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宇芳
摘 要:堀辰雄是日本昭和初期著名的新心理主义作家。他一生经历坎坷,不断经历挚爱之人的离世同时自身也饱受病痛的折磨,这些经历促使他直面死亡、思索人生的意义,也成就了他“生、死、爱”的人生和文学主题。本文将结合堀辰雄的人生经历和不同阶段的主要作品,解读其文学主题。
关键词:堀辰雄;死亡;爱;新生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60-02
堀辰雄(1904-1953)是日本昭和初期著名的新心理主义作家。他一生经历坎坷,4岁时母亲带着他改嫁,6岁时生父去世,19岁在关东大震灾中失去母亲,自己也罹患重病,23岁时恩师芥川龙之介自杀,31岁时未婚妻矢野绫子因肺结核去世,35岁时爱徒立原道造英年早逝,而他本人则在49岁时饱受一生的病痛折磨后离开了人世。这些挚爱之人的离去以及自身所遭受的病痛的折磨,使他直面死亡,思索人生意义,表现在其文学创作中则形成了“生、死、爱”的文学主题。
堀辰雄一生中经历的重要人物的死亡,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文坛处女作《笨拙的天使》,有意摆脱失去母亲与恩师死亡的阴影的影响,只描写了“我”这个二十岁青年的青春恋爱故事,但是孤独与爱的主题,却不难看出失去生命中重要人物给他带来的影响。而同年随后发表的《圣家族》,则是一部直面恩师死亡,尝试寻找自己不同的生存道路的小说。未婚妻矢野绫子的离世,直接促使了《起风了》的创作。而英年早逝的弟子立原道造则是《菜穗子》里都筑明的原型。本文将结合堀辰雄的人生经历和不同阶段的主要作品,解读其有关“生、死、爱”的人生与文学主题。
堀辰雄早在高中阶段便得到日本名作家室生犀星的赏识,经室生犀星介绍与芥川龙之介相识,并拜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国文科后,与昭和文坛的两大文学流派无产阶级文学派和艺术派都建立了联系,这对堀辰雄独特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29年发表了步入文坛的处女作《笨拙的天使》。它是根据作家青春时期的经历而创作的,描写了“我”这个二十岁的青年在孤独中的青春恋曲,体现了孤独与爱的主题。在创作本篇作品时,作家本人还没有完全从母亲与恩师死亡的阴霾中走出来,致使他在作品中有意地回避了失去母亲和恩师自杀对自己的影响,甚至连与死亡有关的词汇都不曾提及。同时就像绝大多数的作家的处女作都暗示了作家未来文学创作的方向一样,《笨拙的天使》也暗示了堀辰雄的文学创作方向,那就是要变得更强韧,要从挫折以及人生的危机中振作起来,走上自我肯定与自我发现的道路。
1930年发表了成名作《圣家族》。这是一篇以恩师芥川龙之介的死为素材的小说。小说以“死宛如展开新的季节一般”开篇,暗示了从死亡走向新生的主题。一位叫河野扁理的青年,以自己敬爱的老师九鬼的死为契机,与老师曾经的恋人细木夫人和她的女儿绢子相遇,并以连他自己都想象不到的速度迅速相互理解。故事错综描述了九鬼与夫人的关系、扁理与绢子的恋爱,以及扁理由此确立了自己的生存方式的过程。
细木夫人在扁理身上看到九鬼的影子,扁理通过细木夫人,更加了解到九鬼的过去以及对夫人的思慕之情,并对同为年轻人的细木夫人的女儿绢子产生了爱恋。绢子则通过揣测母亲的心意,引发了自己的思恋之心,不知不觉中对扁理产生了爱恋,但她自己对这一切却浑然不知。认识到自己与九鬼有许多相似之处的扁理害怕自己如同九鬼一般受到伤害,想到要尽快远离她们,最终他选择了出门远行。就这样使自己走近她们的九鬼的死,这次反而使他远离了她们。旅行地海边的贝壳、海草、死鱼等这些死亡的暗号,使他联想到自己杂乱的生活的同时,也使他感到自己对生的强烈渴望,决定自己要一个人生活下去。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细木夫人只想寻求平静的生活。因为每当看到扁理都会使她产生痛苦的回忆,所以她任由扁理远离她们的生活,想要在渐渐远离死亡的阴影后,寻找新的生的出路。而女儿绢子在扁理远离她们后,开始意识到自己对扁理的爱恋。无论是扁理的直面死亡、还是细木夫人的讳视死亡,他们都在尝试寻找属于自己的生的价值。
故事中九鬼的原型是芥川龙之介,而扁理的原型则是堀辰雄本人。对于芥川龙之介,堀辰雄这样说道“芥川龙之介的死,合上死人的眼睛的同时也静静地打开了我的眼睛。”“不要模仿自己老师的工作,或许只有从他工作结束的地方出发才能算作他真正的弟子。芥川龙之介是我最好的老师。”河野扁理在死亡的阴影下重新找到生的出路,表明了堀辰雄本人努力跨越恩师之死对自己造成的人生危机的愿望。
1923年关东大震灾中堀辰雄不仅失去了慈母,同时自己也罹患了重病。他曾因肺结核多次到轻井泽疗养,并创作了许多以此处为舞台的作品。1933年,在轻井泽结识了矢野绫子,并创作了以那时的经历为题材的小说《美丽的村庄》。
1934年与矢野绫子订婚,因为她也罹患肺结核,两人于1935年来到八岳山麓的富士见高原疗养所入院疗养,然而不幸的是,绫子在当年的冬天离开了人世。未婚妻的死,对堀辰雄来说是一种“新的死的体验”。代表作《起风了》就是根据这种死的体验而创作的。《起风了》(風たちぬ)这个小说的题目引自法国诗人瓦雷里的《海边的墓地》里的诗句“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風たちぬ、いざいきめやも)”。描写了恋人因为相爱,克服了死亡的威胁,得到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未婚妻的一篇镇魂曲。该篇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全文通过男主人公的回想,使一段段记忆中的场景不断地呈现,在四季轮回的风景中,在恋人间淡淡的谈话中,深刻地表现了一对相爱的年轻恋人在生死之间的爱的眷恋。这是一篇真正地体现了堀辰雄文学“生、死、爱”主题的作品。
