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援助模式探析

2013-04-29 00:44胡利霞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

胡利霞

摘 要 高校贫困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社会和高校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问题凸显,亟待解决。本文在分析贫困生心理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一个载体四个实现”心理健康援助新模式。

关键词 贫困生 心理健康 援助模式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JYB201203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009-02

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比非贫困大学生低,而且随着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增加,可能具有严重心理问题和一般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此外,重经济资助轻心理帮扶也是目前存在于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基于此,本文根据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提出“一个载体四个实现”的心理健康援助新模式。即以贫困生助教、助研、助管(以下简称“三助”)为载体,实现“教师育人——朋辈互助——自我成长——专业辅导”相结合的心理援助新模式。

一、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郑林科通过对9800名贫困生的“大学生人格问卷”( UPI ) 数据做人格特征预测分析表明,贫困生既有进取性、稳定性、独立性、信任性和安静性等显著正性人格特性;又具有忧虑性、自卑性和敏感性等显著负性人格特征。我校近三年使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显示,贫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非贫困生低,其中在强迫症状和焦虑方面最突出,其次是在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具体地说,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追求完美

贫困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期望往往更高,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会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加之贫困的生活状态更容易使这些孩子“早当家”。这些造成了贫困生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一方面,贫困生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怀揣改变家庭命运的使命,不断地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却又总对自己不满意。另一方面,对他人和环境的期望过高。往往对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现象不能接受,总爱指责和抱怨。这些使得他们生活中缺少快乐和幸福的感觉。同时,由于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还使他们在困难面前容易放弃,这又使得他们丧失了很多磨练自己的机会。

(二)自强、自卑与自负同在

贫困生肩负着家庭的期望和责任,一方面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渴望获取奖学金,并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缓解经济压力。他们的生活总是忙忙碌碌,却相对比较单调。另一方面,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不再把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标准,而是要看综合能力。由于贫困生在专长方面很少有机会受到训练和培养,所以就没有机会表现自己。这使得贫困生由中学时因成绩优异被老师夸赞和同学羡慕的对象变成了无人关注的“小人物”,心理上会产生较强的自卑感和无价值感。但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有时又会不自觉地产生自我保护的强烈反应,表现出对周围人、周围环境的不屑和傲慢,让人看起来很自负。总之,贫困生和其他同学相比,表面上的自立自强,甚至是自负的,但内心仍是自卑和脆弱的。

(三)压力和焦虑常在

浮躁的社会心态和不良社会风气浸染校园,加上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状况,使得这一群体本已产生的心理困扰加剧。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价值,却又在现实面前感到悲观和焦虑。在经济、人际、就业等压力之下,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业。因为学习除了合理利用时间,科学的学习方法之外,良好的心境也是保证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之一。学业受挫又会增加贫困生的压力和焦虑。这使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无法在大学生活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却经常处于焦虑、情绪烦躁的痛苦体验之中,影响身心健康。

(四)渴望友情但又自我封闭

研究表明贫困生容易产生人际关系敏感。他们一方面渴望友情,希望自己能融入宿舍、班集体中,另一方面他们内心又自卑和敏感,害怕被歧视,从而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自卫的屏障,刻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加上担心和大家在一起活动会增加经济负担,使得他们常常用自我封闭的方式把自己禁锢起来,独来独往。这种矛盾冲突的心理,长期伴随并折磨贫困生,使得他们缺少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贫困生心理健康援助模式特点分析

贫困生的心理困扰是家庭、社会、学校和其自身长期作用的结果,所以,针对贫困生的心理援助模式需要具备系统性、长期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一)系统性和长期性

心理健康援助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工程,只有遵循系统性原则,长期地把贫困生的健康发展作为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和有效,也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多样性和个性化

心理健康援助不但要具有多样性,即通过课堂教学、团体辅导、朋辈心理互助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对贫困生实施心理援助,更要尊重贫困生的个性化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援助,即承认差异,注重个性,发展个性,促进贫困生心理全面和谐发展。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贫困生心理需求。

三、“一个载体四个实现”心理健康援助新模式可行性

(一)从高校方面来说

首先,目前高校贫困生占在校生人数的15%-30%,人数众多,心理健康援助仅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法实现对其长期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所以,鼓励引导高校广大教师参与贫困生心理健康援助方式值得推广。其次,自高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影响高校快速发展的不利因素,让学生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同时,在工作中,教师可以遵循贫困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根据以人为本的精神,为贫困生提供循序渐进地“润物细无声”的心理健康援助。

(二)从贫困生方面来说

一是可以和老师形成一对一、多对一的互助小组,从而得到老师长期、稳定、系统的心理援助。二是和其他贫困生组成工作团队,相互支持帮助,形成朋辈心理互助小组。三是当贫困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时容易被发现,可以及时转介给专业辅导老师,从而实现专业心理辅导和非专业心理援助的有机结合。四是贫困生通过辅佐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管理活动,自身能力和价值感得到不断提升,为贫困生自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因此,以“三助”为载体的“教师育人——朋辈互助——自我成长——专业辅导”心理健康援助新模式,既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又具备多样性和个性化,从多个方面满足贫困生心理成长需要。

四、“一个载体四个实现”心理健康援助模式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经济资助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在很大程度得到了缓解。探索有效心理健康援助模式,提高贫困生心理素质,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成了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比如,张砚清研究发现,通过勤工助学可以实现学识上的“第二课堂功能”,能力上的培训功能和思想上的德育功能。沙爱红研究指出,贫困生勤工助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利于促进理论知识的迁移转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有利于开展就业教育。我校自2008年起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了本科生专业首席指导教师制度。首席指导教师通过关心学生成长、指导学生学业、主动联系学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等,间接推进了贫困生心理援助工作。这些都证明了“一个载体四个实现”心理健康援助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五、“一个载体四个实现”的心理健康援助模式未来展望

在国家新资助政策实施后,高校应该在做好基础性调研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创新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援助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实践证明,贫困生经常和老师形成互助小组,教师可以遵循贫困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规律,根据以人为本的精神,为贫困生提供长期、系统的个性化心理健康援助;贫困生在工作中组成团队,可以使贫困生在互帮互助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通过工作,可以增强他们的价值感,增强自信心,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通过心理专业教师指导和帮助,可以帮助贫困生开发潜能,更快更好地成长。因此,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形成多层次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引导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是当下推进贫困生心理健康援助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苏志富,俞雅芳.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12).

[2]郑林科.贫困生UPI分析:正性人格特征与负性人格特征[J].陕西教育,2009,(11).

[3]徐惠红.有效加强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29).

猜你喜欢
贫困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144名贫困生的爱心爷爷——余祖堂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构建与完善:基于高校贫困生需求的视角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