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湖圩区免(少)耕稻茬麦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2013-04-29 17:17王益友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王益友

摘 要:通过稻茬麦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适应白湖地区特点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即选择合适的品种,旋耕灭茬,大力推行“三沟配套”措施降湿降渍,促进农机与农艺的融合,提升农机现代化及服务专业化水平,使白湖圩区稻茬麦的单产达到并稳定在5.25t/hm2。

关键词:白湖圩区;稻茬麦;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9-52-02

白湖圩区2008年以前每年小麦种植面积4 000~

5 300hm2,全部接水稻茬,采取免(少)耕的耕作方式,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在3.75t/hm2的低产水平上下徘徊。2009年以来,为促进小麦生产,适当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提高和稳定小麦产量,笔者积极参与探索白湖圩区免(少)耕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模式与技术研究,建立和完善配套技术体系,促进农机农艺的融合,提升农机现代化和服务专业化水平。目前白湖圩区免(少)耕稻茬小麦栽培面积基本稳定在6 666.7hm2,比较合理的穗粒结构目标为:有效穗420万~450万/hm2,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38~42g,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到5.25t/hm2;高产田块有效穗450万/hm2,穗粒数40~50粒左右,千粒重42g以上,单产达6t/hm2。

1 播前准备

1.1 及时放水晒田 水稻收割前7~10d排水,并在田间开中心沟、“川”字丰产沟,利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1.2 种子准备 小麦品种准备:适宜白湖圩区稻茬的大部分为春性小麦品种,如扬麦系列、宁麦系列的宁麦13、16、17、生选6号、皖麦系列中的春性红皮麦品种等。播种前晒种3d,并用药剂拌种。拌种药剂为33%纹霉浄,按用种量的2‰~2.5‰的药量标准进行拌种,提高抗病害的能力。部分高秆品种采用矮壮丰、多效唑、稀效唑拌种,利于获得壮苗,缩短第一伸长节的长度,降低倒伏的风险。拌过药剂的种子堆闷5~6h即可播种。

1.3 机械准备 水稻收割机械采用久保田888型收割机,利于水稻秸秆的切碎,加装秸秆抛洒器后,可以均匀地抛洒切碎的秸秆,有利于秸秆还田,保证旋耕质量。抛肥机、旋耕机和轮式开沟起垄机、播种机均采用东方红80型拖拉机加挂,保证动力输出充足。播种机选择2BF-24型或2BFX-24型施肥播种机。

1.4 根据土壤墒情调整播种方式 如果土壤墒情好,采用条播机进行条播。如墒情不好或播种前出现连阴雨天气,机条播会堵塞排种口,出现缺苗断垄现象。此时,必须对条播机进行调节:不改变结构,仅拆除播种开沟槽和排种管,在播种箱下方增加一倾斜的前置式挡板,种子可沿挡板坠落地面,挡板做成槽状可以达到条播的效果;然后选择开沟起垄机进行机械开沟,并靠开沟飞溅起的土壤进行盖籽。

1.5 施足基肥 免(少)耕稻茬麦出苗快,生长迅速,基肥在旋田前进行机械抛洒,然后进行初旋灭茬,二旋造墒,最后进行播种。

2 适期播种

2.1 适当早播 适当早播可以充分地利用光热资源,使得小麦早发够苗,增加低位大分蘖的比例,减少高位分蘖的发生,提高分蘖成穗率,提高个体生长的整齐度,攻大穗,增粒重,夺高产。白湖圩区稻茬免(少)耕小麦种植面积6 666.7hm2,复种指数高,达170%左右,小麦适播期比较短(10月25日~11月10日),小麦播期受水稻腾茬的影响比较大。部分半冬性小麦品种可以适当地提前播种,播期提前到10月20日左右。迟播小麦的播期受水稻腾茬的影响直到11月15日才播种。由此可见,白湖圩区稻茬小麦的前茬—水稻中后期水的管理、水稻收割期间抢收抢种以及机械力量的合理安排是稻茬麦技术体系中播种环节的关键因素。

