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阳
优秀的教师对高品质教育至关重要。发掘并留住他们并不仅是薪水高低的问题。相反,教师需要被当作有价值的专业人士,而不是教育大机器中的一个技术人员来对待。
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成为教师,是很多国家的孜孜追求。最为典型的或许是芬兰和韩国这两个常被引为教育成功的典范的国家,它们每年分别从排名前10%和5%的优秀毕业生中招收教师。这样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教育的“优生优育”。
在中国就目前的宏观形势来看,想要像韩国和芬兰这些国家一样,从排名前10%和5%的优秀毕业生中招收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说,从长远、从根本来说,这应该是我们今后努力追求的目标;更为现实的做法也许是如何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进而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那么,这里所说的“其它因素”指的是什么?是“提供合适的培训”以及“把教师当作专业人士来对待”。而这,也是目前我们可以做到的、做好的。
毋庸讳言,我们今天的教师培训工作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大呼隆”、只讲形式与气氛而极少考虑内容与效果的阶段。不少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明显不足。这样的培训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培训的效果未必能如人意,二是远未能体现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对他们的选择权的尊重。比如说一些地方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往往忽视教师的专业差异与年龄差异:对于我们今天的很多年轻老师,尤其是从事数理一类学科的年轻教师来说,诸如课件制作一类的技术早已掌握,所以根本无需另行培训;即使是尚未完全掌握,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完全可以通过自助方式学习与掌握。所以,或许无需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反之,对于那些50开外,又是从事人文学科教学的老师,本来对于计算机技术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已经到了尾声,我们要求他们参加这类培训有意义吗?就是辛辛苦苦学到了一点皮毛,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用上吗?不考虑老师们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要,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性地让我们的老师参加培训,能够说尊重我们的老师吗?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吗?假如答案是否定的,那不是浪费了宝贵的公众资源,也浪费了教师们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教师,跟我们每个人一样,个体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他们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因此,教师培训需在个性化的基础上,提高针对性、贴近性、实用性, “缺什么,补什么”。比如说,对于年轻教师,就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最需强化的应该是职业道德教育,是如何借鉴、利用前人的经验,是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在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上进行大胆的探索,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对于中年教师来说,需要做的是,如何创造条件,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既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积累,又年富力强的优势,贡献出全部的光和热;对于老年教师来说,则应考虑充分挖掘、总结他们的经验,为年轻教师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基于这一思维,同样,假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欠缺,那么,就该在这方面予以加强;假如在课堂控制上需要提高,那么,就该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假如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老是出现问题,就该考虑补一补教育心理学;假如只会上课,不会总结,那么就该为其总结提供模本或者叫范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因此,对于教师培训的方式,应该更为灵活多样,更多地采取提供学习材料、方法,让他们自主选择与自主学习。而对他们的学习效果的检验方式也不能只是考试、考证之类,更为实际和重要的应该是深入他们的课堂,看他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用上了没有、用了多少、效果如何;反之,考试、考证甚至应该适当淡化。假如这样,教师培训方方面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恐怕可以更少一些,经济成本可以更低一些,效果却可以更好一些。而能不能进行这样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重“形式”还是重“内容”;是搞“官僚主义”,还是走“群众路线”;是要“脸面”,还是要“实际”。
教师是活生生的人,是掌握了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相当的悟性和学习能力的人。所以,针对于这些“专业人士”的培训,需要我们强调个性化,增强针对性,进而让我们的培训更具实效。也完全可以说,对于这些“专业人士”的培训,委实需要我们更多的尊重其个性与选择,而不是简单地将他们视为某台机器上——哪怕是这台机器足够庞大——没有生命、没有思想,可以听任摆布的“零件”。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职教中心)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