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益林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声音,也许来自天籁:风声、雨声、鸟啼声……声声入耳;声音,也许来自生活:掌声、笑声、叮咛声……声声温馨;声音,也许来自情境:书声、歌声、抚琴声……声声醉人。
在我们记忆深处,很多生活影像也许已经泛黄、模糊,然而,那些曾经叩击我们心灵的声音,会时常穿越时空,在我们耳畔深情地响起,潮湿我们的眼眸,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写作指津】
“牵动心灵的声音”,“声音”引入文章要表达的对象,“牵动”是一个感受的过程;“牵动心灵”是文章要表达的中心,需要突出的主旨。
“声音”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社会的,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还可以是生活的或艺术的等等。写作本文要想出彩,最重要的是要选择个性化的题材,最忌讳的是题材的撞车,人云亦云;选择常规题材,比如:父母的叮嘱声、老师的批评教导声……要写出题材的个性化,抓住打动人的细节,写出真情实感。千万种声音中,能触动内心世界的,必定是使我感受最深的声音。
文章行文重在表达牵动的过程:即为什么牵动,怎样牵动。
【佳作示例】
牵动心灵的声音
丁 滢
夜宿周庄,木格窗没有掩好,格外古戏台“咿咿呀呀”的唱声,雨水滑过鱼鳞瓦的滴答声,一齐流进我的梦里。
恍惚间,又回到童年的小城。
小城缺淡水,没有古镇的河道,只有一条雕刻着铜钱蝙蝠的石板街纵横其间,承载着行人、盐车,仿佛天然的素琴上面跳动着的每一个音符令我沉醉。
“快呀,快呀!”一群上学的娃娃们跳跃在古老的青石板上。“吱呀”,谁家柴扉轻启,走出来的是提篮浣衣的妇人,还是蓬发未梳的稚子?“吱呀”,自行车碾过石板,留下跳动的音符,邮递员疾疾地杂耍般地走过……我躺在藤椅上听着,傻傻地笑。
最妙的还是听雨,向上看,听雨声落下,雨珠跳起,眼前想象着水珠拨拉轻弹,甘霖般打湿了飞檐上的辟邪,沿着黛瓦间沟汇集,没过丛丛瓦上草,草叶洗得碧绿,油油地在屋顶招摇,装点着古朴单调的屋顶,装点着屋里人淡淡的梦,然后呢,它流过一片一片的瓦,将瓦片儿洗干净,在瓦当处聚在一起,再向下,在石板上敲出一个玉石一样的音符。
雨势激烈时,满屋的瓦便“铮”然齐鸣,如铁板琵琶。
我的家对面是一个老年的活动室,那里婉转动听、珠圆玉润的声音便徐徐飞进堂前,年少的我,听不懂唱词,只知道在戏曲声之外,隐约可以听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大是大非的沧桑。下雨时,雨声歌声汇合一体,穿过弄堂缓缓传来,在记忆深处积淀起来。
后来这一切渐渐消失,搬进高楼,听不见磨刀老人的吆喝声,邮递员自行车的铃声,雨水打在铝合金门窗上,像单调的电码。万籁俱寂的屋里,我戴上耳机,听丝丝雨声,听着听着,我仿佛又回到了石板街上,“叮”雨声又出现了,“啾”雀鸣又出现了。
这不是出游,而是回家,回到那个已经模糊的家,但我始终是异乡的异客,因为周庄不属于我,我也不属于周庄,终究,我只知道在每一个以后的夜里,徒劳地在记忆深处,打扮一种声音,铭记它的残影。
[点评]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高远的立意,考生能够从一次出游,引发联想,将家乡的“声音”与耳畔的“声音”进行对比,突出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热爱,文章的字里行间,显示出考生驾驭材料的能力。此外,“听雨声落下,雨珠跳起,眼前想象着水珠拨拉轻弹,甘霖般打湿了飞檐上的辟邪”以及“下雨时,雨声歌声汇合一体,穿过弄堂缓缓传来”等优美的语言也体现了小作者出色的语言功底。
牵动心灵的声音
薛 雅
“哗啦啦”,风挥挥一片菖蒲欢舞,骨韧而身柔,伴着香气,吹开一片水雾迷蒙的记忆……
