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银行”:德育管理的新模式

2013-04-29 01:56高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功利化做好事积极性

高杰

“道德银行”通过“道德币”的形式鼓励学生在不断做好事的过程中积累“财富”,为学生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很新颖的平台。其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它无疑是当前德育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在小学中设立“道德银行”更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对学生而言,他们对“道德银行”大多充满期待,也乐于接受,这就是最好的引导。

以前,学生做完“好人好事”之后会得到表扬,但因为缺少相应的记录,导致表扬的影响并不持久,从而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如今可以在自己的“账户”上及时记录,一定会最大限度地提升他们做好事的积极性。

而在“银行”管理人选的确定上,实现自我推荐结合民主选举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和主体意识的提升。通过“道德存折”的发放,也能够让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在德育方面成长的具体痕迹,这其实有效促进了学校、家长、学生本身共同参与到学生的道德培养中来。

很多人反对“道德银行”,无外乎是怕这一形式监管难,可能会导致道德行为功利化,以至逐渐会产生弄虚作假的情况,容易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也正是基于这些担忧才更应该让作为成人的家长、教师以及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到“银行”的建设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自我道德的提升过程中不出现我们所不愿看到的一面。

正所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道德银行”的出现,能够使孩子从小接受适当的道德宣传和道德教育,可以讓孩子的成长之路充满道德的温馨,这对于孩子而言是非常宝贵的。

猜你喜欢
功利化做好事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做好事
做好事
帮大家做好事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