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教育体系 强化咨询服务

2013-04-29 09:47:00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学工部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心理素质委员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学工部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题,以学生全面成长为目标,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咨询和危机干预为根本,以团体辅导为补充,以专业化队伍建设为保障,大力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全员覆盖

1.修订培养方案,课程建设规范

学校修订了学生培养方案,2009年以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作为必选课,规定30学时,2学分。同时开设了“人际关系与沟通”“幸福心理学”“成功心理学”“情绪管理”“家庭与自我成长”等5门选修课,形成了完整的心理素质课堂教学体系,实现了在校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全覆盖。

2.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良好

2008年以来,学校组建以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各二级学院心理辅导员为补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团队,坚持每周集体备课1次,每次3小时,共计一百余次。集体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环节的方案,形成了一套完备统一的课程实施方案。通过集体备课,使兼职教师准确地把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了教学内容相对统一,教学方法契合主题,教学水平整体均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专兼职教师主动运用团体活动、视频放映、小组讨论、心理测评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学习、成长。心理素质类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学生选课踊跃,课堂参与程度高,教学质量满意度高。近年来,学生网上评教平均分均高于全校课程平均分,名列学校所有课程前茅,且逐年上升。

3.拓展教育形式,校园氛围浓郁

以心理文化节为载体,举办多彩心理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以“我爱我,微笑”“我爱·爱我·成长”“亲近你我,给力幸福”等为主题举办“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学校举办了心理咨询中心开放日、团体辅导、心理班会、征文大赛、专题讲座、现场咨询、心理晚会、心理情景剧、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各学院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心理需要开展了“把爱传递‘画笔绘我心”“与青春有关的……”主题摄影展、“幸福心语书签设计大赛”“心理健康、共同关爱,首都大学生关爱进社区”等特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

以学生心理社团为依托,开展教育服务活动。学校目前心理类社团有:心理协会、心理委员联盟、“心理热线”团队。2003年成立的心理协会,已成为学校独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学生社团组织之一,现有在编会员191人。该协会在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成长训练营、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电影赏析、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丰富多彩活动。2009年组建的心理委员联盟,现有422名成员,其中骨干成员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和二级学院开展对心理委员的培训、组织、管理、考核、评估等工作,在心理信息反馈、心理危机应对与处理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心理教育刊物为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学校发挥编辑出版、艺术设计和印刷包装等专业优势,成立了《心知》杂志社,负责《心语阳光》报纸和《心知》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目前,《心语阳光》报纸已编辑出版25期,每期发行1,000份,共发放2.5万份;《心知》杂志发行5期,每期印制1,000册,共发行5,000册,心理教育刊物已成为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常识和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动态的重要媒介,心理健康知识传播效果明显。

构建咨询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完善个体咨询机制,咨询服务质量提升

根据学生需要,合理安排咨询时间。学校在主校区和康庄校区同时提供个体咨询,每周提供30小时的咨询,全年共计900小时。近年来,心理咨询中心共接待来访者525人次,满足了学生的心理咨询需求。

完善工作制度,提高服务规范程度。学校制定了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制度、个体咨询服务办法、转介和跟踪制度、咨询督导办法以及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预案等;规范了心理咨询档案,做到了格式统一、内容保密、记录详实,保障了个体咨询科学、有序开展。

2.丰富团体辅导主题,满足不同群体需要

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发展性需要,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近三年来,各类团体辅导活动总计百余次,包含辅导员参与的“心理咨询技能团体辅导”,人际困难学生参与的“亚隆模式人际团体辅导”,毕业生参与的“求职团体辅导”,以及针对心理委员骨干、心理热线接线员、心理协会骨干的系列团体辅导,受益学生人数达3,579人次,年平均人数为1,193人次,覆盖率为21.40%,促进了学生成长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

构建危机工作体系,避免危机事件发生

1.建立危机预防干预工作体系,快速反应机制有效运行

学校制定了《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预案》,成立了两级心理危机预防干预领导小组。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任组长,成员包括学生处、保卫处、宣传部、计财处、教务处负责人以及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二级学院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全体教师任成员。两级小组具体落实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并指导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工作。建立了学生个体、宿舍、班级、二级学院、学校五级预防体系,建立了从宿舍长、学生心理委员、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到心理咨询中心、学校的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了与大兴精神病医院的合作共建机制,实现了咨询、诊断与转介的无缝对接。

2.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危机干预效果有效提升

建立心理危机排查制度。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筛查出的重点学生进行约谈、跟踪;依据《开展全校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心理问题高危人群月排查工作,并将排查出的重点学生分类,做到分层关注和约谈。

建立心理危机报告制度。通过心理委员、班主任、年级辅导员、心理辅导员、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学生工作处(部)人员搭建了立体化、全方位、网络化的信息传播平台,即时上报日常工作中发现的心理异常情况或动态,快速、高效介入,及时处理心理危机事件。

建立心理危机评估制度。心理咨询中心负责对上报的存在心理危机风险的学生进行评估。不确定或难以评估的个案,邀请大兴精神病医院精神科医生或转介至校外专科医院进行评估。近3年来,各学院上报了175例危机个案,经过评估,按照个案情况不同分为四个类别进行处理:非心理问题个案,建议二级学院按常规工作处理;因具体事件引发的心理波动,建议二级学院进行深度辅导;心理问题,安排心理咨询;精神疾病,联合大兴精神病医院医生进行干预。近年来,安排心理咨询的有35名,联合大兴精神病医院干预的有6名。

