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浩俊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文学科的德育并不是教师空洞的口头说教,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笔者主要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实践活动三个方面谈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潜移默化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即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更是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之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一方面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品德育教育
《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较其它学科的特殊优势,在于其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为主。这些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语文教学中,这些内容都寓于具体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人物、事物、景物之中。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采取富有变化的阅读方式,品析词、句、段、篇,使课文所描写的人、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发挥课文内在的思想性,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在理解人物的精神、事件的意义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要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针对学生普遍重外文轻国文的现象讨论,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给学生以启示,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例如:我们在阅读、讲解《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湖的美丽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要让学生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在讲解鲁迅的小说《故乡》时,不仅要分析闰土的形象,更要学生理解:“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的深刻含义,鼓励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
二.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通过写作来反映社会生活,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表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对于学生,作文是思想的展现;对于教师,作文是窥见学生心灵的窗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搞好思想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格、净化学生心灵、形成正确人生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材料的选择和作文的评改中要做到两个“精心”:
(一)精心挖掘,把握德育契机
郁达夫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半瓣花”确实小得不能再小了,但这“小”中却能“见世界”、“说人情”;朱自清的《背影》取材并非“高大”却令人潸然;鲁迅通过《一件小事》进行自我剖析与反省……这些足以提示我们的学生:面对大千世界不能采取浮光掠影的态度,要学会“小题大做”,要从身边琐事中去体味市井百态,去关注社会,去感悟人生。例如:由刚建成的海河外滩公园遭人为破坏,供人观赏的雨花石被拿光联想到提高公德意识,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从秋风又吹,空塑料袋在天空漫舞想到白色污染,进而联想到保护环境;从制假造假泛滥现象意识到法制的健全与社会机制的完善等等。
(二)精心评改,强化德育效果
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作文是学生抒发情感,思考人生的心灵空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太多的压力和困惑,他们非常需要我们的关心爱护,引导教育。如果我们只是用“阅﹑查﹑好﹑优”信笔批之,用“句子通顺,条理清晰……”套话改之,学生就会丧失在日记中倾吐心声的兴趣,关闭心灵之门,以数量敷衍我们的检查。我们就会失去一个既能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
评论一篇作文,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小作者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认识能力、留真去假、扬善贬恶、褒贬是非的评论过程。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注意通过评改作文,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产生强化意识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强化德育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各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如:在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介绍家乡优美的风景、名胜和变化,让学生给前来参观的客人当一回小导游。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同一家乡的同学进行自由组合的形式,研究家乡风景名胜的形成原因、野生动植物资源、家乡的历史传说、名人轶事、环境现状、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情况,让学生合作设计活动方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通过上网查找、实地考察、深入采访等各种方式收集信息。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动脑想、动手写、动手画、动口说,不仅调动了合作参与热情,还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学会了在合作中学习,而且增强了学习中合作的能力。
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养成独立的学科性质,而不是德育的附庸。语文教师只有善于捕捉和创造时机,将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才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学习,使语文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水乳交融,齐头并进。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后六初级中学)