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婷华
当前,教师们都试图探索新型学习方式和新型阅读教学模式的“有效课堂”。但是,这种“有效课堂”的探索似乎又在瓶颈之处,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精致课堂,还是从学生的角度自主学习,都不能改变既定教材,学生的这种局限于课本的学习是不能充分激发他们潜力、提高他们素养的。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打造“有效、高效的课堂呢”?
我们提出“项目引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个课题。项目学习作为一种高效学习方式,我们可充分利用我校“项目学习”的特色及优势,构建在项目引领下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以期改变传统教育以“课本”为唯一学习对象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试着让学生们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根据课本的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或广泛地学习并交流。下面就我们的探索实践《作家笔下的春》项目阅读为例,谈谈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及其实践思考。
曲中求径:探索“一线三点”模式
一颗颗四散的珍珠,用一根线串起来,方显得光彩夺目。以项目引领的阅读教学模式,就是以教材为依据,确定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犹如一根线,串起课内外经典名篇优秀之作,以形成系统的学习项目。这根线也拉起了阅读教学的三个点:起点、景点、落点。
“一线”:就某一个主题的文章在初中教材中是比较分散的,我们不妨先拉上一条线,然后围绕这条线,重组教材进行系统学习。这条线就是一个项目的主题。所以,教师需要就教材既定内容,来确定学习项目的主题,如:主题类文章的阅读、物体类文章的阅读、作者类文章的阅读、文体类文章的阅读、表达类文章的阅读一种修辞类文章的阅读等等。当项目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可以将初中阶段的相关项目主题的文章都挑出来,然后结合师生查资料积累的相关项目主题的名家名篇或典型文章,汇编成一个项目学习资料,然后就这些资料展开较深入的学习。例如,我和同学们据朱自清的《春》想到以春天作题材的诗文是比较多的,同学们在这个初中阶段课内就会碰到很多,于是就想到不妨做成一个主题类项目《作家笔下的春》来学习,可能更加有系统并且有效益。
当然,首先,既定项目应当是整合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并发展情感水平。其次,项目应具有智力/非智力方面的挑战性,所谓挑战性,就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一般稍高于学生已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挑战性的项目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有了项目主题这根线,学生通过解决项目带来的一个个问题而达到学习目标。有问题就会带来任务,分析任务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解决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问题,容易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使教学真正做到以不习者为中心,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一句话,项目学习是具有生命力的,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为了使其最大化,项目的开发就要贴近这种力量,因此,无论我们从哪条路径去选项目,都需要发现它的力量,从而形成一个生态的循环。
“三点”包括:
1.以课内文本作为项目阅读的起点
项目的主题不是师生随意想出来的,而是据教材既定内容决定的。教材是由一批深谙教育教学规律的专家编订的,它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利用好教材,把经典作为阅读的起点,由经典把我们带进广泛的阅读天地。例如项目《作家笔下的春》,就是依据经典散文朱自清的《春》来确定的,然后又将教材中其它诗文整理出来:苏教版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甫的《春望》、晏殊的《浣溪沙》、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又联系同学们学过的《江南春绝句》、《春夜喜雨》、《相思》《春晓》等诗文,将这些诗文作为我们这次项目学习的起点。又如依据教材中的《月迹》、《中秋咏月诗词》等,将这些材料作为《中国的月亮》这个项目学习的起点。
2.以课外拓展作为项目阅读的景点
一篇经典,同学们往往是过目即是瞬间、看过即成过往,不能真正停驻他们那颗驿动的心。要想他们流连此处,想必需有动人的风景。同时,教材虽是经典,但也只是个例子,并且分布于不同的年级段。所以,我们须将教材重新整合,并且以课外古今的优秀之作作为拓展,使其成为一个有厚度的项目。项目《作家笔下的春》还包含名家名篇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巴金的《春天里的秋天》选段,让同学们去感受各个名家名篇不一样的魅力:感受张若虚的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春江花月夜”的空灵与邈远;感受巴金的鹅黄柳绿的美好自由的春天。
3.以内外互补作为项目阅读的落点
之所以将阅读做成一个项目,就是为了让阅读教学饱有厚度、宽有广度,从而走向内有深度。这就需要内外兼修的阅读方式,让经典的课内教材成为导引、成为“敲门石”,然后大量的课内与课外、古今与中外的相关的阅读材料的统合让同学们既走进历史文化又联系现实人文,于是这个过程就如涓涓溪流将“敲门石”浸润成丰润的“美玉”,从而滋养了师生的文学修养与人文情怀。项目《作家笔下的春》,教材中的朱自清的《春》作为项目的导入点,引导师生一起走进古今诗文,领略更多优秀作家笔下“春”的魅力。再如项目《中国的月亮》,以《中秋咏月诗词》作为项目的导入点,引导同学们接触更多的描月之作,一起走近中国的月亮,感受华夏特有的“婵娟情”。内外兼修、内外互补的阅读是项目阅读的落脚点。
蓦然回首:思考“落实三点”实践
经过几个阅读项目实践之后,沉下来理性地去思考这个实践,发现在实践中已然解决了平常阅读教学中比较棘手的几个问题:阅读的盲点、阅读的虚点、阅读的接点。让阅读与阅读教学变得更加务实,更加有效。
1.找准起点,克服阅读的盲点
很多学生有阅读行为但处于一种盲目随意无序的状态,教师有心强调课外阅读重要但通常没有相应的指导或推荐。有了课内经典的引领,让阅读有了基点,有的放矢地读,不再盲目的读。比如学了《在烈日和暴雨下》,可引导阅读老舍先生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可以进一步了解小说的特点,也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老舍的作品。
2.扩展景点,弥补阅读的虚点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是捧着一本平面的书走进课堂然后再走出课堂,没有厚重的历史感,也没有活泼的生活感,这样的阅读教学似乎缺少了弹性,失去了活力。于是乎,同学们的课堂阅读更是虚而不实、空而不真!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空内,延长它的时长,拓宽的空间,从而让阅读实实在在呢?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学校要有占据学生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只有一本平面的书当然不能占据同学们的心灵,就如同只有一棵树无法占据同学们的眼球一样,我们必须得有一片森林,才能让学生满眼都是树。所以,我们课堂亟须真正的阅读是突破时空的局限拥有“一片森林”的阅读,那么课外的优秀作品无疑是栽种“这片森林”的树苗。相信,走在“森林”中的同学们肯定会有满眼是树的充实。如果说《春》是单薄的一棵树,那么《作家笔下的春》则是茫茫一片森林,走近一棵树一览无遗,走进一片森林风光无限!
3.夯实落点,矫治阅读的接点
一直以来,学生的课外阅读似乎与课堂学习没啥关系,课外很少同学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大部分同学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受到“一节课最多讲一篇文章”这种思维的局限也没有找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接点,虽有心强调课外阅读却无力真正推行。
项目阅读,试图改变传统教育以“课本”为唯一学习对象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试着让学生们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根据课本的内容选择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入或广泛地学习并交流。这就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很好地联系在一起了,课内阅读的容量增加了,有了厚度、有了活力,课外阅读的目标明确了,有了基点,有了方向。于是,同学们课内阅读课的兴趣浓了,活力涨了,在快快乐乐的阅读中,课堂无疑成了他们放飞梦想的乐园。
语文的学习不是举一反三,而是反三归一,所以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书读多了,感受就慢慢深刻了,积累就丰富了,认识就加深了。“项目阅读”正好适应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阅读要求。所以我们必须把讲和练的时间划分一部分给“项目阅读”,真正实现学生的快乐阅读、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