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贤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以往教师凭借一张卡片来让学生死读硬记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从兴趣入手,广开渠道,加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规律,体验识字乐趣。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兴趣习惯识字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学生就能逐步形成识字能力。汉字的字形虽然繁简难易不同,但是识记字形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方法的,具体应该从以下两个大方面入手。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易于疲劳,他们获取知识是无意识的。根据这一特点,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贯穿于识字中,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识字,巩固生字,充分调动他们的无意注意,以此促进他们有意注意的发展。
1.编字谜。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学生去读、去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此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抓住某些生字的字形特点,进行联想,学着编字谜。如教学“聪”时,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开,在老师的动作暗示下,学生心领神会,编出了谜语“聪明的小朋友耳到、心到、口到”。这样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认为识字是一件趣事。
2.做游戏。心理学家佛洛伊德指出,“游戏是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乐于参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样可以满足他们好玩好动的心理。利用这一点,我将游戏融于识字教学中,如找朋友、摘苹果、生字开花、词语接龙等,还经常带领学生“玩纸牌习生字”。具体做法是:选一副旧纸牌,糊上白纸,把课本生字表上常见的偏旁部首(如木、口、田……)写在纸牌上;同时选一些能和偏旁部首组合的独体字(如门、也、不……)写在另一些纸牌上,然后两人分得同样多的纸牌,轮流出牌,谁先把字组合,谁收牌,牌多者为胜。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
3.开展竞赛。敢于竞争,乐于争光,也是小学生的天性,开展群体性又有娱乐性的竞赛,学生的学习潜力会得到极大的调动和开发,兴趣在竞争中逐渐提高。大多数同学为了获得优胜,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心理。每周识字多的同学得到“识字星”,看谁一个月得到的“识字星”多,评选出“识字大王”,并把名字贴到班里的“识字角”里。这样,激励了“识字大王”,促进了其他同学。不少同学憋着一股劲儿,积极主动地多识字、多看书,都想与“识字大王”一争高低,班里形成了比、赶、帮、超的良好识字氛围,个个识字兴趣盎然。
二、加强学生生活实践,让学生养成识字习惯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如果把语文课本看作是一条小河的话,课外生活则如浩瀚无边的大海。低年级学生在这生活的海洋中邀游,我们就该培养他们主动识字的习惯。
1.校园实践。学了“张、王、李、赵、田”等这些字后,结合班内学生的姓名进行运用,不但能尽快记牢,同时还能增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样,结合使用教科书和课程表来识记“语文、数学、英语”等词就容易多了。另外,学校里的规章制度、标语告示、体育活动、花草树木,等等。也都可以用来作为孩子们识字用字的活动课本。
2.阅读实践。识字与阅读巧妙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低年级学生可以读儿歌、念顺口溜,既生动形象、朗朗上口,又短小精悍、易读易记。高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故事书、作文书、报刊杂志等读物进行巩固提高。
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比如,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时要看所需物品的专柜、名称、牌子、价格、使用说明、出厂日期,等等。并专门准备一个识字本,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编排交流,不仅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秉承理念、坚持原则,实施“以慢求缺”策略
教育是慢的艺术,对于刚刚着手写字的一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好高骛远。应充分地沉下心来,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着学生的学习节拍进行细致的引导,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练习时间。这种“慢”体现为起步不宜过早,要“瞅准季节播种子”,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来安排识字、写字的教学内容;这种“慢”体现为要求不能太高,不能拔苗助长,能容许学生起初写字的东倒西歪,期待学生水平的逐步提高。坚信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对于“会写”的汉字,则不能降低要求,应严格按照“四会”的要求,既要读准字音、了解意思、会书写,还要能在读写中运用,做到字字落实。
教师要着力汉字书写的指导:一是要写好范字。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直接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一笔一画地按照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范写好每一个生字;二是要讲清结构。关注字形与笔画,提醒学生看清生字在田字格里所处的位置,留心每个笔画与横中线、竖中线的关系;三是要确保时间。遵循习字的规律,坚持“描红、仿影、临写”三步走的习字秘诀,在课堂中为写字留下比较充裕的练习时间,切忌匆匆忙忙地走过场;四是要培养习惯。
总之,生活是学生识字的源头活水,也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习惯的练兵场。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后,学生便会养成看字就认,就读的好习惯。我们应根据新课改精神,努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真正体验到识字的乐趣,在活动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为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