临水而生的植物,芊芊的,若婷婷少女。“那不是芦苇,是菖蒲。”外婆笑着看我,仿佛是从那香气里凝出的老媪,慈爱温和。
端午的日子,外婆抱着我与我一同将菖蒲插在门上。我握一端,外婆握一端,每插进一根,外婆就开心地笑一次,似乎意味着什么,当时我也是跟着外婆傻傻地笑,后来我才知道可以逢凶化吉。放下我来,外婆就拿来一个锦包,裹着菖蒲的香气,挂在我的脖子上,氤氲着我的胸膛。
往日夏夜,临水的大院子里人语、虫鸣混合着菖蒲的香气在外婆的蒲扇下,轻悠悠地拂来,煞是清新。再从抽屉里拿出枯黄的菖蒲点上驱蚊,外婆说菖蒲好,比什么蚊香都灵。我说:“外婆,你身上好像也有菖蒲的味呢,一年四季都有。”我不知那是因为外婆自幼与菖蒲一同生长,还是菖蒲本身就是家乡、故人包括外婆的浓缩。迷蒙里,我听见风吹菖蒲的声音,极细微的,恍惚是大地的心跳,宛若外婆一辈细软的吴侬细语。
年复一年,风一样吹着菖蒲,可临水的大院子里少了一个我,每在诗词里读到水、田园,每至文章里笔尖流出的夏夜,那一滴滴文字滴进血脉,与脉搏一起,与心共跳。我想:我是在想念那片随风摇曳的菖蒲,想念溢满菖蒲香气的家乡了,随时随地,菖蒲于我,早已是融为一体,不可剥离了。
再见菖蒲,那风一样吹着,却已不是从临水大院吹来,亦非向外婆的方向吹去。菖蒲之香如流浪儿,失去了归宿,大院呢喃的口音,连着亲爱的外婆一起在岁月里揉碎、飘零,若赫色的花,永远纷扬在那过去式里,一路的寂寥无声,水波无痕。
菖蒲飞舞的声音,像许多人一样,是我的故乡,我记忆的凭证,如蚕茧一样被抽丝,然后,我眼睁睁地看着往昔的一切脆弱地崩离……远处,是推土机傲慢的喧嚣。
风掠过菖蒲,“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声音混着香气,撞开心上精致的木屉,抖开满地温存,如外婆的笑靥,从记忆里打开。站在河畔,我向对岸呼喊:“菖——蒲——,菖——蒲——……”偶尔,还能听到风吹菖蒲的声音,只是觉得有些苍凉……
[点评]文章虽然写的是声音,但是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分明能够看得出,考生借助于菖蒲的声音抒写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对外婆的思念,更是表达考生对家乡变迁的忧郁,考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构思出这样的美文,实属不易,难能可贵。此外,从文章一开始,我们就能够感觉到小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如“仿佛是从那香气里凝出的老媪”、“我眼睁睁地看着往昔的一切脆弱地崩离”等句子,都很形象、生动、准确,富有美感。
牵动心灵的声音
刘汉娇
那阵脚步声渐近渐响,却传来鲜明的沧桑感。
我知道,是奶奶。
我即刻起身去开门,迎上奶奶未来得及隐去的惊讶在布满皱纹的脸上慢慢成关切的笑容。
“哦,我是想来问问你晚上做作业会不会饿,要不要我帮你拿些零食来。”
“没事,我不饿,你早些睡觉吧。我只做一会儿马上就去睡觉。”
奶奶带着些许担心、些许欣慰转身走了。
坐下来,拿起笔,继续我未完成的作业……
写完最后一个字,收起文具,想再读一会儿政治书,才觉上下眼皮有点互相吸引的趋势。
于是,轻轻叹了一声,还是明天早上起来读吧。
熄了灯,走进卧室。开灯的瞬间,看到柜子上齐整地摆着一堆面包、饼干之类的零食。
似乎还真有点饿,端起旁边的牛奶,又吃了个面包,终抵消了食欲,打算好好睡觉了。
躺上床上,正酝酿一份平静的心情来进入梦乡。忽然听到一阵脚步声,很轻很轻,但还是被我捕捉到了。
脚步声渐近,却没有变响,只是那份沧桑更明显了。听得出来,走得很小心、很谨慎,像是生怕稍重的脚步声会打破这片水晶般澄清纯脆的安静。
停下了,转身了,脚步声又渐渐远去,最终让我不再捕捉得到了。
心中的安宁不再,思绪随着脚步声的消失而飘远……
奶奶走得更轻了,是担心打扰我吧。
零食是奶奶准备的吧……
突然察觉到,奶奶的脚步声轻到让我不仔细捕捉都听不到了。那,谁知道在我躺在床上之前,她悄悄来看过我几回?
