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萍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疑问是发现问题的信号,解决问题的前提,形成创新思维的起点。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一些普遍问题:所提问题流于形式,单一的提问方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所提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不能引起思想上的共鸣;所提问题过于开放,答案五花八门,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回不到课前所预设的答案,课堂效率可想而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使之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引领学生进入有效的课堂学习中去。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问得巧”,且让问题创设更有效呢?
一、精心设问,顺势揭题
教学伊始,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顺势引入,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使学生很快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这样设计。
试一试: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
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引出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三根小棒,有些可以组成三角形,有些却不能组成三角形呢?
顺势揭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就明白了。
又如,在教学《抽屉原理》时。
师:谁愿意玩魔术,你们任意抽5张,我来猜。
学生抽,教师猜:你抽的扑克中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
学生出示所抽取的扑克。
学生再抽,教师再猜:你抽的扑克中,还是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
不管学生怎样抽,总能符合教师的结论。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老师总能猜中?这里含有什么样的秘密?(揭题)
以上两个例子,执教教师通过制造悬念,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产生探究的内驱力,主动参与到学习新知的活动中去。
二、巧妙设问,理清思路
巧妙的提问,注重提问的时机。在学生思路出现阻碍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恰当的指导或点拨,通过一个个精彩的问题,不断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新知学习。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位置与方向》时,教师这样设计问题。
师:如何让我们的炮手知道目标1在哪儿?
生:要知道目标1的准确位置。
师:把1号目标的准确位置提供给阵地,需要提供什么条件?
师:目标1在阵地的哪个方向是以什么为观测点?
师:有了观测点和方向,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师:怎样测量它的距离?
师:同学们真棒,只要明确观测点、方向与距离,就能详细、精确地描述出目标的位置。
通过不断地呈现新的问题,引发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与探究,并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最终做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理清了整节课的思路。
三、适时设问,突破重点
一节课的内容有主次之分,有重点与一般的区别,有难易之分。处理好了关键处的问题,整节课的主要目的就达到了。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与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现象,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在这一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
1.什么样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把刚才摆出的三角形所选择的小棒填在记录单上。
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3.猜想: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动手验证。
借助这有意义的三个问题的引导,使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即从提出问题、动手实践、猜想验证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较好的积极性参与到讨论中去,自主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此,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成功感的获得也是难能可贵的情感体验。
四、合理设问,自然衔接
教师在知识的衔接处合理设问,能启发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快速地理解新知。
在教学《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教师通过出示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引出近似数;再出示孩子的身高,引导学生估计,然后独立思考——他们是怎么得出这个数的近似数?通过这个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放手让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知识迁移,有效地沟通新旧知识,达到较好的效果。
五、有效设问,应用拓展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能得到灵活的应用,才是达到深刻理解和把握数学学习的目的。在新知的学习后,教师再设置一些追问,追根溯源,起到了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反思提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在学生认识了圆后,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开展应用拓展环节。
1.那么你知道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课件展示分别为圆形车轮、方形车轮、椭圆形车轮的三辆车在平坦道路上行驶的情形,最后显示三种车车轮轮轴中心点的运动痕迹)
2.请你解释在上课开始时出示的小朋友们站在圆形边上套正中间小红旗的游戏为什么是公平的?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圆的知识,并尝试解释。(井盖、围观的人群等)
不难看出,这三个问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特征后,用所建立的新知来解答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这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用途和益处,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带来的快乐。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个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能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自然、更贴近学生,整节课自然流畅,学生能愉悦学习,成就精彩灵动的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渔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