2.2 控制播种量和基本苗 白湖圩区免(少)耕小麦要实现高产,适期播种的小麦基本苗应控制在150万~180万/hm2的水平,为高产小麦有效穗的1/3~1/2。10月25日以前播种的半冬性小麦的基本苗应控制在120万~150万/hm2。11月10日以后的迟播小麦基本苗应保证有225万/hm2以上。

基本苗确定后,根据播种时天气、土壤墒情、种子质量、播种质量等因素,调整实际的用种量。种子质量差、墒情不好、播种质量不高、秋播干旱、出苗情况差等情况应适当增加播种量,反之则应减少播种量。单位面积的小麦播种量可以根据小麦的千粒重、发芽率、净度、田间出苗率等进行计算,播种量(kg/hm2)=基本苗数÷(每kg种子粒数×种子净度×发芽率×田间出苗率)=[基本苗(万/hm2)×千粒重(g)]÷[种子净度(%)×发芽率(%)×田间出苗率(%)×100]。播种适期内可进行精量播种,迟播麦可进行半精量播种。11月10日~11月15日内播种,应加大播种量,每迟插1d可增加播种量7.5kg/hm2。

2.3 精细匀播 挑选籽粒饱满、杂质较少的种子,根据目标基本苗数计算每块田的用种量,调整播种机械的播种孔,使机条播下籽均匀,不出现缺苗断垄或重复播种的现象,确保不出现中间停机断垄或堆籽的现象。田间两头先不进行播种,利于机械转弯作业,最后进行补种。播种后及时开沟,用抛出的泥土覆盖畦面可以达到3cm厚,满足盖籽的需求,并且能够达到均匀覆盖的要求。

3 沟系配套,降湿降渍

白湖圩区田块较大,每块田面积(50m×500m)2.5hm2,小麦生育期内(10月25日~5月25日),48a(1960-2007年)的平均降水量550.3mm,但白湖圩区属于地下水位较高区域,降水多集中在开春后2~4月间(2~4月降水量占小麦生育期内总降水量的52%),易造成湿害渍害,不利于小麦生产。白湖圩区的免(少)耕稻茬小麦要获得高产、稳产,须进行沟系配套,有效地降湿降渍在实际生产中非常重要。

利用开沟机开挖田内沟,直沟与大田走向平行,保证2.5m距离有一道直沟,沟深25cm、宽20cm;每隔50m开挖一道与直沟垂直的腰沟,沟深30cm、宽30cm。腰沟与田外沟相通,利于排水。田外沟深(距田面)40cm。开挖田内沟由开沟机进行机械作业,辅以人工清沟作业。田内沟和田外沟并称为“三沟”,直沟、腰沟要直,要求田内沟沟沟相通。

4 肥料运筹

4.1 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结构 据资料表明,每生产50kg小麦籽粒需要纯氮1.5kg、五氧化二磷0.5~1.5kg、氧化钾1.5~2kg。白湖圩区水稻土肥力中上等,土壤化验结果:全氮为0.146%、有效磷为8.75mg/kg、速效钾为129.5mg/kg、有机质为2.82%、锌为1.45mg/kg。当季肥料利用率氮肥为30%~50%、磷肥为15%~20%、钾肥为50%~70%、有机肥为20%~25%。根据目标产量对肥料的总需求,采取测土配方施肥,计算需投入的肥料总量:施肥量(kg/hm2)=[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kg/hm2)]÷[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白湖圩区目标产量5.25t/hm2,宜施入纯氮180~210kg/hm2,五氧化二磷75~90kg/hm2,氧化钾120~150kg/hm2,同时必须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投入量为15~22.5t/hm2。锌肥是白湖稻茬免(少)耕小麦生产中较为缺乏的微量肥料之一,在小麦生长后期必须进行适当补锌。

