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写作宝藏

2013-04-29 17:00何灵杰
文学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写作素材语文教材结构

何灵杰

内容摘要:我们中学生有很多时间用于教材中的课文学习。如果从课文中吸取积累写作素材、语言素材、写作结构、写作技巧等营养充实自己,就能有效地提高作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材 写作素材 语言 结构

作文素材的积累,见解的形成,构思的技巧等依赖于自己丰富的阅历。所以,提升中学生作文创新能力,需要开阔的视野和增加生活的感知与体验。我们中学生有很多时间用于教材中的课文学习。如果从课文中吸取积累写作素材、语言素材、写作结构、写作技巧等营养充实自己,就能有效地提高作文能力。

一.从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写作资源

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固然重要,但教材也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因为课本所呈现的生活是经过作者提炼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补充积累课文中的写作素材,可以丰富我们的写作资源。

《我的母亲》中胡适写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主要写了母亲对“我”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的场面,这些细节反映了胡适的母亲深感教子的责任重大,对失去父亲的儿子的严格与厚望的矛盾心理,反映了一种高尚的母爱。积累这类素材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就可以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二.从课文中积累语言素材,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克服语言平淡、平庸,学会从课文中发现积累优秀的语言素材,学习运用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探究文章是如何传情达意的。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探究作者如何借助一个具体的物象,写出这样惊天绝唱的抽象忧愁,探究作者发泄不尽的忧愁。写奔涌的江水有相似之处,找到了感情物象的连接点。从而学习模仿,可以模仿为“我的愁苦就像无边的大海,就像那不尽的寒风……”也可以迁移和运用所发现的语言规律。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从抽象到具体,从具体到合适的形象这一过程也适用于其他抽象的感情。如写思念:“我的思念就像那片柳树林,在时光的飞逝中越来越浓密,在夜晚孤独的等待,当晨光透过我的枝叶时,我已在翘首企盼,在暮春的轻风中,那飞扬的柳絮会带走我的片片思念。”这里就多次进行了具体与抽象的转移,将抽象的思念写得生动、形象、可感。

三.跟课文学习文章的结构

经典作品的结构往往具有共性,又有其个性特点。领会和掌握名师大家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和特点,并用到自己作文中去。朱自清的《背影》开头只有一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在朴素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切的思念之情。既自然地引起了下文对父亲“背影”的回忆,也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结尾的“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见父亲那肥胖的清布棉袍,黑布褂子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于他相见”。感情真挚动人,与开头相照应。文中用“探”“爬”“攀”“缩”“倾”等动词细致描写父亲,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真切地展现了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行动及“我”在此时对父亲的感知。可以学习写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如写《那一张贺卡》开头可这样写:“在我的礼物袋里有一张贺卡,它让我最牵挂。”结尾:“冬天,虽然是寒冷的,但只要一看见那那张贺卡,我便会觉得一股暖流沁入心间,那份礼物见证了我俩真正的友谊。”

四.跟课文学习常用的写作技巧

只有在掌握了文学技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赋予材料以或多或少完美的艺术形式。

课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技巧。如台湾女作家琪君的《春酒》,使用抒情与叙事并用的方式,在娓娓叙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淌,描绘人物鲜明细腻,亲友、长工、母亲都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平易、净化、蕴藉、真挚的写作风格;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运用反复的手法和特殊的意象,将祖国在艰难中复杂的形象描写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感情。

跟课文学写作是由仿而创,凭借范例触类旁通,提升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所以,对教材经典课文熟读、烂读,便能与无法之中求有法,有法之中求其化。这样做或许对我们的写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南叶县昆阳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素材语文教材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论结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论《日出》的结构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学生写作现状和应对策略
巧用教材阅读文本,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