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芳
他是如来佛祖的第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他从小长在佛门,精通“小乘教法”,他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他佛号仙音,无般不会,他就是带领三徒弟历经千辛万险,矢志不渝西天取经的天下大阐都僧纲唐僧。这个西天路上的领袖人物,看起来有些窝囊,但细细品思,却是无比的般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禅师,看他具有怎样的个性。
慈眉善目,性格善良
唐僧是个大帅哥。一部《西游记》,作者多次提到唐僧“法相庄严”。如第二十八回,唐僧撞着黄袍怪。一个小妖伸头望门外一看,看见是个光头的长老,连忙跑将进去,报道:“大王,外面是个和尚哩,团头大面,两耳垂肩,嫩刮刮的一身肉,细娇娇的一张皮,且是好个和尚!”依此推断,唐僧该是一个白胖嫩的和尚,就是这样一个无敌帅气的唐僧在西天路上惹得各路美女、妖女垂爱,特别是到了女儿国,连女王都想抛弃江山下嫁于他,可见他的魅力有多大。除了白胖嫩,唐僧性格还十分的善良。一路上,唐僧念念不忘的两名话是“以慈悲为怀”,“以仁为本”。他“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一路谨慎小心,有时遇到强人、妖怪,他都因守此道而颠倒是非,以至处置不当,冤枉好人,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差点丢掉,这一点更体现了他有善必施,做就做到尽善的佛教理念。唐僧是人,肉眼凡胎,不识妖魔,之所以听到妖怪,便滚落马下,面对高山大河或者困难险阻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总是涕泪横流,这都是正常人的表现,是对自然的崇拜而产生的敬畏心理,也是对前途吉凶未卜的担忧。从这意义上来讲,看似软弱无能、人妖不辨的唐僧,心底是纯洁的,其实这正是善良宽厚的表现,这恰恰隐喻着佛教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佛祖释迦牟尼尚且以身饲虎,唐僧人妖不辨,也该是慈悲为怀的外显。
意志坚定,矢志不渝
西天路上,虎狼成群,鬼魔阻挡,万般艰险,但唐僧自从在唐王面前发下“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誓不回国,永堕沉沦地狱”的宏誓大愿后,就把西天取经的使命担在肩上,始终都未曾动摇过。每次投宿化斋,尽管用词有所变化,但“东土大唐”、“奉旨”、“西天”、“拜佛求经”这几个关键词是一个都不曾少;取经路上,经过十国,同各种信仰的人打交道,唐僧都一概旗帜鲜明地表明身份,陈述职责,毫不含糊;即使面对熊熊燃烧的火焰山,八戒建议“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他都坚定地说,“我只要往有经处去”,充分表达了唐僧对责任、使命的执著。唐僧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吃了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因此,捉到唐僧食其血肉是西天路上妖怪的共同“向往”和“追求”。面对死亡的威胁,唐僧表现得并不英勇,有时甚至还哭泣哀求,但他不是哀求生命的可怜,而是“放我求取真经”的执著。十四个寒暑春秋,九九八十一难,支持唐僧踏平坎坷,永不停步、一路向西的唯一精神支柱,就是取回真经,普度众生。百折不挠,信念坚定,这是唐僧形象最为光彩的一面,也是《西游记》的精神之魂。
不慕荣华,坚守底线
西天路上,不但有艰险的阻挡,还有各种诱惑的考验。第23回,观世音与普贤等变成母女四人,以丰厚家产作陪,招赘师徒四人为婿,唐僧是装聋作哑。当那“半含笑处樱桃绽,缓步行时兰麝啧”的娇艳女子接近他时,唐僧的表情“好便似震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怔怔,翻白眼打仰”,禅机笃定,守住了戒律,这是抵得住女色诱惑。第54回,长得非常漂亮的西梁女国国王,愿以一国之富,招赘唐僧为夫,并让他南面称孤,自己为帝后。这是权力加美色,但唐僧一样能把持住自己,守身如玉。世人都爱富贵金钱。唐僧一路西行,天天乞讨化斋、风餐露宿,倘若有金银使用,会免除很多辛苦。但不与取、不贪欲是佛教的基本道德信条,不蓄金银财富也是戒律之一。唐僧始终坚守这一底线。乌鸡国王返回阳间重登宝座后,“将镇国的宝贝、金银,献与师父酬恩”,唐僧不因有救国大恩而受一金;金平府玄英洞,剿灭众妖魔,缴获大量珊瑚、玛瑙、珍珠、琥珀、美玉、真金等宝物,唐僧“以为各家斋筵之赏”,并“将剩的宝物,尽送慈云寺僧”,在唐僧眼里,这些金银,如过眼烟云,充分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上的纯洁。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读者,也一定会有一千个唐僧。正如“中国广播网”张仁锋先生的时评所说:今天我们谈论唐僧,审视唐僧,不妨换一个角度,不妨多一种思维,不妨在歌颂“奋起千钧棒”、砸碎旧世界的孙悟空的同时,再去发掘一下那个坚持“仁义礼智信”,坚持西行取经理想信念,坚持“真”、“善”、“和谐”的唐僧的美好形象吧!毕竟,这个崇尚功利的社会更需要唐僧这样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扎扎实实走向成功道路的坚定的思想者和实践者;毕竟,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更需要唐僧这样言行一致,一诺千金,抵御得了权、钱、色等多重诱惑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毕竟,这个酝酿着崛起和腾飞的民族和国家更需要唐僧这样理想远大,信念坚定,为职责使命敢于舍生取义的建设者和开拓者!(《换个角度看唐僧》)