3.分层次开展全员培训,心理危机知识和应对技能增强

近年来,为辅导员、班主任、公寓管理员组织心理系列培训3次,涉及常见精神与心理问题的识别、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基本技能等内容;为心理委员提供课程式培训3届, 培养了317名心理委员;基本做到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人人了解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相关知识,人人树立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意识,人人初步掌握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技能。

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完善心理保障体系

1.配强队伍,加强培养,打造了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自2009年以来,学校配备了2名具有心理专业学历的专职人员,专职人员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技术职务评聘序列。专职教师教学工作量只需完成相同级别教师的20%即可,80%的工作量由日常咨询、团体辅导、指导社团等来抵消。同时,吸纳校内外资源,聘请兼职个体咨询师9名。其中,专职教师均具有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兼职咨询师中有2名精神科主治医师。专兼职咨询师数量和结构科学合理。

学校除支持专兼职人员参加北京市教工委和社会机构组织的心理培训、督导、课题研究外,还邀请校外专家同行来校为专兼职人员提供涉及精神障碍的识别、危机干预、释梦、沙盘治疗、叙事治疗、催眠治疗、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绘画治疗、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和督导。近3年来,参加培训120余人次,参加督导30余人次,主持和参与校级以上课题12项,主持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委员培训教程》。

2.加大投资,改善条件,建设了高水准的教育中心

学校高度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工作,2003年,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2004年,成立了心理教研室;2009年,根据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整合了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教研室,建立了集教育教学、咨询服务、危机预防与干预于一体的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中心的建设,学校投入60余万元,建设了个体咨询室、团体室、沙盘治疗室、音乐治疗室、宣泄室、督导室、教研室、办公室、接待室等11个工作室,安装了音乐治疗、沙盘治疗及宣泄治疗等专业设备。而且在学生公寓和分校区分别建设了个体咨询室。到目前为止,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共有15间工作室,总面积达到285平方米,硬件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注重在实践中创新,形成两大工作特色

1.实施心理委员课程化培训,提供发展空间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特别重视学生心理委员的协助作用,以“培养心理委员,提供发展空间”为理念,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委员培养工作。制定了心理委员制度实施方案,规范选拔、培训、考核、评优各环节;近3年来,为500余名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24学时的课程培训,心理委员得到了系统的心理专业知识培训,心理信息收集与反馈能力显著增强;建立心理委员联盟,实现了心理委员的自我管理,协助周报告工作的管理,推进了组织建设;开展心理班会示范培训和评优,推进了班级心理建设;成立心理委员成长小组,促进了个人成长。通过多年的实践,学校不仅培养了一批批活跃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第一线的心理委员,而且为其中有个人成长需要的心理委员提供了成长的空间。

2.推行专业教师周集体备课,打造专业团队

分主题说课,集体研讨教学课件。心理课程教学团队每周按照教学顺序集体备课,每次由主讲人以“说课”形式将自己对这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说课”完毕后,集体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互动环节的方案选择。在讨论过程中,强调把“自己”放进去,强调体验、感受,在此基础上,再理性探讨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可能出现的教学效果,某一部分或整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活动方案的选择是否契合主题,在课堂上组织团体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讨论完毕后,主讲人要根据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教学课件。

分主题交流,集体学习他校经验。随着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掌握,教学团队越来越感到对某些主题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困惑,希望找到新的思路来打破固有的思维。根据团队意见和感受,针对家庭、情绪管理、心理咨询和性心理等主题,先后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梁凌寒、北京交通大学牛勇、北京林紫心理咨询公司的詹妮和丁力进行教学交流和专题教学。通过交流和培训开拓了思路,学习了成熟经验,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难题。

分主题培训,集体提升专业素养。在基本解决教学内容困惑的基础上,针对心理课程教学中重要主题涉及的心理理论,特别是自我意识、情绪、学习、交往、家庭等主题,学校邀请心理学学科教师来做系列专题讲座,如2012年先后邀请首都师范大学李文道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朝莹博士对上述主题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进行梳理,重点讲解教学中主要涉及的相关理论和主要概念。通过专题培训,提升了专兼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专兼职教师的心理专业素养。

通过每周1次的集体备课,专兼职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已形成一支热情高、向心力强的工作团队。大家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现在,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已经成为这个团队的“心灵之家”,集体备课和督导是大家期待的“心灵之约”。

随着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接纳程度逐步提高,心理选修课也已成为热门课程,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参与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意愿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心理咨询中心,或参与心理健康活动,或为自己及身边的同学寻求心理咨询帮助。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整体评价高,没有发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危机事件,学校也获得了“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优秀心理社团奖”“北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突出进步奖”“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张 雯 ]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心理素质委员
图片报道
乡音(2023年2期)2023-02-17 12:33:46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钟山风雨(2020年4期)2020-08-28 11:32:22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今日重庆(2016年3期)2016-08-11 07:45:18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新教育(2015年20期)2015-12-20 09:28:45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2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5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01:3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