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形之物状无形之情

2013-04-29 00:44尹士忠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愁情愁思满城

尹士忠

文人在某种情绪的支配之下去观照自然景物,这些景物就染上了他们鲜明的感情色彩。请看以下数例:

例一: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例二: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例三: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风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例四: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例一首句“白发三千丈”凌空起笔,突兀得简直不可思议,而这样长的白发竟完全是因如此之长的忧愁所生!可以想象诗人的忧愁是多么悠长。抚镜自视产生了奇特的想象使诗人得此神来之笔,直让后人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例二为南唐后主李煜被赵宋王朝掳去后所写。孤寂、悲苦的生活境遇与前期宫廷里的豪华奢靡、听歌看舞相比定有天壤之别,由此他感慨“故国不堪回首”,泪水难禁,愁绪万千。词人巧妙地将这满腔哀愁诉诸汹涌澎湃、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淋漓尽致。

例三贺铸这首词极尽抒写怀人愁情之能事。你看他的忧愁,在地,犹如满地烟雾笼罩下的春草;在空,宛若满城随风飘扬的柳絮,似迷蒙连绵的黄梅雨。总之,满城满眼满天满地都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愁情。以此景喻愁情,含蓄美妙,叫人玩味不已,怪不得词人因这首词被誉为“贺梅子”。

例四作于李清照丈夫病死、国破家亡、被迫南渡之后,此时她的生活颠沛流离,凄凉困苦,这物是人非的忧愁何其重啊,就是用船也难以装载得下!荒唐无理地以船载愁,也算是词人凝重的愁思难以得到尽情抒发的无可奈何的计量方法吧?而每每读到此处,正是这种情理之外的装载让读者叹为观止。

四例作品都赋无形之愁以有形之态,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寓情于其中的景物的不同,四例作品在表现愁思的角度上又各具匠心:《秋浦歌》重在摹愁情之悠长,《虞美人》重在描愁势之汹涌,《青玉案》重在绘愁意之浓烈,《武陵春》重在状愁思之凝重。

这四例作品为什么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呢?因为作者胸中都积满了忧愁,他们带着这种愁绪去审视事物,事物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染上了哀愁的色彩,作者把这种经过自己的愁情浸染过的景物再现到作品中,就形成了情景交融的特色。

其实,文章要表达任何情感都要求真实。你带着某种情绪观察、审视事物时,那种事物就染上了你的主观情感色彩,如实地写出这种染上个人情感色彩的事物,那么这种情感就会自然而然蕴含在你所写的事物之中,并能随着该事物传递到读者那里去。这样的文章才能以情动人,才不会给人以无病呻吟的感觉,而这恰恰反映了文学创作的规律——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猜你喜欢
愁情愁思满城
乡愁
立秋
鹧鸪天·无题
秋思
满城尽是黄金果
悲雨说
悲雨说
愁情
纳兰词与李煜词之愁思比较研究
一湖山水满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