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著名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要掌握好教师所教的知识,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课前预习做得好,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这样,同学们的听课效果就能达到最佳状态,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培养你的自学能力。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这样,自学能力才能得到培养。那么,语文预习要做哪些事呢?
一、读
先把新课轻声地读几遍,了解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接着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思考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的。如《春》一文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其中的“偷偷地”、“钻”是什么意思?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思考,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学习、理解课文作一些辅垫。
二、查
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还要注意查找资料。预习课文时,使用工具书、网络,查找、搜集有关资料、图片。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三、画
在这个环节中,要求熟读课文,动手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的问题用符号标划出来,便于理解应用和考查。一要标出课文的自然段;二要划出生字词语;三要划出重点句子,如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标划过程中,并注意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比如:文中的生字生词可以用“———”标出,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容易写错的字用“□”标记;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需要着重理解的词语用“△”标明,描写优美的句子用“……”,含义深刻的句子划上线,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加以标记,在课中注意掌握,学习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如《春》一文具体描绘了哪几幅春景图,哪些句子写得生动,词语用得恰到好处,都可以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
四、思
古人云:“学贵有疑”。预习时还要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问题。在预习课文时,思考问题,并进行质疑,这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行为。学而多思、思而有辩、学而有疑、疑而有问。你要学会用简洁的文字给课文加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课上和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样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如预习《孔乙己》一文时,你发现了一些自己难于理解的句子,如: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大约、的确”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可以通过查资料解决,如果还不能理解,就可以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这样效果会好得多。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西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