的魅力,用体育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积极营造自主学习气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教学中心的局面,尽量避免“一刀切”的教学状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环境下,老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传统教学中的“指挥家”积极转变成新教育环境下的“引导者”。在全面掌握和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进行自主的学习和锻炼。给予学生们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积极的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班级内部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教学的学习中来,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育课的大多数的时间都应该引导学生们主动去实践,形成人人敢说、敢问、动手、动脑的良好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内在活动愿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学习动机。充分全面的发挥学生们的创造性、积极性、自主性和主动性,真正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脑、手、口并用,认知、情感、意识并行,全面促进学生们个性的充分发挥,将体育课真正变成学生好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学习和锻炼的过程。
四、采取灵活多变的促进学生们个性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
体育课堂是老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的“双边”的交流活动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两者在关系上是民主、平等的,在学习上是互相帮助的,老师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积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形式的勇敢创新,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宽松愉快、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得学生们的爱好和兴趣得到老师的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性也充分得到了体现,创造力和想象力获得了相应的开发,学生们的个性也随之有了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老师还要从学生们的真实情况出发,不断的创新和研究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式、钻研业务知识、增强技能水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全面丰富和完善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全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