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燕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学习方式深入生活,那么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生活的过程,知识才能真正得以运用。只要能够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改变僵硬、呆板的学习方式,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数学转化为一种快乐的数学活动,学生就会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快乐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学时应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的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的方式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就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学习素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选取最有效的呈现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把学习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并更加热爱生活。
一、创设情境,引起联想,提出问题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学中应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采用了贴图丰满画面的方法,先是一群群小鸟飞过,提醒学生观察小鸟一群有几只,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小鸟总是5只5只在一起,这时教师适时提出有几个5只?一共有几只?学生就一点也没有困难,接着贴出小鸭、小兔、小花,请学生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对几个几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乘法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储备,通过不断添加图案,最后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春天的画卷。学习素材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既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又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的美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组织活动,激发兴趣,巩固知识
学生在学校学习,对学习的环境比较熟知,对身边的老师、同学有着特别的亲近感。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内容把枯燥的、不易说清的数学问题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呈现出来。
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我设计了一个找位置的游戏。先请4个学生到台前抽取写有位置号的卡片,然后按上面的位置要求,找到新位置入座,原座位上的学生要先检验抢他座位的同学对不对,然后到前边来继续抽卡,找自己的新位置。帮老师、帮同学找到好朋友的位置。猜一猜老师的好朋友是谁等等。
又如,在教学了“连加、连减”后,我设计了学生购物的环节、“如果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10元钱,请你去超市购买三样东西,
你会吗?超市物品价钱分别是钢笔4元、剪刀3元、直尺2元、橡皮1元、笔记本6元。小朋友4人一组,一人当售货员,其余3人当顾客,当一人购物时,售货员要算出他购买东西的价钱,付的钱够不够,多多少,或者还差多少钱,这时其余2个小朋友当裁判,判断售货员的计算是否正确。”
都说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持久,但是在这样的数学活动中却没有人开小差,每一个学生都始终对题目兴趣盎然。这样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数学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学习素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充满了活力,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动手操作,建立表象,解决难点
小学生思维粗糙、肤浅,往往难以从丰富的的开放化答案中,洞察、把握数学现象中蕴涵的本质规律。这时,学习素材可以借助动手操作,帮助呈现出来。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的手段,一旦这个过程完成,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并应用新知识,使学生的外部操作活动达到内化,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
例如,在教学“1/2”时,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画表示出1/2。学生反馈出不同折法后教师应及时追问:“这些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让学生异中求同,进而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现象的多样性与规律性。再请学生折出圆、平行四边形的1/2。在折的过程中追思得出的结论。
又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了“六一”“分糖”这样一个生活情景。让四人小组把一袋糖(分别20颗、22颗、23颗、19颗,每组不同)平均分成4份,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发现有时能正好分完,有时却不能分得同样多,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作出解答,指出余下的数不能再每人分一颗,这个数便是余数。多么直观形象,不仅加深了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从中掌握了算式运算中的规律,而且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满足感。
通过动手操作呈现学习素材不仅能让学生直观了解所学内容,更增进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实验证明:当学习方式深入生活,那么学习的过程也就成为生活的过程,知识才能真正得以运用。新课程改革把数学教学定位为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大众数学观”,强调了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必要的数学”就是强调了数学的实用性、生活性。只要我们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改变僵硬、呆板的学习方式,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数学转化为一种快乐的数学活动,我们的学生就会爱上数学,学好数学。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