4.2 高效吸肥期施肥 资料表明小麦生育期内对氮、五氧化二磷有2个吸收高峰,为冬前分蘖期、拔节至抽穗期,氧化钾的吸收高峰在返青至拔节期。在吸肥高峰期的前一叶龄期或相应叶龄初期施肥,有利于肥料的充分吸收利用,满足小麦生长需要,促进物质形成和积累,这一时期应为高效施肥期。小麦生长的1~3叶期和9叶期以后为施肥的最佳时期,生产上尽量减少冬腊氮肥和返青氮肥的使用,增加基肥和拔节肥的使用,是当前小麦高产栽培的共识。对于迟播(11月10日后播种)小麦,适当增施返青肥(平衡肥),有利于增加分蘖,提高有效穗数。

4.3 肥料运筹比例 白湖圩区稻茬免(少)耕小麦栽培中,氮肥作为最活跃的因素,施用的多少对小麦群体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一般以基肥∶分蘖(平衡或返青)肥∶拔节肥=5∶1∶4最易获得高产。拔节肥分2次:以第一节定长时施用拔节肥,也称为促花肥,占总施氮量的1/4~1/3,此次施肥应注意氮磷钾肥料的平衡,提倡施用氮磷钾含量各15%的高效复合肥。剑叶孕穗期施用孕穗肥,又称保花肥,占总施氮量的10%~15%。剑叶孕穗期注意施用叶面肥,如锌肥。磷钾肥主要作为基肥施用,目前白湖圩区逐渐将磷钾肥的基、追用量各占50%,用于促进分蘖成穗率,增加粒重和穗粒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如遇到小麦发生冻害需要补施氮肥时,其肥料施用量不应计算在施肥总量中,其他如梭条花叶病的治理施肥、降水造成肥料流失而补施肥料等补充施肥也不应计入总施肥量中。

5 有害生物治理

5.1 化学除草 稻茬免(少)耕小麦栽培由于耕作层较浅,杂草量较大,草相主要为看麦娘、罔草、硬草、牛繁缕、猪殃殃、波斯婆婆纳等。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化除原则,选用高效、低残留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

5.1.1 土壤封闭 提倡所有小麦播后进行土壤封闭处理。11月5日后播种的小麦,为确保化除效果,播后必须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播后要抓住墒情、兑足水量,用50%异丙隆2.25~3.3kg/hm2实施土壤封闭处理。晴天施药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5.1.2 冬前化除 当禾本科杂草达到1.5~2叶时,抓住晴好天气进行化除,气温≥10℃时,用6.9%骠马0.9~1.2kg/hm2 +75%苯磺隆30g/hm2(或15%噻酚磺隆150~225g/hm2)+56%的二甲四氯钠375g/hm2(未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的田块可加50%异丙隆1.875kg/hm2);气温5~10℃时,用15%麦极300~450g/hm2+75%苯磺隆30g/hm2(或15%噻酚磺隆150-225g/hm2),在足墒的同时,兑水450kg/hm2以上均匀喷雾。

5.1.3 春后化除 春季对杂草基数大的田块,用6.9%骠马1.2~1.8kg/hm2+75%苯磺隆30g/hm2+56%的二甲四氯钠375g/hm2,或用5%大能1.2~1.5kg/hm2,在足墒的同时,兑水450kg/hm2以上均匀喷雾。

5.2 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纹枯病。纹枯病防治适期要抓住拔节期前后,因为此阶段是小麦高峰苗期,容易滋生病害,防治药物比较多。赤霉病防治适期为小麦开始扬花前后,抓住雨前雨后的晴好空隙及时进行药物防治,一般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程顺和,郭文善,王龙俊,等.中国南方小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姚国才,杨勇,马鸿翔,等.不同氮肥运筹对弱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通报,2009(8):159-163.

[3]郝晋铨,许高平,翟俊松.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144-147.

[4]胡承霖,马传喜,董存泉,等.我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表现及其栽培技术关键[J].安徽农学通报,2001,7(4),11-14.

(责编:陶学军)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高原无公害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浅议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
深两优870的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极峰3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Y两优087’在金秀县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早39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