那杯奶是温热的,想必是奶奶刚放在那儿不久的。谁知道,在我进卧室之前,她把那杯奶热过几回?
原来,我的思想太狭隘了,满心以为只要我认真学习,他们便一定都得到满足,他们是爱我的,他们希望我上进,但并不是爱我的认真学习,他们要我一切都好。
奶奶的脚步声,我尽力从记忆的声浪中回想。想象奶奶在多少次来来回回时走得小心翼翼……
心,被牵动,只为那阵阵脚步声。
枕着深深的亲情,因为爱,我在人生的路上,行走、跌倒、站稳、成功,莞尔一笑,连睡梦中的呼吸都是甜蜜的……
梦里的脚步是轻盈的……还因为她一直牵动着我的心……
[点评]脚步的渐近,是爱的渐深;脚步声的渐轻,是亲情的渐浓。脚步声诠释着奶奶的爱,若不是为关心、为爱所动,它又怎能牵动“我”的心灵呢?文章字里行间透露出“我”与奶奶间的深厚亲情,由此可见作者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的确难得。文章朴实自然,结构清晰,紧扣文题,洋溢着亲情之美,实属一篇佳作。
牵动心灵的声音
梅宁尹
窗外的雨还没有停,淅淅沥沥地下着。
父亲在房间里收拾些没用的废品,太碍事,不一会儿,就满满当当堆了一客厅。
我想着下雨天收拾这些干什么,这鬼天气,收废品的哪会出来。不巧,一声“收废品啰”的吆喝声钻入了我的耳中。父亲进我房间望了望,指指门外。他的意思,我懂。
“哎,这鬼天,还要我下楼。”我不情愿地换上鞋子。
大老远的就看见一个拖着单车的背影,头上戴着个遮雨的草帽,身上的雨衣裹在身上,显得更加单薄,还能感到他冷得瑟瑟发抖。我搓搓手,快步赶上他,出来得急,忘带伞了,衣服湿了一大半。向他说明来意,他爽快地答应了。
上了楼,他拿下了草帽,我才仔细地打量他:黝黑的肤色,眉宇间透着一股农村人的敦厚。父亲很快与他闲谈起来。
原来他比父亲大不了几岁,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一提到孩子,他就笑着比着我的身高说:“我闺女也这个头……”我苦笑了一下,准备回房写作业。
父亲见他已经入秋了还穿着单薄的夏装,衣服领子还破了个口。于是他就翻了几件自己穿不着的衣服裤子对他说:“大哥,你要是不嫌弃,这几件衣服你就拿去穿吧!都是好的,放着也是放着,我舍不得扔,看你应该刚合身!”收废品的人不好意思地笑笑,起初不肯收,在父亲的再三要求下收下了。
不一会儿,他就将废品都收好了,三大袋子,父亲怕他拿不动,特地将他送下楼去。
外面雨还下着,似乎比先前更大了。临到分手时,父亲一口一个“大哥,慢点”地叫着。收废品的扣了扣绳子,向我们挥手再见。
回来的路上,我问爸爸:“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收废品的,你对他这么好干什么?”父亲瞪了我一眼:“几年的书都白念了!我是看他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不容易!”哦!我意味深长地望了望父亲。
晚上吃晚饭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原来是收废品的叔叔。“咦,你怎么来了?”没等我问出,他就从口袋里拿出几张钞票,憨憨地笑着说:“这钱该是你爸爸放在衣服口袋里忘了的吧!”然后就跑着下楼了。我的心隐隐地震动了一下。
不一会儿,楼下又传来了“收废品啰”的声音,不知怎么的,我听着就特别舒心。
[点评]这篇文章更像是一篇小小说,而小说的最大机智在于情节的设计——收废品的叔叔送钱上门。情节的突转使文章的主旨“人性的善良与美丽”得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