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海滨
摘 要:中职学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干预
中职学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为企业输送健康、合格的技术人才不仅是中职学校而且是整个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識在迅速发展,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心理学理论,结合在二十多年的职业教育生涯中不断的观察与交流,笔者认为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外攻性问题
外攻性问题指违规犯过行为、敌意抗拒行为。相比同龄的青少年,中职学生的外攻性心理问题出现率较高,例如逃课、挑衅、打架、破坏公物等。这种心理问题的根源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导致学生个体与学校或社会环境的不相适应。
2.内攻性问题
内攻性问题指自我贬抑行为。面对同学、生活、社会交往等多种困扰,中职学生容易产生自闭、人际交往障碍、经常性情绪低落、自卑、习惯性无助、网络依赖(手机依赖)等。这类学生表现安静,不妨碍他人,所以往往容易被老师和家长忽视而错过辅导干预的最佳时机。内攻性心理问题具有自我贬抑特点,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出现自残、自杀等过激行为,更应引起重视,及早进行心理疏导。
3.学业适应问题
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时常常会感觉到比较吃力,他们在学业适应问题上多数表现为考试作弊、不做作业、粗心大意、偷懒、上课不专心、面对困难容易产生挫败感等。
4.青春期性心理问题
中职学生对青春期健康知识的了解大多来源于网络和同伴交流,他们有时会被这些知识误导甚至诱惑,从而出现两个极端的性心理问题:一个极端是性困惑、性恐慌和性罪恶感;另一个极端是性早熟或性放纵,如早恋和过早、轻率发生性行为等。
5.消极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类学生没有任何行为问题或情绪紊乱,但心理健康层次低、生活没有热情、学习效率低下、精神面貌不佳、缺乏进取心和创造力,这种“消极的心理健康”现象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中职学校教育管理中,管理者最重视的是第一类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他人或环境,表现强烈,往往被学校列为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对其他问题却重视不够。但心理健康如生理健康一样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前面列举的五个方面的问题是相互牵制和转化的,如果后三个问题不能及时干预和纠正,也会发展演变为前两个问题。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大多数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由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导致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社会因素
我国中职学生大多来源于中考分流,社会长期以来一直给中职学生贴着标签,进了中职就意味着学习能力差、品德不好、没有前途等,从而造成学生进了职业中学就觉低人一等、缺乏自信、生活态度消极,失去了青少年应有的活力和勇敢追求梦想的拼搏精神。
2.学校因素
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大多受过挫折,学校或老师没有正确处理好学生遇到的问题,没有及时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有的甚至借此打击取笑。这样的对待会产生两种后果:一种是使得学生无所适从,产生心理恐惧,多次失败后便在心理上产生习惯性无助,明明自己能做到的事,他们也不会再去尝试。另一种是使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他们打架闹事、破坏公物、抽烟喝酒,偏要成为老师眼中的坏孩子。
3.家庭因素
职业中学的学生中留守青少年占有一定比例,还有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这两部分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学生。外出务工家长和单亲父母对待孩子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原因无法给子女正常的亲情温暖和关爱,无法对子女的学习生活进行应有的监督和引导。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而过分溺爱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无理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出现认识偏颇、自私、狂妄、冷漠、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嫉妒心强、过度依赖和自闭等心理缺陷。
4.自身因素
生理上的缺陷或能力上的不足、青春期的心理波动和生理冲动、人生目标或规划的缺失、意志品质薄弱等自身因素也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
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是建立在对学生心理健康正确评估的基础上的,笔者认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导和干预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
1.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在传统的心理学模式的提倡下,过去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重点,这样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群体只是少数有突出心理问题的学生,却忽视了大多数的学生。上世纪末,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塞利格曼(Seligman)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强调人性中能够抵抗障碍的动机、潜能和能力,通过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的积极情绪体验,以此来培养一个积极幸福的人,这为我们开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
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学校应着力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沐浴在积极人格(如感恩、宽恕、希望、乐观、幽默、忠诚、爱学习、诚实等)的春风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积极的人格。
积极心理的培养如同我们生理上的日常锻炼,它可能没有药物一样立竿见影的疗效,但它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防疫能力,有效预防不良心理问题的侵害。
2.建立良好的有效辅导关系
辅导关系是心理辅导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改善功能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同感、真诚和尊重是建立有效辅导关系的前提。同感,即老师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保持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心理感受并将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与体察准确地反馈给学生;真诚,指老师在辅导过程中坦诚相对、专注,必要时能够分享自己的相关遭遇和经历等;尊重,指尊重受辅导学生的人格、价值、自我选择的权利,遵守承诺、不批评和贬抑学生。
3.开展有针对性的差别化心理辅导和训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课,但它同时又不仅仅是一门课。通过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调节,促进心理的健康成长。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千差万别,又不是仅靠上课能解决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差别化心理辅导和训练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根据中职学生特定的心理阶段和群体特征,笔者认为简单有效的方法有这样几种:行为塑造法,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强化法,根据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的强化理论,通过表扬和奖励及时强化学生积极行为;示范法,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通过范例受到奖励而间接强化正确行为和心理;肯定性训练法,通过角色扮演以增强自信心,然后再将学到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
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和纠正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密切配合、坚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