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应用探究方法,主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正确运用探究式教学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以八年级第二章《物态的变化》第二节《汽化和液化》为例,简单谈谈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一、精选案例,激发兴趣
案例是教师在课堂上惯用的教学素材,也是探究式教学的开始,高质量的案例是教学理念与生活资源的完美融合,包含了足够的教学信息,能够有效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诱发求知欲,为探究學习做好准备。教师所用案例要突出“真、新、精”, “真”是一个优秀案例的第一要素,只有从学生真实生活中取材,案例才能凸显出物理教学的实用价值,引起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所谓“新”即教师要善于用新颖的方式创编案例,以便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案例;案例的应用从来都不在多,而在“精”,贪多反而嚼不烂,教师只要精选一两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即可。
[教学实录]:认识汽化现象
课堂开始,教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干燥的冬天,室内湿度仪显示为25%,房间主人向地面泼了一些水,地面上的水慢慢变少了,而湿度仪上的数字变为40%;烧水时,伴着“呼呼”的声音,冒出了“热气”;外面阳光真好,阳台上挂满了刚洗完的衣服。
师:同学们,你们想想,地面的水变少了,但是空气的湿度却增加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1:水变成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
师:在这个视频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类似的现象呢?
生2:晒衣服的时候,衣服上的水也变成水蒸气跑走了。
生3: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过一段时间,壶中水也变少了,也是同样的现象。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些现象都是物理中的汽化现象。
二、合作探究,形成能力
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关键。合作探究就是要在学生中建立合作关系,鼓励他们相互交流想法,取长补短,共同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教师的引导对合作探究的正常开展至关重要,教师要准确把握探究时机,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适时提点,提高探究效率。
[教学实录]: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师: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只是快慢有所不同,大家想想生活中有哪些蒸发快慢不同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些不同呢?
(学生讨论,列举生活现象,总结影响因素)
师:大家刚才根据生活现象总结了影响蒸发的三大因素,可是到底对不对呢?这里有酒精灯(火柴)、烧杯、电风扇、玻璃片、滴管等,请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报告实验结果)
生1:我们觉得可以将等量的酒精装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一个烧杯用酒精灯加热,一个不加热,观察蒸发快慢。
生2:我们的前期设计跟上一组一样,只是一个烧杯用风扇吹,另一个不吹。
生3:将等量酒精装在不同规格的烧杯里,看看底面积大的烧杯里的酒精,是不是先蒸发完……
师:不错,你们设计的方案简单可行,这就试一试。
(教师分别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想法,成功)
三 反馈提高,加深理解
在课堂上,必要的巩固练习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情况,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相关知识内容。课堂上的巩固练习不仅要具有针对性,最好取材于生活,让物理课堂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观点,此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能让学生一眼看穿,而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才能找到答案,达到能力提升的效果。
[教学实录]:展示气象上所使用的干湿球温度表
师:这个仪器在气象上被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这有两个温度计,你们看看这两个温度计有什么区别?
生1:湿球表下面包了一层纱布,纱布放在装有水的烧杯里。
师:没错,湿球表用纱布包裹,纱布下端浸入水中。气象工作者每天记录这两个温度表的读数,并据此判断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你能说说它们的原理是什么吗?(学生讨论)
生2:干球表测量的是正常的空气温度。湿球表包裹湿润的纱布,纱布上的水蒸发会降低温度,所以读数会比干球表低。
生3:水蒸发越多,温度降低越多。
生4:我觉得他们是根据这两个温度计的差值来判断的。差值越大,说明蒸发越多,空气的湿度应该越小。(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给出正确结论)
案例激趣是探究式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探究是教学的核心,而反馈提高则是完整教学的点睛环节,教师要科学把握这三个环节,步步深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提高。
(责任编辑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