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浮现》

2013-04-29 13:24范振东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女性

范振东

摘 要: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西方社会男性主宰女性与男性主宰自然二者之间密切相关:性别压迫与自然压迫都是根植于相同的父权思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浮现》宣泄了一个女性主义者对父权制不满的同时又表达了她对人类文明侵略自然的担忧和对构建人类物质与精神家园的思考,从而使《浮现》具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色彩。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他者形象;自然;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150-02

在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史上,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是属于第三波的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受到了深层生态学和女性主义的影响。深层生态学者关怀物种的解放,主张人类是地球上多样生物共生中的一环,各物种间应具有平等关系,人类应放弃以往秉持的可以驾驭其他物种的物种主义;女性主义者则关怀目前仍普遍存在于许多社会之中,在制度设计与观念上认为男性优于女性,在实质上造成性别压迫的性别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吸纳了深层生态学和女性主义的思想,认为男性主宰女性与男性主宰自然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别歧视与自然歧视都是根植于相同的父权思想,因而寻求两者的同时解放,是社会迈向平等与和谐的必由之路。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相继推出了30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浮现》是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同她的三位朋友一起从繁华的都市返回地处偏僻湖区小岛的家去寻找失踪的父亲。最终,女主人公决定不再与她的三位朋友一同返回都市,而是决定留在这远离文明的故乡。这个历时两个星期的故事把父权制下女性遭遇不公与生态环境遭受人类破坏两种现象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在宣泄了一个女性主义者对父权制不满的同时又表达了她对人类文明侵略自然的担忧和对构建人类物质与精神家园的思考,从而使《浮现》具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色彩。

以主宰与屈从为主要构架的二元对立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色,它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建构了区分严格的范畴,反映了西方白人男性如何看待世界的模式。在人类这一端,被赋予代表理性的一切特质,如心灵、精神、文化、文明、自由;在自然那一端,则被赋予理性所排斥的一切特质,如身体、物质、动物、野蛮等。由于早期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被二分地认为是人类逐步克服自然限制的历程,继而,在理性的大旗下,人类是高于且优于自然的,举凡自然的、非人类的一切事物,皆在受排斥之列,皆被赋予仅仅是工具的地位,继而,自然成为了人类榨取的对象,自然的内在价值被贬低,沦为满足人类贪欲的工具。

为了寻找失踪的父亲,女主公同她的未婚夫以及朋友大卫与安娜从加拿大南部城市来到女主人公的家乡——一块曾经被当作前哨和保护尚存的加拿大“真正坚强自由”的北部处女地。这片处女地既象征女主人公幼时的纯真与快乐,还是一块远离城市、生态和精神都没受到污染的净地的象征,以至于女主公醒悟到:“我怎么在城里住了那么长的时间,那可不是安全的地方。我总感觉到这里才有真正的安全,甚至夜里也很安全”。然而,女主人公很快地察觉出,人类的活动,已经深深地侵蚀了这片处女地。

女主人公刚踏上家乡的土地,首先就发现“岸边的白桦树就要死去,他们患上了从南方传染过来的什么树病”。这种病,象征南部强权美国所代表的现代人类文明对北方邻国加拿大的自然环境的侵蚀和掠夺。这一象征还从女主人公在加油站里见到的穿着一条短裤和一件条纹运动衫、头戴一顶棒球帽、手擎一面美国国旗的驼鹿标本得到了体现。在随后的章节中,美国的新殖民主义对这片处女地的侵蚀随处可见。这里有美国人开办的电力公司,他们为提高水位,破坏湖围,给森林和动物们带来了灭顶之灾;为了满足美国对纸张的需求,采伐业的发展使整个地区的森林都遭到了破坏,甚至是小树也没能幸免,只要有经济价值就被砍伐,曾经茂密葱郁的森林只剩下巨大的树桩;有提出用高价购买女主人公家园的美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员,他们征用这块土地的目的是为了美国人在这里不仅“可以从事一些狩猎或捕鱼的活动”,最根本的是“他们现在正缺水,特别是纯净的水……他们把自己的水域都搞脏了”;还有那些出没不定的专门到这块土地上来捕杀动物和鱼类的美国人,以至于女主人公警告她的朋友“不要提到钓到鱼的事,如果他们说出来,这片湖区就会涌来无数的美国人”。

在女主人公看来,新殖民主义对处女地的破坏无异于纳粹法西斯。“我们从前装扮成动物,我们的父母是人类,他们竟然成了有可能向我们射击并捕获我们的敌人,我们得躲避他们”。人类对动物的杀戮从被杀戮的苍鹭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被美国人杀戮的苍鹭的“脚被一根蓝色的尼龙绳缚住,大头朝下地吊在一根树枝上,它的翅膀垂落着张开。它注视着我,用那双被捣碎的眼睛注视着我”。杀戮者这样做只是为了证明他们有杀戮的权利。“这个国家是建立在死亡动物的尸体上的。死鱼、死海豹以及从历史角度看的死河狸。河狸与这个国家的关系就像黑人和美国的关系一样”。因而,女主人公希望恶魔光临美国人,让“他们受煎熬,掀翻他们的独木舟,烧死他们,把他们劈为两半”。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早已经从“敬畏自然”变成了“征服自然”,人类把自己作为万物的中心,自然仅仅被当成人类实现目的的资源。与自然一样,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过程中,女性也被视为被征服、被统治的“他者”形象,处于被“物化”的地位。因为,(1)女性与自然、物理状态较为接近,而男性则与人以及理性较为接近;(2)与自然、物理状态较为接近的(东西、人)要比与人和理性较为接近的(东西、人)还要低等;或者相对而言,后者比前者还要高等;(3)因此,女性比男性还要低等;或者相对而言,男性比女性高等;(4)对于任何的甲和乙,如果甲比乙还高等,那么甲便具有支配乙的道德正当性;(5)因此,男性具有支配女性的道德正当性。正是上述的传统压迫性观念架构,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的压迫和剥削利用,紧密地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利用联系在一起。

