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乐中学

2013-04-29 00:33:30林万丽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折痕游戏数学

林万丽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采用符合学生年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力,开发智力,挖掘潜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目的。

小学数学寓学于乐动手操作玩是儿童的天性,也是最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行为之一。每个喜欢数学的人也都是将数学当做一项有趣的游戏来对待。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爱玩的天性,对他们因势利导,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学习带来的愉悦感,让学生对数学保持长久不衰的兴趣。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增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好数学呢?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十分抽象的学科。古今中外,数学教学的大敌就是学生对数学的厌恶,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天真活泼的这一特点,采取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时,教师以“开火车”“抢答”“夺红旗”“接龙比赛”“制作转盘口算卡”“找朋友”“争冠军”“分组接力”等形式的比赛进行口算训练,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这样的比赛既能提高学生的演算速度,又符合儿童好玩好胜的特征,让学生在欢快有趣的气氛中学得了新知识。

直观的教具是也是一种很好的激趣方法。数一数、拼一拼、画一画、量一量、拆一拆、摆一摆等操作活动,也能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具体化、生动化,从而引发童趣,使学生由畏学、厌学转变为趣学、乐学。如在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时,通过摆小棒(或方块)引导学生直观操作,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算理。又如,我在教学一年级“认识钟表”时,用硬纸板做了一个钟面,用彩笔画上时间刻度,又用两个纸条做成活动的时针、分针,并在钟面上画上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红红的、略带微笑的嘴巴。课堂上,当我把这样一个可爱的、能活动的钟表模型介绍给同学们时,同学们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眼神里透出欣喜和好奇,稚嫩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这样,我通过一个动画的钟表模型将时间的抽象性具体化,引发了童趣,紧紧抓住了学生们一颗颗好奇的心。

二、将游戏引进课堂,寓学于乐

在小学阶段,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没有观察就没有思维;没有观察就没有深刻的知识积累。而游戏教学恰恰为此提供了锻炼的素材。游戏教学则有许多动手、动口、动眼的奇思妙想值得学生去观察。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操作,做到手于眼的协调统一。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练习中,教师可设计“小熊买文具”的游戏。请一个小朋友戴上头饰做小熊,大家当顾客,到文具店买东西。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地生活,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地东西,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此刻,教师要及时把商店里要买地东西变成简单地元角分换算,看看价格上地算式得出价钱就能买到你想买的东西。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有的教师为了方便今后计算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将10以内所有的加减法都背过,这种枯燥、机械的学习方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如果教师将其设置成游戏形式:先让学生制作写有1~10数字的卡片,然后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将每两个加起来等于10的数字放在一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10以内所有加法组合;再让学生结组进行减法游戏:一个学生随便说出10以内一个减法,另一位学生从自己手中的卡片中找答案。学生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轻松地掌握10以内加减法。这种寓教于乐的课堂模式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排除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激发对数学的喜爱和探究之情。

在组织开展游戏时,强调教师的组织作用,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动手做,一定要留有让学生创造、活动的天地。教学中的游戏构思要新颖,过程要新意,这样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就高涨。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在教学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不断推陈出新,始终给学生新鲜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以动手操作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传统教学过分注重数学学习的系统性,注重学习步骤的完整性和思维过程的严密性,这无疑人为提高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同时那种刻板严谨的学习要求也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小学生拙于抽象思维而长于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让动手操作成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纽带。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时,让学生将一个圆形的纸反复对折,然后根据折痕进行探究,说出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发现:圆纸上折痕很多,还可以继续对折;所有折痕都在一个点上相交;经过这个点折叠,两边相等……然后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阅读课本:

(1)所有折痕相交的那个点是什么?

(2)折痕叫什么?

(3)所有折痕的长短如何?

在以后学习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如何画圆等知识时,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动手操作。

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玩”的元素融入教学方案,让玩成为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的方式和手段,从而实现不但学得好,还要学得轻松快乐。

(上接第104页)综合地运用比例尺的知识确定物体之间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通过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最深的体会是学生可以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但要做到这一点应该是在控制整个课堂纪律、完成本堂课的教学进度的基础与前提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并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适用。

四、教育思考确定位置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空间的新视角。学生会看懂自己生活环境的路线图,这既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也是学生从熟悉的环境中建立空间观念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本着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利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发展学生对数学积极的情感。

猜你喜欢
折痕游戏数学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折痕
青春(2017年5期)2017-05-22 11:57:33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双舱船
爆笑游戏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