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麦红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标准对应用题的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综合运用,并通过自主思考、探索、合作交流来解决与生活相关联的、并具有一定程度挑战性、综合性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下,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如何引入先进有效的教学理念,努力探讨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研究人员等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要求学生能认真审题,充分理解题意
审题是应用题解题的第一步骤,审题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先理解题目的意思:题目所讲述的是什么事情,有着什么样的事情经过,题目中包含着那些已知条件,清楚题目的问题和要求。应用题的难易程度都是根据题目情节、数量关系、已知条件所决定的,所以正确地分析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也是应用题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训练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找出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内在关系,把实际存在的数量关系从中提出来,列为计算等式,从而计算出结果答案。教师在教授应用题时,一定要重点教授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地审视,了解题目的真实意思,分析出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这样就能使小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减少一定的难度。教师应把应用题的审题法进行一定的归纳,主要分为四点:读、划、复述、表示。首先是进行读题,初步感受到题目的意思;其次是在题目上做标记,对于重点词句上面画上符号,理清题目的脉络;再次是复述题目的意思,更加详细、清晰的了解题目;最后利用画图法更直观地表达出题意,一目了然。
二、注重解题方法的开放性
要想培养学生建立起一定的数学思维和思考能力,对于应用题的解题,教师应该不只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和答案,而是应该注重学生解题的过程和思维过程,才能实现应用题学习的价值。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应该把目光放在让学生解题过程体验上,掌握解题的思维和过程,不能定格在解题的结果上。教师在教授时,应更加注重解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形成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来审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数学教育价值的所在。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解题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不能只用一种解题方法来教学,应该选择解题方法较多的、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应用题,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数学思维的建立,适当地冲破传统的应用题解法,使学生发挥出其丰富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和意识。
三、注重应用题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用题本就是生活中对数学科目的应用,其本身也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同时也为实际的生活提供服务。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充分地体现出这一点,使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实现其自身的价值。所以教师应该在应用题教学中,从平时学生可以见得着、摸得着、感受到的身边事物出发,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感受到与生活中实例的结合,把抽象的数学思维更加具体化,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易懂性。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使得数学应用题紧密地与学生日常生活进行联系,让数学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更加具体化地感受到数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
四、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出应用题
现实的世界蕴含的信息很多,并且呈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日常生活中更多接触到的问题一般多以表格和图文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般来说用文字进行叙述的应用题结构较简单,解题技巧性也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对学生观察力、推理能力、分析类比能力提高没有很大的帮助。随着新课标思想的全面实施深入,要求应用题的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呈现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应该突破教材有些内容呈现的局限性,采用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将纯文字的表达与图、表等进行有机结合,并使其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应用题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尤其是小学生本就处于身体和心理没有发展成熟的阶段,教师更应该注重抓住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图画、表格等进行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增加学生学习应用题的积极性,经历过这些类似真实的情境教学,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加强小学生的自主思考思维和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新课标为小学应用题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应用题的时候,首先应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实际能力,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为其提供更加开放、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和方式,注重应用题的选材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不同的观点和解题思路给予指导和肯定,调动学生对数学应用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