在《浮现》中,女主人公自身的婚姻遭遇同大地或自然一样,成为男性“播种”的被动接受者。她结婚、怀孕、流产等一切都由她前夫控制,“可我不能把孩子带来,因为我从未把它当作是我自己的,我甚至没有像别的母亲那样在它出生前就给它起个名字。它是我丈夫的孩子,是他把它强加给了我。它在我体内生长,可我总觉得我像个孵蛋器。他控制一切,他安排我的饮食,他在我身上哺育它,他要一个与他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孩子生下后,我就不再有用了”。

在亚里斯多德的观念中,女人甚至同奴隶是处于同一等级的,因为他们都缺乏理性。他认为,男性依其自然本性是较高等的,女性依其自然本性是较低等的,所以男性是统治者而女性是被统治者。在《浮现》中,老神父反对女人们穿宽大的裤子,她们必须穿长长的能遮住身体的裙子和黑色的长筒袜,手臂必须盖的严严实实,穿短裤无异于违反天条,穿泳装游泳更是绝无可能。甚至女主人公在商店购物时,所遇到的那位女店主如同奴隶一样,连个名字都没有,被称为“大妈”,因为“那时候女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小说中这些场景反映出女性在男权社会不能独立于男性二存在,只能像奴隶那样,充当男性的附属品。

此外,在《浮现》中,女主人公的朋友安娜也是一个典型的被“物化”、被“主宰”的女性形象。每天早上在她丈夫大卫起床之前,安娜必须要先化好妆,而且晚上也必须要熄灯之后安娜才能上床睡觉,因为大卫不喜欢看到安娜不化妆的样子。当她没有擦底色奶液和腮红时,她甚至避免与大卫直视。大卫反对女权主义,反对女性自由,他公开声称:“我可不想在这屋子里见到女权主义者”。大卫可以发生婚外情,甚至试图引诱女主人公,而安娜却不可以发生婚外情。安娜的依附与顺从,使得大卫变本加厉,进而要求安娜在光天化日之下拍摄裸体照。在男权社会中,大卫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安娜必须按他制定的规则行事,“如果我违反其中一条,我就会受到惩罚,他还不断地改变这些规矩,所以,我总也拿不准。”这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女性只能作为男性眼中的消费品,以外在而非内在得到评估”。

生态女性主义家卡伦﹒沃伦(Karen Warren)指出,传统的父权制等级观把人与自然之间伦理上的差别作为推理的前提,允许人类统治非人类世界,从而认为男性统治女性与人类统治自然在逻辑上具有同一性,只有去颠覆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思想,才能解除不平的压迫行为。如果人类的社会文化连男性、女性之间的性别平等无法达成,更何论超越人类中心思维去关怀其他非人类的生物和自然。因此,生态女性主义者坚持生态保护与消除性别歧视应当同时进行,这样才能消除二者在宰制型社会的处境,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要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平等地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在目睹人类活动给自然界以及动物带来的伤害之后,女主人公决定不再返回到人类社会,而是要留在岛上过一种远离人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她不再食用罐头和瓶装食品,而是食用自然界的天然食品如草莓、蘑菇和甜萝卜。她砸烂盘子和灯,毁掉了自己的绘画,只随身带一条毯子御寒。这样,女主人公成为“一个自然的女人,一个自然状态下的女人”,她“不是一个动物,也不是一棵树”,而是“树和动物赖以生长和活动的东西”,“是一个地方”。此刻,女主人公从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感受到了纯粹的真我,与大自然真正和谐地融为一体,从而表达了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希冀:根除人统治自然、男性统治女性的思想,实现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何煦.解构男权中心,重获女性自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43-45.

〔2〕黄向前,栾颖.解读《浮现》中的“他者”形象[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2(4):70-72.

〔3〕黄怡婷.黄海《文明三部曲》之生态批评初探[J].东华中国文学研究,2010(8):141-161.

〔4〕纪骏杰.连接性压迫与物种压迫的女性主义观点[J].女学学志,2003(16):295-321.

〔5〕李常井.生态女性主义论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女性与自然[J].鹅湖学志,2001(27):138-174.

〔6〕谢葵.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52-57.

〔7〕许丽芹,周艳.被毁之店铺,被摧之女性[J].外语教学,2011(5):86-89.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女性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字》解读
《疯狂动物城》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从多视角分析《一个小时的故事》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理智与情感》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