全篇小说由《序曲》、《春》、《起风了》、《冬》、《死亡阴影笼罩的山谷》五章构成。《春》这一章,有欣欣向荣的景物描写,也充盈了男女主人公对“生”的向往。未婚妻节子对“我”说:“我,不知为什么突然想活下去了……”“因为有你……”。爱情让重病的人产生了活下去的愿望。
《起风了》这一章中,两人来到了山中的疗养所。节子是疗养所中病情第二严重的病人。他们的爱情带着从一般人看来已经无路可走之处起步的特殊性质。虽然节子的病情反反复复,但是在这仿佛与世隔绝的环境里,他们忘记了时间,品尝着带着死亡味道的生的幸福。
《冬》这一章中,“我”努力地构思、写作着以我们生的幸福为主题的故事,但是节子濒临死亡的阴影却越发浓重。
《死亡阴影笼罩的山谷》。节子死后的第二个冬天,“我”来到了被叫做“幸福山谷”的地方,却想起了完全相反的名字“死亡阴影笼罩的山谷”。“我”每天都被孤独寂寞之感所苦,但是读了里尔克的《镇魂曲》后,突然理解、接受了节子的死。“我”感到“我之所以能够这样不与任何人交往,一个人这样平静的生活,对于我这种心志不强的人而言,这都是你加护的结果。但是节子,我从来不觉得现在的这种孤独是因为你,我只是觉得我现在要为了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爱,不仅让当初重病的节子有活下去的愿望,也让“我”穿越死亡感受到节子,使节子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并赋予我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后期代表作《菜穗子》历时七年才得以完成,被称作堀辰雄的毕生巨著。主要由《榆树之家》和《菜穗子》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榆树之家》采用了三村夫人写给女儿菜穗子的日记的形式。主要回顾了菜穗子少女时代的生活,与青梅竹马的都筑明的来往,知识分子出身的三村夫人与比自己年龄小的小说家森於菟彦的不为世人、甚至不为女儿菜穗子所认同的恋爱,以及菜穗子不想重蹈母亲覆辙、不顾众人反对与年长自己十岁的普通职员黑川圭介结婚的来龙去脉。菜穗子选择与母亲相反的生活,嫁给毫不懂浪漫的普通职员黑川圭介,把婚后的家庭当成逃避浪漫悲剧的“避难所”,是一次放弃浪漫走向现实的实践,然而仅仅出于逃避的实践难免在生活中碰壁。
第二部分《菜穗子》,正如题名所示主要讲述了菜穗子的婚后生活。她倦于与丈夫的平庸乏味的感情生活和婆母的专制生活,积郁成疾,到了信州某村的疗养所入院疗养。在这弥漫着死亡气氛的疗养所里,单调的生活反而使她渐渐从苦闷的生活中得到解放,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恢复。特别是一向懦弱的丈夫偷偷来探望她的时候,菜穗子意识到丈夫的改变,燃起对新生活的希望,而都筑明的悲剧则坚定了她放弃虚无缥缈的浪漫情怀回归现实生活的决心。这次的决心是经历了身体和精神双重的磨砺后,以更加坚忍与宽容的态度做出的抉择,让人们看到真正的“新生”的曙光。
在没有特效药结核病无法简单治愈,只能到疗养所入院疗养的时代,重症病人聚集的疗养所总是与“死亡”的印象相连。堀辰雄文学的舞台多设定在疗养所,这除了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关,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讲,或许对他来说那里是现实的“生”与“死”转换的舞台。
挚爱之人的不断离去,以及自身病痛的加重,这些经历造成堀辰雄悲情人生的同时,也打磨着作家柔软的内心使之放射出钻石般越发坚定、耀眼的光芒。作家也通过一系列代表作向读者诠释了自己对“生、死、爱”这个人生和文学主题不断深化的见解。
初期代表作《圣家族》表明了堀辰雄要选择一条与恩师走向死亡不同的道路,至于这条道路要怎样走下去,年轻的主人公河野扁理以及堀辰雄本人都还没有答案。中期代表作《起风了》中,“爱”让重病的恋人有活下去的渴望,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让彼此更加感受到“生”的可贵,即使恋人离世,“爱”也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有“活”下去的勇气。后期代表作《菜穗子》中,女主人公菜穗子选择放弃虚无缥缈的浪漫情怀,用坚忍、宽容的态度投入到现实生活的洪流,是对追求“新生”的更深刻、生动的诠释,也体现了作家本人对“生死爱”主题的成熟的见解。
参考文献:
〔1〕堀辰雄.堀辰雄全集[M].东京:筑摩書房,1978.
〔2〕谷田昌平,佐佐木基一.堀辰雄 その生涯と文学.[M].东京:花曜社,1983.
〔3〕吴大有(译).菜穗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4〕孟瑾(译).起风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5〕叶渭渠.日本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周美童.《笨拙的天使》中的爱与孤独[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47-50.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