例1.(2012年云南省昆明市)
(网络交流)同学们就名著阅读的问题发表了很多看法,以下是同学们发表的帖子。请仔细阅读后选择一组帖子,把你的看法填写在“回复框”内。
此题考查名著内容和人物的看法。其中帖子二考查的是对唐僧这一人物的不同形象的解读。要求考生谈对唐僧这一名著人物的形象理解和看法。解答此种题型,考生宜以名著为标准,持正向观点,全面把握和分析人物,不宜片面或极端。
帖子组一:《格列佛游记》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奇妙无穷的想像力,在荒诞的情节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对当时英国的政治弊端做了无情的批判。
帖子组二:小说中的唐僧虽然手无缚鸡之力,很多时候糊里糊涂,不辨是非,一味地慈悲为怀。但是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面对取经路上的艰难险阻和妖魔鬼怪,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意近即可)
例2.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2005年湖北省黄冈市)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阅读的个性评价,要求考生针对正方反驳,表达反方的观点。此类题型要求观点鲜明,论据确凿,并与正方观点相反;在句式上则仿照正方行文的格式写作即可。此种题型启示我们,在阅读名著时,一定要有见地,做批注,读出个性,读出自己与他人不一样的独特的东西,不能人云亦云,迷信权威。
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反驳有针对性,扣住“固执己见”、“人妖不辨”,言之有理即可)
例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各有优缺点,请你从中挑选一人,写出他的法名,并客观说明你对他的看法。(2006年山东省潍坊市)
人物法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西游记》人物法号及对主要人物形象的看法。解答此种题型,考生要整体感知名著,宏观全面把握作品主要人物的有关知识和性格特征,要读细,读出个性。
唐玄奘: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机智勇敢、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等。
猪悟能: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沙悟净: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忠于职守等;但缺少自己的见解。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听说,愁促眉尖,闷添心上,止不住两泪交流,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哥哥,你急急忙忙叫回去是怎么说?”行者道:“我将扇子扇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若是跑得不快,把毫毛都烧尽矣!”八戒笑道:“你常说雷打不伤,火烧不损,如今何又怕火?”行者道:“你这呆子,全不知事!那时节用心防备,故此不伤;今日只为扇息火光,不曾捻避火诀,又未使护身法,所以把两股毫毛烧了。”沙僧道:“似这般火盛,无路通西,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又问:“那方有经?”八戒道:“西方有经。”三藏道:“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
(摘自《西游记》五十九回)
1.根据情节填空
(1)选段中“那厮”指的是__________,她是__________的妻子,__________的母亲。
(2)选文表现了唐僧怎样的性格特点?试简要分析。
2.西天路上,唐僧多次赶走孙悟空,第一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被赶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与历史中玄奘“不顾禁令,偷越国境,费时十七载,经历百余国,前往天竺国取回佛经,震动中外”的形象不同,试探究分析作者这样刻画塑造的美学因素。
1.(1)铁扇公主;牛魔王;红孩儿。(2)两泪交流,表明他性格懦弱,“我只欲往有经处去哩!”表明他志向坚定,信念执著,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
2.第一次赶走孙悟空是因为他打死了六个强盗;第二次被赶走是因为三次打死了白骨精变的村姑、老妇和老头。
3.示例如:玄奘从一个不畏艰难的强者形象,到《西游记》中一个碰上妖魔就吓得滚下马鞍、涕泪交流、大念“阿弥托佛”,离开了徒弟就连一餐饭都无法吃到的“脓包”形象。这一变化,在于作品意在突出孙悟空战天斗地的英勇精神,将玄奘取经故事演绎成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