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华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小学始建于1834年,前身为“白檀书院”,迄今已经有179年的历史。目前有36个教学班,1463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12人,其中市级骨干4人,县级学科带头人3人,县级骨干教师15人,校级骨干教师11人。“恕,慎,诚,敬,俭,让,勤,恒”是学校古老的校训,“幸福学习,成就人生”是学校如今的校训,体现了现在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
幸福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而进行的教育,是师生双方的实践,没有教师“幸福地教”,也就没有学生“幸福地学”。幸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想,也是一种教育实践。
我们学校提出了幸福教育指导下的自主开放课堂教学“一核心三沟通五还给”教学理念。
“一核心”,是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即培养学生健康、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沟通”,指导着教学过程的设计,即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的沟通。
“五还给”,决定着教学实践的实效,是理念实施的保证。即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还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还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还学生主动学习提问权;还学生主动学习的评价权。
创设自主开放的课堂,从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方面入手。首先,通过培训和学习让每位教师感受到教师专业成长的快乐,通过有效的德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其次,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是学生获取幸福能力的必要准备。第三,构建多元的课程实施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这是学生获取幸福能力的平台。第四,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这是培养学生生获取幸福能力的途径。
学校创新教师队伍建设举措,开创“多重导师制”教师培养模式,为青年教师聘请县级教研员、市级教研员、特级教师为指导教师,每月开展一次活动,促使青年教师们快速成长。
学校制定了《教研组量化评价方案》,学科教研组以“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从专题制定、计划设计、团队备课开展、组内学习内容、听评课、学习习惯培养、教研组长作用、特色构建、教研成果呈现等方面规范教研组活动内容及形式,使教研组活动具有科学性、过程性、开放性、研究性和创新性,促进教研组文化的形成。
学校用多种形式的竞赛激励教师成长。面向青年教师的“白檀杯”,面向中老年教师的“烛光杯”、面向骨干教师的“至善杯”教学竞赛,以及面向全体教师的“躬行杯”论文竞赛,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资深教师锤炼的阵地,骨干教师展示的舞台。
学校把开设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与延伸。共开设30门课程,分为传统课程(与教材相关的课程)、科技课程(机器人、天空学等)、艺术课程(古筝、钢琴、剪纸、油画、板画等)、国学课程(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等)、体育健康课程(篮球、独轮车等)、国际理解课程等领域。通过校本课程的设置与选修,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校在不同層次学校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县域内:手拉手——先后与东邵渠、大城子、一小、六小、太师屯等学校开展交流活动,教师之间互相讲学。市域内:获取资源——先后到西城区黄城根小学、东城区史家小学、朝阳区实验小学、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丰台区师范附小等学校参观学习,思考我校的发展。国际上:开阔视野——带领干部教师走进京西国际学校参观、邀请其前董事长柯马凯先生来校为六年级学生做报告。
秉承着“关心赏识、平等交流、家校共育、健康成长”的家校合作理念,每学期,我校都会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张琴、万平、常京娥)为全校家长做讲座。精心为家长编制了课程——《幸福启航》系列:《幸福启航》读本、为家长购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编制学生必读手册,让家长与学生在入学伊始先接触学校的规则。
幸福教育见证了二小精彩的过去,更将激励二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