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帅华
数学学科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有较高的数学思维水平,同时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为了师生能够直面应用题,正确的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兴趣:培养思维品质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有了一定的兴趣,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培养学习兴趣,要从培养学生从数学的基本角度来看问题,能有效地筛选应用题的相关信息,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可以让两名同学从教室的两侧面对面地行走,让学生知道这两名同学行走的方向是怎么样的;两名同学行走的结果是怎么样的。通过这样的直观表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刻理解“相向”、“相遇”和“相距”等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有些应用题给出的信息是广泛而开放的,学生要解答没有现成的条件,往往需要去总结和汇总,推导出条件;有的信息对解题有用,有的对解题没有用。这些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能有效整理筛选出对解题有帮助的信息。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问题中找信息,久而久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拓宽思维:打破定势模式
在应用题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防止学生在解题时陷入思维定势,要多鼓励和支持学生拓展解题的思路,拓宽思维的角度,优化思维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地解决应用题的教学目标。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现加工810个零件,单独做甲需要15天完成,乙需要10天完成。现在甲乙两人合做,问需几天才能完成这项任务?分析如下:一般常规的解法是先分别求出甲、乙两人单独每天加工的零件数,然后求甲乙合做时,每天加工的零件数。根据题意解题如下:810÷(810÷15+810÷10)=6(天)。但是,教师可以用“工程问题”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启迪和发散学生的思维。思路如下:假设要加工的零件总数为单位“1”,那么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是1/15和1/10,因此甲乙合做完成任务的天数可以列式:1÷(1/15+1/10)=6(天)。那些训练有素的学生还可能这样思考:这批零件甲用15天做完,乙用10天做完,这就是说,乙做1天相当于甲做1.5天。所以,甲乙合做1天,相当于甲单独做(1+1.5)天。甲单独做15天完成的工作,由甲乙合做时,只要15÷(1+1.5)=6(天)。
同时,对学生进行估算和验算训练,不仅丰富了数学教学的数学环节,还能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定期的估算与验算训练,加强对学生的切实指导,是提高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例如:稻谷的出米率为70%,要碾出350千克大米,需要这样的稻谷多少千克?对于这种题目,学生大多想到的是用“350×70%=245(千克)”这样的错误方法。教学在要善于引导学生具体分析:要碾出350千克的大米,只需要245千克的稻谷,这是不符合生活常识的,从这个角度可以判断这个答案是不对的。然后,再让学生重新审题,真正理解题目中“70%”的准确含义,从而得出,稻谷的千克数×70%=碾出大米的数量,这样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350÷70%=500(千克)。
三、活跃气氛:提升解题能力
教学不只是讲授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才能带来活跃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
1.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课堂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适宜的问题情境,是教学目的性、学生适应性和教学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需求,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摩擦出思维的火花。
2.采取多样化的形式
传统的应用题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用一张纸和一支笔,加上学生的埋头苦思,就可以去解答应用题,那么合作和交流从哪里能展现呢?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例如调查报告、小型制作、课题研究等。
3.多采用源于生活的题目
应用题来源于生活,呈现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应用题的素材要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者自己曾经经历的,对学生来说,这类题目就显得具有亲切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激情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