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3-04-29 08:04:26付碧兰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创新能力意识

付碧兰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体育活动大部分是在实践中进行的,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认真探索,积极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体育教学实践优势创新能力现代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创新潜能,这种潜能的实现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能激发个体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创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造才能力。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体育创新能力的概念

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当时主要是经济学家从技术应用的这一角度提出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扩展和深化。创新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和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要求,体育创新能力是指创造性地运用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本领,是体育能力的高级表现形式。体育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转变体育教育观念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往习惯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变教师的角色和上课的节奏。要培养创新性的学生,体育教师首先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其次,体育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才能产生教改意识,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再次,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强的授课技巧来作为实践的基础,把理论升华为实践的高度来指导教学实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做法

1.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新的机会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涌现,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例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运动会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去模仿森林中各种双脚跳的动物,教师只需加以点拨、帮助,然后再让这些“动物”进行分类比赛(如青蛙、兔子、袋鼠),看看哪种动物跳得最快。这样教学,既发展了跳的能力,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只要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能使学生在欢快愉悦中学到知识,给学生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在满怀激情中发展能力。

2.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的产生,最基本的要素是思维的活跃。营造民主、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氛围。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创设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主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交流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奋进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篮球“三攻三、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中,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而比赛阵型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占位,3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实践、理解;再讨论、再实践、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使得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进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注重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

创新意识最基本的态度就是质疑。陶行知先生说:“动手不动脑,早晚被打倒,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这就说明思考的重要性。不会提问就意味着不会创造,因为任何创造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5.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科学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首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具有创新思维,且想象力丰富的人,他能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模式与组织形式,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科学体系。教师应拥有广博的和前沿性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这样才能保证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触类旁通。结合自己的专业需要,在提高自己专业技能的同时,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

四、结束语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深化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条件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拓展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对技能的掌握与创新。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大胆尝试,切实以学生为本,多渠道多层次的启发学生的思想,塑造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潜能,使他们的创新能力逐步得以培养。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持之以恒地探究体育教育的规律和创新教材教法,才能真正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军平.创新教育与体育教学\[J\].体育函授通讯,2002,(1):91-92.

\[2\]许德顺.体育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2,(6):100-101.

\[3\]许建新.试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途径.西部科技论坛,2008.

\[4\]林金花.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读写算,2011,(2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创新能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4:44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2019年2期)2019-03-27 06:23:58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2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体育师友(2011年5期)2011-03-20 15: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